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同樣出身高貴,她們都曾遭遇了丈夫的不忠,她們也都憑借自己的努力聲名遠揚。但同時,她們對待愛情與家庭的立場與態度,對待王室與人民的方式與行爲,又有著顯著的不同。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戴安娜王妃這兩朵開在英國王室中最美麗而獨特的花,如春風細雨般深入了普通大衆的心裏。上天賦予了女人美麗、溫柔、聰慧,她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將其演變成了傳奇。
菲利普的出軌甚至都不避女王,他與金發美人彭妮·羅姆塞女勳爵的情人關系保持了20多年,每周都見面約會,騎馬跳舞騎單車,幾乎都在女王的眼皮子底下。
菲利普的荒唐行爲甚至都招致了嶽母的不滿。皇太後曾提醒女兒要對菲利普進行約束。但伊麗莎白的處理方式和她往常的任意一次都一樣,她爲了大局選擇了隱忍。
所以當兒媳戴安娜因爲查爾斯的出軌鬧到女王面前時,女王並沒有大驚小怪,只是淡淡地告訴戴安娜她也無能爲力,查爾斯沒救了。她勸戴安娜大局爲重。
所以,當她的丈夫查爾斯王子出軌卡米拉後,她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捍衛婚姻和愛情。年輕氣盛以及情緒化的她做出了一系列在女王看來瘋狂的舉動。
她不加節制地吃下可以找到的一切食物,患了易饑症;她歇斯底裏地發泄情緒,曾在懷孕期間爲了阻止丈夫出去,從階梯上跳下來;她還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腳腕、喉嚨,自殘自殺。
但這一切以傷害自己爲前提的反抗都沒有換來查爾斯的回頭,反而讓查爾斯更加厭惡她。
最終,憤怒的戴安娜給了查爾斯以及王室致命的一擊,她瞞著他們出版了傳記《戴安娜:講述自己的真實故事》,將她與查爾斯之間的恩怨情仇大白于天下。她在電視台的訪問中指責查爾斯的不忠,質疑她是否適合成爲英國國王。
這突破了女王心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她勃然大怒。但震怒的她依然保持了女王的得體與理智,她告訴丈夫她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需要他在身旁,她想他多點陪伴,減少與她(彭妮·羅姆塞女勳爵)見面的時間。
這是伊麗莎白一生中爲數不多的“失控”。王室上下驚訝于她對菲利普的要求,因爲她對他在外的私生活一直都置若罔聞。伊麗莎白自己也驚訝自己居然也會有如此脆弱的時刻,因爲她從未遇見這樣的自己。
女王的一生都是如此的謹慎、克制、理性,將對王室的責任當做第一要義。所以,當戴安娜對女王傾訴自己婚姻的不幸時,女王在最初是耐著性子的,而當一而再再而三總是因爲同一件事見到哭哭啼啼的戴安娜王妃時,可以想象到女王的厭煩。
回到英國後,查爾斯的幕僚立即啓動了合法分居程序。1992年12月9日,當時的英國首相突然宣布戴安娜和查爾斯正式分居。
戴安娜崩潰了,這個結局是她沒有想到的。或者說,她此前的行動並無深思熟慮,所以後來的結果深感無力承受。她要求面見女王,她含著淚水,在女王婆婆面前哭哭啼啼,持續了一個小時,主要圍繞自己的不幸和周圍人對她的不滿進行控訴。
女王自然是手足無措的,如一位侍女所說:女王討厭面對這樣的場景,她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之後也再沒遇到過。
戴安娜不是一個理性的人,她或許從來沒有想過也並不知道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如果她真的是想讓查爾斯回到自己的身邊,那她不會不知道這種方式只會讓查爾斯越走越遠。
當戴安娜嫁入王室後,女王希望她學習宮廷禮儀,走皇家路線,能與王室很好地融合。她讓自己最心愛的宮女去指導戴安娜,但戴安娜不想被教導,覺得這些很無聊。
女王甚至親自出馬,她帶戴安娜去騎馬,希望她能喜歡上這一皇室愛好,但戴安娜少時曾從馬上跌落,對騎馬充滿了恐懼。
戴安娜所信奉與喜歡的一切似乎都與王室背道而馳,與她的婆婆不相融合,這是女王沒有預料到的,她以爲戴安娜會做得很好,甚至戴安娜自己都沒有料到。
當她發現護衛隊無時無刻都跟在自己身後,當她發現大多數時候她都得孤獨地待在房中,當她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自由時,她才深刻體悟到自己在這個位置上的尴尬和無措。
即使與白金漢宮的廚師,她也能聊得熱火朝天,對此,女王很不高興,因爲到訪廚房對于女王來講是一個儀式。她每年都要對白金漢宮廚房進行造訪,所有廚師列隊迎接,場面隆重。而戴安娜生生將白金漢宮的廚房變成了普通人家的廚房,隨意進出與聊天。
女王生日時,王妃也是一如既往地“接地氣”,她領著兩個兒子,拿著氣球和紙皇冠去給尊貴的女王慶祝生日。女王對于氣球和紙皇冠是有苦說不出。
但不管是皇家風範的伊麗莎白二世還是被民衆冠以“平民王妃”的戴安娜,她們都沒有辜負人民的愛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爲民衆帶去了很多福祉。作爲女人,她們也活出了最美的姿態。
婆婆,再見!兒媳,你好!
接到戴安娜車禍去世的消息後,在度假的女王並沒有立即返回,無人知道當時女王的心境,畢竟不論身處何種境遇,她從來都是喜怒不形于色。
但憤怒的人民坐不住了,他們對于英國王室遲遲不發聲,拒絕降半旗致哀的行爲充滿了怒火,並把怒火發向女王。當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英國人認爲伊麗莎白二世應該立即退位。
在公衆輿論的壓力之下,女王爲了維護王室,親自發表演講致敬戴安娜。其中,她講到:對于她的活力和她對別人的奉獻,特別是對她兩個兒子所付出的一切,我無比欣賞和敬佩。
因爲戴安娜,英國王室開始將眼光聚集普通大衆中,逐漸變得親民,逐漸開始“接地氣”,王室的高貴與典雅多了一種方式诠釋,這是戴安娜爲王室注入的新的活力,也是女王對王妃的一種認同。
伊麗莎白二世曾說:
現在對我來說,表演是假的。看人們遭受痛苦是真實的。沒有比這個再真實的了。有些人不喜歡面對這些,因爲太令人痛苦了。但是如果沒人正視它的話,一切都不會發生改變。
戴安娜曾說:
每一個遭受痛苦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做任何我能做的事。
這兩段話,不盡相同卻又極其相似,這或許也正是女王與王妃最終和解的根源所在。
公衆號:畫堂春慢,哲學出身,感性地流淚,理性地活著,願爲迷途的你點起一盞清醒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