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拾遺
全球股市氣勢如虹,美國股市再創新高,而向來靜若止水的本地股市也沾染了牛氣,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17%。
兩年前(2015年11月3日),星展集團(DBS) 的股價是17.6元,而上個星期五閉市價是22.97元,上漲30%。同期,永科控股(AEM)的股價從0.18元飙漲至3.39元,漲幅高達1783%,或接近18倍。赫比國際(Hi-P)則從 0.535元沖上1.915元,上漲258%。
因此,如果投資者兩年前買下這三只股,並持守至今,所獲得的回報可令他們笑逐顔開。
然而,事實是不少小投資者雖然在牛市中賺了錢,但卻賺得很不愉快。這群股友在股票遭套牢一段時間後,看到股價回本或上漲少許,便急不及待地賣掉。他們無法做到如股市術語所說的“讓盈利累積增長”(let the profit run),因此錯過了賺大錢的機會。
在熊市,小投資者抱著“少輸當贏”的心理,慶幸自己當機立斷止損而不至于失血過多。但在牛市,他們卻持有“少贏當輸”的心態,往往爲自己沒有膽量持守上升勢頭的股票而黯然神傷。
然而,小投資者不必過于自責。按照行爲經濟學的看法,不論是小投資者或基金經理,一般上都有“風險厭惡”(loss aversion)的心理。面對收益和損失的抉擇時,大多數人趨向避免損失,而不是在爭取更高的收益。
試驗顯示,許多人甯願選擇無風險(即100%的機會)獲得100元,也不會選擇有50%機會贏得更高的110元及50%機會一無所得的選項。在風險厭惡的心理下,損失的痛苦比收益的快感大。因此,老板加薪500元給雇員固然能讓他們感到高興,但是老板若減薪500元,雇員感受到的損失痛苦會高過加薪快感的1.5至2.5倍。
在股價開始上漲時,投資者第一時間賣出股票,反映了風險厭惡的心理。畢竟,本地股市在去年及前年的表現乏善可陳,長期持守的投資者都遭套牢之苦。在上述三只股中,星展及赫比國際在2016年11月3日的股價,都比2015年11月3日低。
因此,對于許多投資者而言,今年本地股市的漲勢爲他們提供解套的機會。然而,在第一時間賣出上升勢頭的股票,可能導致他們失去了賺大錢的機會而感到失落。
買股容易賣股難,股市投資者或許都有這個體會。在牛市,投資者若過早脫售股票,只能獲得蠅頭小利;但若對股價期望過高,原本賺錢的股票可能變成虧錢,而賠錢的股票又不舍得賣,最終被迫成爲“長期投資者”。
因此,買了股票後,要持守、套利或是止損,都是一門學問。難怪有人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投資大師對賣股的技巧,提出許多不同的看法。總的來說,價值投資者認爲,當股價超越了內在價值時,便是離場的時候;而圖表分析師則從股價的支持點及阻力點以及移動平均數等技術指標,判斷進場及離場的價位與時機。
然而,不論是內在價值或是技術指標,都是動態的,而且是以曆史的估值爲基礎。問題是,正如許多金融産品廣告的免責聲明所說的:“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是未來表現的指引”。
除此之外,個別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股市的情緒,也影響人們對賣股時機及價位的判斷。因此,何時賣股並沒有放諸四海而皆准的原則。
不過,在下列三種情況下,投資者或許可以考慮脫售股票。一是股價已經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價;二是股票的基本面惡化;三是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海指五年來的曆史高點是3539點,而10年來的曆史高點則是3651點。上個星期五, 海指閉市報3382點,正步步逼近曆史高位。
與牛共舞 賺錢較易
與牛共舞,投資股票賺錢比較容易,投資者不應坐失良機。但全球多個股市屢創新高或接近曆史高點,調整的風險也相應加大。在這個情況下,多一點風險厭惡,少一點貪婪,見好就收,或許並非壞事。
在賣出股票後,眼看股價繼續上漲,大多數的小投資者總有一種悔不當初的心理反應。在牛市,這個現象尤其普遍。然而,沒有人能在最低的價位買進,在最高的價位賣出。股市投資最重要的是不要輸錢,而贏少不能當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