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分析師認爲,市場情緒改善與樓市複蘇預期加強,預料將推高房價與交易量。
我國10月份整體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格繼續走高,而交易量同比也翻倍。受訪分析師認爲,市場情緒改善與樓市複蘇預期加強,預料將推高房價與交易量。
新加坡房地産聯合交易網SRX昨天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10月份整體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格環比上揚1.3%,同比上升6.3%。
其中,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的轉售價環比上揚1.5%,其價格指數也出現自2013年8月以來的峰值。代表大衆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環比上升1.7%,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則微漲0.3%。
整體非有地私宅轉售量方面,10月份環比上揚18.7%至1461個單位,同比更激增122%。
分析師認爲,市場情緒改善帶動集體出售市場與政府售地計劃刷新地價,是推動中央區以外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
橙易産業研究與咨詢部主管黃顯洋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地價走高對未來房地産價格是好兆頭,(中央區以外的私宅)賣家因此都堅持或提高叫價。”
他指出,從新私宅項目翠林苑(Parc Botannia)的銷售情況來看,市場可能預期房價走高。該項目上周末開賣,兩天內賣出了230個單位,平均尺價1270元,這比附近的峰景苑(High Park Residences)每平方英尺988元的中位價高出許多。
分析師也認爲,獲得法定竣工證書的新落成私宅項目受到買家支持,以及舊私宅項目無法滿足成功集體出售屋主購買替代房屋的需求,是促成交易量走高的部分原因。
戴玉祥産業研究部東南亞區域主管李乃佳指出,根據禁止轉售令(截至本月14日),吉寶灣映水苑(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在10月份有30個單位售出。該項目因爲推出延遲付款計劃而受到熱捧。
他表示,也有屋主因爲成功集體出售房子,而對較舊項目的三臥房單位有需求。不過,市場上的這類房子不多,尤其是價格在200萬元以下。
“而且,買家負擔得起的衆多較舊項目,目前也在進行集體出售。由于市場缺乏這類房子,加上需求增加,短期內將可能把價格推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