萬事通說
從 ”錢無人撿“談新加坡的精神文明~
鄧小平曾經說過,要向新加坡學習。筆者認爲,中國不但要學習新加坡的物質文明建設成就,更爲重要的是還要學習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新加坡不僅僅是“環境美”,更爲重要的是人們的“心靈美”。
什麽是“軟實力”?精神文明才是 “軟實力”!
爲什麽過去中國人出國被外國人看不起,因爲那個時候中國窮。現在中國富裕了,但是出國後仍然一些人被外國人看不起,有些有錢的人被說成“土豪”?所以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之後,精神文明建設能不能相應得到同步發展,人們的文明素質能不能相應達到提升,就顯得尤爲重要。
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有人在新加坡做了一個“測試”, 看看街頭的錢有沒有人撿?測試者在新加坡的街頭一個座椅上,放一張20元的新幣(1新幣約兌換5元人民幣)和一個銀行卡,幾十分鍾過去後,來來往往許多人,都視而不見,沒有人去拿走它們。
拍視頻的人以爲錢少了,又換了一張50元的新幣和一張銀行卡,十幾分鍾過去了,仍然沒有人拿走它們。約半小時後,只見一個老人看到新幣和卡,于是拿著不走,好像在等人。
看到老人一直不走,拍視頻的人走過去,說錢和卡是我們丟的,老人在核實他們的身份與卡上的信息一致後,把卡和錢還給他們。有網友看到這個視頻後開玩笑說,新加坡真是太有錢了,我明天就到新加坡去撿錢去。
當然,這種“測試”畢竟很少一般人很難遇見,在公共場所撿錢的老人,也可能是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不長,一般長期居住在新加坡的人是不會撿的。在新加坡,有時可以看到在座位上或者在餐桌上放上一張新幣(一般爲10元面額)及一小袋餐巾紙,起到占位的作用,表示有人已經“預定”這個位子了,這種錢,在新加坡一般是沒有人拿的。
見錢眼開是人之常情,爲什麽新加坡人對街頭及其他公共場所的金錢“視而不見”?筆者認爲,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是證明新加坡確實很富裕了,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小國家,年GDP高達3000多億美元,超過中國一些落後的省份的GDP。如果按人均約6萬美元來計算,人均超過中國就更多了。
在新加坡的組屋周圍,經常可見人們丟棄不要的一些東西,最常見的是包、衣服以及小孩的玩具書籍等等,因爲新加坡是一個旅遊城市,往來的很多,
丟棄的包自然很多,家具、家電産品也很多, 有時還能看到勞力士手表和lv包等貴重物品,但是新加坡人一般都“視而不見”,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可見新加坡人生活的富裕程度。
二是監督設施齊全。富裕是“不貪”的物質基礎,但富裕的人仍然很“貪”也是經常見的。如中國的許多貪官並非是沒有錢,其合法的收入完全可以生活需求 , 但是仍然有人貪汙受賄。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是人的本性,要做到爲官不貪,高薪養廉只是一個方面,在物質上保證了你的生活無憂,使人們不需要貪。但是還不夠,必須監督還要跟上,
管理制度上使你想貪也“貪不到”,法律上從嚴治腐,能貪到你也“不敢貪”!
爲什麽新加坡公共場所的錢竟然沒有人“撿”?並非是新加坡人都那麽“高尚”,因爲新加坡的公共場所有無所不在的攝像頭,人在做、天在看,有些人即使想撿錢,也擔心被攝像頭發現,所以都“自覺”地視而不見了。可見沒有切實可行的監督措施,光靠“思想教育”是行不通的。
三是“不義之財不伸手”的習慣。“撿東西爲恥”在新加坡已經成爲人們的生活習慣之一。“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新加坡一直重視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新加坡許多人認爲撿東西用“丟人” 。
在新加坡,公共場所的人們遺忘而丟失的錢物,沒有人撿也很正常,筆者也曾經有過一次經曆,一次乘飛機回中國,上午在轉乘地鐵時,發現有一個旅行包丟在公交汽車站了,看時間還來得及,于是又坐公交車返回公交站,旅行包還是在那裏,就是放到晚上,也沒有人會撿的。
在新加坡,每家每戶沒有防盜門窗,(一些高層住宅安裝防盜窗主要是防止人或者物品掉下去。)許多單位沒有圍牆,組屋的門口沒有保安,超市沒有存包的地方等等。但是,公共廁所裏一般都會有免費的手紙、超市一般備有免費的雨傘。
我出門時從來不鎖門,因爲很少有小偷。如果在公共場所都能撿到東西,那還擔心家裏有什麽東西被人偷嗎?中國封建社會時代,曾經出現的“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在新加坡又實現了。
誠信
有人認爲,只要把經濟抓上去了,什麽問題都好解決了,其實不然,爲富不仁、富而缺德的事情也會經常出現的。
在許多外人看來,新加坡人誠實的有些“傻”,比如新加坡的許多超市,定期給老年人(新加坡稱之爲“樂齡人”)實行優惠,如對商品價格打九折或者九五折,只要出示老年人證件就行了,家中的其他人不會來占這個便宜。
但是在中國,一家只要有一個老年人享受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待遇,家裏的其他人,也會經常拿著乘車證免費乘車;一人享受高幹的免費醫療待遇,家裏的其他人都跟著沾光的現象很多。
新加坡的菜市場,這裏稱之爲“巴刹”,中國的菜市場價格是隨嘴砍,基本上報價與實價都不一樣。但是在新加坡的巴刹,基本上不存在討價還價,也基本上不存在“假冒僞劣”的商品。
有一次,我在巴刹買了一個白蘿蔔,因爲不懂英文,一塊錢一個白蘿蔔誤以爲是一塊錢一斤,拿了一個大約一斤重的白蘿蔔,付了一塊錢後,我想看看這個白蘿蔔到底有多重,就叫老板把白蘿蔔稱一下。老板說,不需要稱。我說,不是一塊錢一斤嗎?爲什麽不稱呢?
老板說,是一塊錢一個,所以不要稱。那我就說,既然是一塊錢一個,我就要換一個大的白蘿蔔。老板說,不行,你已經買過了,不准調換。
順便說一下,新加坡的許多東西都是按個賣的,但是不論芝麻還是西瓜都叫“粒”,如西瓜,不論大小,都叫“粒”,而且都是一個價。老板不會擔心大的給人挑完了,小的就賣不掉了。
顧客一般也是隨手拿一個,很少有人在精挑細選,按個賣也不存在短斤缺兩的現象了,也簡化了交易過程。
新加坡的超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存包的地方,顧客你隨便帶什麽東西進去,都沒有人管。但是由攝像頭,超市的管理者能夠監控的。顧客選好商品後付款不付款,基本上沒有人管。有的小超市,
一些商品就放在店外面人行道上,如果有人把東西拿走,是沒有人管的。顧客一般從外面把商品拿到裏面來付款,基本上沒有人不付款就把商品拿走的。
雖然沒有存包的地方,但是許多超市,都會有備用的雨傘,不需要押金,也不需要登記,供下雨時顧客使用,隨便人拿,但是在不下雨時沒有人拿。
近日,在網上有報道說:中國哈爾濱舉辦一次城市馬拉松跑步比賽中,出現了一些老人哄搶補給品的現象。不久前,在上海市,也出現一些老人哄搶免費的的肯德基食物的混亂場面。在楊浦區的一家肯德基餐廳門口,有多位老人在冰箱門打開後,幾秒之內把冰箱裏的食品一搶而空。
在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一位老人,爲了兩個雞蛋,竟然丟了一條命!2020年6月13日 ,一位老人在超市購物時,口袋裏放了兩個雞蛋未結賬便欲離開,超市店員將其攔下詢問,交涉中老人突然倒地猝死。據悉,老人死于心肌梗死。
老人家屬向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超市賠償38萬余元。2021年3月25日,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求。
這種情況在新加坡是不可能出現的,一是新加坡的小偷極少;二是對“偶然”一兩次未付款的顧客,超市基本上不管。如果屢次不付款,一下子算總賬。
新加坡曾經判處一位大學教師,多次在超市裏偷竊,開始並沒有管他。他仍然一直不改,于是,超市把他每次偷竊的錄像調出來給他看,結果他被判好幾年徒刑。
我們能夠生産出大量的手紙,但是不一定在公共廁所裏免費放得住,保證沒有人順手牽羊拿走;我們能夠進口許多醫療器械和藥品 ,但是不能保證沒有內銷時沒有價格欺詐。
我們能夠生産出像進口奶粉一樣的優質奶粉,但是不能保證在市場上杜絕假奶粉。
但是, 在新加坡,你不必擔心會買到假貨,你也不必擔心受到價格欺詐。中國許多城市的公共設施也很先進,但是不能保證大家都隨時隨地愛護它們。在中國乘坐公共交通,不但怕人多擠,
還要防止被盜竊,一些人的包和手機等貴重物品,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被盜。而在新加坡,女士上公共汽車,如果包的拉鏈沒有拉上,基本上不會擔心包裏的東西被人偷走。
友愛
在中國的公共場所,糾紛、爭吵等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前幾年,在經濟最發達的縣級市——江蘇省昆山市,發生了一起因爲交通糾紛而殺人的案件。
2018年8月27日,江蘇昆山發生一起轟動全國的由于交通糾紛引發的命案,一輛寶馬車因爲違章右拐彎,行入慢車道與騎自行車的人發生沖突,打鬥中寶馬車上一個人被打死。
2021年除夕當天,山東臨沂平邑一家六口被滅門,爭執竟然是因爲6000元錢,這6000元錢是56歲死者林某,欠凶手劉某的沙石錢。
林某和妻子在家裏務農,兒子,兒媳,都是在江蘇做石材生意,他們一家人(兒子、兒媳、11歲的孫女,4孫的孫子),11號淩晨1點才從江蘇回到的老家。
本來回來是爲了開心和家人團聚過年的,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了第二天上午,他們家就被滅門了。只因爲6000元錢就殺六個人,還搭上了一條自己的命!
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充滿了和諧友愛的氛圍。這裏弱勢群體才是“貴賓”,只要一踏上新加坡的土地,你就會感到“資本主義”的精神文明, 這裏,弱勢群體才是“貴賓”。
從樟宜機場一下飛機,老弱病殘的人都是“貴賓”,他們可以不需要排隊出機場,樟宜機場出機場 貴賓是婦女及殘疾人,他們不需要排隊,而不論你是大款還是大官,都要遵守“規矩”,老老實實的排隊出機場。
在新加坡乘坐公共交通,公交車司機一看到殘疾人和坐輪椅的人乘車,司機會馬上下車,打開車門拿出連接板,幫助推輪椅上車,輪椅上車後,才讓其他乘客上車,下車也是如此。
先安排好輪椅上的乘客,然後才是普通乘客。這在中國就是“活雷鋒”了,即使司機這樣做,也可能也會招來一些乘客的“不滿”。
新加坡的超市,基本上都沒有存包的地方,有的超市一些商品,就放在店外,消費者拿了商品,再到裏邊付款,極少發生偷竊的現象。農貿市場新加坡稱之爲“巴刹”,所有商品也基本上不還價,也基本上沒有假冒僞劣商品。
對待老年人,新加坡稱之爲“樂齡人”,許多超市定期對“樂齡人”商品價格優惠打折。顧客在付款後,營業員一般都會很有禮貌地說:謝謝!
在新加坡的街頭上,無群體性上訪、無乞丐;也很少看到警察,警察越少說明社會治安越好。前幾天,還看到一個視頻,說有一位帶孩子的婦女從中國來到新加坡後,隨時隨地都會感到新加坡人的友善,在馬路上如果遇到什麽困難,隨時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愛是人類最通用的“語言”。在新加坡,經常看到中國人來新加坡打工的,他們不會說英文,怎麽能和人們溝通呢?
當然有些崗位如建築工人與其他人溝通少,沒有關系,但是公共交通行業的許多司機也是中國人,如何和別人溝通,卻一點沒有問題,如果碰到不會說華語的印度人或者馬來人,馬上就會有其他華人自覺來當翻譯,就連華人的小學生都可以當翻譯。助人爲樂很常見,在公共場所遇到困難,隨時就會有人來幫助。雖然人們使用的語言不同,但是,人類的愛心是相同的,
只要有愛就會走遍天下。《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唱得好: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
新加坡人丟棄的一些有用的東西,爲什麽放在組屋的外面公共場所,而不是放在垃圾桶裏面?就是希望能夠“廢物利用”,充分說明新加坡人有愛心,如果沒有愛心,就可以直接從家裏的垃圾通道丟掉,什麽人都看不到,
爲什麽不怕麻煩,從家中特地放到公共場所,就是希望人們撿去再用。
和諧
中國的一些城市,堵車是經常發生的,但是在新加坡很少看見堵車的現象,而且在馬路上交叉口,很少看到警察。其實,警察越少,證明越安全,反過來說,警察越多,反而說明越不安全。
新加坡的機動車在和行人或者自行車相遇時,機動車基本上都是讓行人及自行車先行。在一些不是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都設有行人手動的紅綠燈指示,機動車都是自覺遵守。
在新加坡,如果公交車的司機從後視鏡上看到有乘客趕公交車,一般都是等候乘客上車後才開車。
在公共汽車及地鐵上,也極少看到搶上搶下以及爲座位爭吵的現象。購物時,如果屬于緊俏的商品,大家都會自覺排隊,不論你是總理還是部長,都會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排隊。在一些公共遊樂場所,
國家的領導也經常和老百姓在一起玩樂,大家都覺得這很正常。新加坡的一位總統,曾經長期住在組屋中,和普通老百姓住的條件一樣。
中國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現象,如釣魚執法、養雞下蛋、碰瓷等等,在新加坡人看來不可理解,也很難翻譯准確。難道執法者希望人們違法嗎?難道過馬路的人,希望機動車來撞他嗎?
甚至出現了一些老人跌倒了無人敢上去幫助,深怕被訛詐了等發人深思的事情。
在新加坡,你看不到要飯的,因爲要飯違法;你也看不到群體上訪的,因爲每周都有議員接待日,處理老百姓生活中的所有問題。發現問題都是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由議員轉交相關部門或者人員來解決。
許多矛盾,市民中的存在大量問題,都消化在基層一線了,所以沒有群體性的上訪。
在公共場所,基本上看不到打架鬥毆的現象,在新加坡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的國家”,並沒有看到“人吃人、人鬥人”的現象,只感到“ 人愛人、人幫人”的充滿友愛的場景。
在清明前後,中國人都有上墳燒紙等等祭拜活動,在新加坡,可以說天天都是“清明節”,因爲在新加坡天天都在燒香拜佛,有人祭拜、有人燒紙。新加坡的264座中國的廟宇,主要就是幹這個事情的。
新加坡每個組屋前都有燒紙的大鐵桶,還有給先人上的貢品,如飯菜、果品、食品,甚至有的還有酒水等等。就是把一盤盤的米飯、酒肉和果盤,放在組屋的樓下,旁邊再點上香火。水果基本上是橘子和菠蘿,有時還有香蕉等等水果。
這些東西就放在組屋旁邊沒有人拿。橘子比較常見,一般是兩個,也有多的,比如一方便袋都放在那裏,甚至出現一整箱的水果,從來沒有人去拿走,一般都是等一段時間後,全部都被清理垃圾的人清理了。所以新加坡人沒有要飯的,如有人沒有東西吃,貢品在垃圾回收之前,你可以隨便拿走吃。
壓力最大的是大款、大官
在一條被精神汙染的的河流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人們都以爲中國的大官、大款生活的最潇灑,其實,這只是表面上的“風光”。實際上,中國的大官、大款生活的壓力最大。
爲什麽中國的一些大款大官(退休後),要移民來新加坡呢?我們經常說“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其實,恰恰是在“精神文明建設”上,中國與新加坡的差距太大了。新加坡已經做到了“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但是,中國卻是防偷防盜“防不勝防”。特別是有錢有權的人來說,更是小偷的重點, 一些貪官被小偷“偷”出來的。大官的錢不能公開,從安全性來說,因此一些官員被偷後不敢報案。
對大官來說,不但要“防盜”,更重要的還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論住家還是出行,都要警衛森嚴、嚴防死守,深怕發生意外。曾經有一個副省級的官員–江西省的原副省長胡長清,一次在開會期間,偷偷地跑到外地與“小三”約會,會務人員找不到他了,人不見了就趕快查,一查就把他的原來的腐敗情況都扒出來了,結果把命丟掉了。
另外一個壓力就是,在中國的“兩會”上,年年有人提:官員要財産公開!這真是個“兩難”的提案,公開吧,說不清楚;不公開吧,又說不過去!
改革開放中一些先富起來的人,有人認爲他們是既得利益者,肯定生活的很“滋潤”,肯定是最幸福的人。其實,他們天天被“紅眼病”包圍,內心的壓力也很大。
整天生活在人們的“羨慕嫉妒恨”之中,特別是怕“秋後算賬”。
“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嫌貧愛富變成了嫌貧“恨”富。窮人怕人笑;富人怕人恨。整個社會對這些“不三不四的發了財”的人,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最近在網上又盛傳《不忘階級苦》《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等等以階級鬥爭爲主題的歌曲,“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奪過鞭子揍敵人”等等歌詞人們耳熟能詳。
但是,現在和誰有仇、誰是敵人呢?當然,歌曲中的“敵人”,原來自然指的是“地富反壞右”等等黑五類了。 現在難道指的是“先富起來的人”嗎?這些人可以說個個都有“原罪”,他們深怕追究做“蝌蚪”時的“尾巴”。
可見,至今階級鬥爭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陰魂不散”,疫情期間,筆者就看到這樣的標語口號:“發燒不說的人,就是潛伏在人民群衆中的階級敵人”。 難道病毒也有“階級”嗎?
精神文明作用大于物質文明
現在世界上,幸福指數高的國家,主要是北歐一些國家,他們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的。並非是經濟上發達的國家,也有經濟落後的國家,人們的幸福指數往往高于經濟發達的國家。
在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並非是美國、俄國這些世界強國,一些經濟落後的小國,往往幸福指數大大高于一些經濟或者軍事上的強國,如,亞洲的不丹,國家貧窮落後,但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很高。
難怪人們想念世外桃源,這塊心靈的淨土。
新加坡的精神文明的根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李光耀曾經說過,儒家文化是新加坡的立國之本。在這裏,和爲貴、孝爲先、老吾老、幼吾幼;不義之財不伸手、記恩不記仇、助人爲樂、害人之心不可有等等,已經成爲人們的生活習慣。
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那麽“防人之心也可無”了。
誠信、友愛、和諧,就是最大的精神文明!如果拿新加坡與中國的物質生活來比較的話,筆者認爲,在新加坡的吃喝玩樂都不如中國。
但是,筆者還是喜歡在新加坡生活,因爲生活在新加坡,有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這裏“防人之心不可無”成爲了“防人之心可以無”,每個人的精神上無負擔,你出門不鎖門也不怕家中被盜;購物不怕被宰;看新聞不怕被騙。
最大的精神汙染是“恨”,最大的精神文明是“愛”。 在中國由于長期受到的是“階級鬥爭”的教育,什麽階級鬥爭、一抓就靈;與人鬥爭、其樂無窮; 對階級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等等,在許多人的心中,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一些人對新加坡也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他們希望瓜達爾港盡快擴建、克拉運河盡快開通,那麽 依靠馬六甲海峽“發財”的新加坡“就會完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沿海的廣東、江蘇等省的JDP已經超越了四小龍的台灣地區,和韓國不相上下;上海、深圳的JDP也超越了新加坡和香港,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和四小龍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如何縮小與新加坡精神文明上的差距,也正是中國向新加坡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者:田柏強,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現旅居新加坡。
新加坡萬事通推薦搜索房産教育留學吃喝玩樂
1 新元 =4.8806 人民幣1 人民幣 =0.2048 新幣(*截稿前更新)
加個“星標”,不錯過新加坡萬事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