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新冠疫情在國外鬧得沸沸揚揚。
外國人忙著防疫,生産自然就跟不上,2020年各國的糧食産量,也必然會隨著疫情而大打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著名糧食出口國」,會選擇禁止出口本國糧食,以優先保障國民需要。
比如越南,世界第三大水稻出口國,禁止大米出口:
● 泰國,宣布雞蛋出口禁令;
● 塞爾維亞,宣布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産品;
● 印度,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大米出口因“封國”而陷入停滯;
這一下,糧食不夠的國家都傻眼了:
伊拉克告急,需要進口上百萬噸小麥,和20多萬噸的大米;
印尼和菲律賓兩國,也宣布糧倉告急,稱糧倉的儲存量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既然全球糧食危機近在眼前,那麽擺在我們面前就有一個問題了:
我國會受到影響嗎?我們需要屯糧嗎?
我國會有“糧食危機”嗎?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國家糧食産量這塊入手來分析。
雖然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但是作爲主糧的大米、小麥,進口量占比較小。
圖源@中華糧網
我們再看看:曆年的我國大米進出口量。
從這個圖你能看出來,有些年我國出口多,有些年進口多。
但2019年是個拐點,咱們進口了255萬噸,出口了274萬噸,進口開始低于出口了。
意思就是:我們不僅在大米這塊自給自足,還有余力出口到其他國家。
另一類基本可以算作原料,像我們從越南進口的大米,多數是用來做飼料的,因爲質量不怎麽樣。
因此目前來說,我國是不存在【糧食危機】這個問題的,也希望大家謹慎甄別信息,不要去哄搶食物。
我國農業就完全沒有短板嗎?
事實上,我國雖然主食可以自給自足,但部分糧食仍然依賴進口。
典型的就是大豆,中國是供不應求的,只能依靠進口。
你看豬豬多可愛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肉類消費國,尤其是豬肉的消費量,能夠占到世界總量的50%以上。
因此對大豆的需求,也自然很高。
目前,我國養殖業每年,大約需要消耗掉豆粕7000多萬噸,也就是8000多萬噸大豆。
顯然,大豆將會是我國的一道坎,如果處理不好,豆價可能會連帶著豬肉價格一起飛漲,至于後續如何,則要看我們國家的操作了。
糧食是國家博弈的一張王牌
我國還是一窮二白的時候,部分老百姓是經曆過大饑荒的。
苦難帶給我們國家深刻的教訓:那就是一定不能讓老百姓餓著。
單看從去年到今年,我國投放了多少儲備肉,你就明白:未雨綢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之所以不公開,是因爲如果公開的話,將對國際糧食市場造成很大影響。
畢竟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買家”。
想想看,你去商業談判,結果人家都知道了你的底牌,那還怎麽談?
1945年,糧食武器被用于離間兩個社會主義國家。
那時,南斯拉夫與蘇聯之間的分歧日益嚴重。
爲了“幫助”南斯拉夫徹底與蘇聯鬧掰,美國爲南斯拉夫提供了巨大的糧食援助。
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蘇聯對南斯拉夫的嚴重不信任,最終導致兩個國家徹底決裂。
1970年,智利成爲美國糧食援助的玩偶。
當“馬克思主義者”阿連德,當選爲智利總統後,爲了防止美洲地區出現第二個古巴,美國對智利的糧食援助立即停止了。
阿連德隨即被軍事政變推翻並殺害。
緊接著美國的糧食援助很快恢複,而智利進入了漫長的軍事獨裁統治。
有了他發明的雜交水稻,再配合我們國家的宏觀調控。
中國才得以在國際糧食領域,立于不敗之地。
廚房人類
專注于 研究「人類行爲學和美食之間關系」
致力于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