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陸交局共開辟了80條新巴士路線,主要服務新鎮或新組屋區的居民,方便民衆搭巴士前往地鐵站或鄰裏的社區和商業設施。也有好些路線是往來組屋區和市區之間。
較習慣搭巴士的郭明坤(66歲,退休者)每次要從三巴旺住家到卡迪地鐵站附近買東西,都會先搭859號巴士到義順巴士轉換站,再轉搭860號巴士前往目的地。
他受訪時說:“搭巴士還是比較方便,而且860號巴士來得相當頻密,最多等10分鍾就有一趟車,巴士車長也很友善。”
860號巴士是五年前陸路交通管理局在改善巴士服務計劃下推出的第一條新路線,主要服務對象是義順東部居民,方便他們到卡迪和義順轉車。
約兩個月前,這條巴士路線延長到楊厝港巴士轉換站,途經建造中的湯申—東海岸線春葉(Springleaf)站。除加強鎮與鎮之間的銜接性,這也爲沿線乘客提供多一個選擇,方便人們日後搭巴士到春葉站轉車。
過去五年,陸交局共開辟了80條新巴士路線,它們主要服務新鎮或新組屋區的居民,方便民衆搭巴士前往地鐵站或鄰裏的社區和商業設施。也有好些路線是往來組屋區和市區之間,包括22條主要由私人巴士業者經營的“直達市區”(City Direct)路線。
新路線從規劃到落實需一年時間
陸交局巴士規劃署長陳漢威受訪時指出,當局在規劃這些新路線時,都會與建屋發展局和市區重建局緊密合作,配合建屋計劃設計巴士穿行路線。
陸交局也會征詢基層和居民對新路線的看法和意見,並實地勘察路線的可行性,例如轉彎處是否安全、是否需調整車道設計等。從規劃階段到一條新路線啓用,整個過程可長達一年,其中包括建造新巴士站及其他輔助基礎設施等工程。
要是新住屋項目已有巴士服務,陸交局會先探討如何改善這些巴士路線,包括增派更多巴士或使用客容量較高的雙層巴士載客,讓巴士更頻密穿行。
陳漢威說:“在規劃新路線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滿足民衆的期望,有許多人要求直透巴士到某地點,我們會設法看是否做得到,但不可能到任何地方都有直透巴士,一來資源有限,二來會造成交通阻塞。”
除開辟路線應付新需求,陸交局也通過車資卡數據,定期監督現有巴士的載客量。
一旦某路線的載客量超出70%,就會被列入“熱點”名單,當局會更密切監督。如果情況持續沒有改善,當局就會增加巴士服務趟次,或使用雙層巴士載客,舒緩擁擠問題。
五年前,當政府宣布出資11億元協助巴士業者添購車隊及應付營運成本時,一度引起民衆反彈,認爲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津貼業者。
但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認爲,這項曾備受爭議的計劃,確實有效地提高了巴士服務素質,特別是在巴士業過渡到新的發包經營模式後。
最近剛到香港公幹的李德纮對改善巴士服務計劃給予正面評價。他說:“新加坡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整體沒有香港好,但若以巴士服務水平來看,我們的新巴士提供的舒適度,以及車長的服務態度勝過香港。”
“下來陸交局應該探討如何更新巴士車隊,包括引進怎樣的巴士,例如改用較環保的電動巴士來降低營運成本等。”
沒地鐵銜接地區 長途巴士仍需要
隨著新地鐵線落成、地鐵網絡更四通八達,巴士使用率將出現變化,但一些長途巴士路線仍有保留的必要。
陸交局巴士規劃署長陳漢威說:“有了地鐵,人們可能改變出行習慣,例如濱海市區線啓用後,更多人改搭地鐵,一些長途巴士路線的使用率因此減低。我們會繼續觀察,如果乘客量持續減少,會探討是否要減少服務趟次,以善用資源。”
但他也指出,一些長途巴士路線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特別是那些沒有地鐵直接銜接的地區,例如從北部的三巴旺或兀蘭前往東部的淡濱尼或白沙等,搭巴士還是比較方便。
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不久前說,隨著乘客的乘車模式改變,現有一些巴士服務得合並、調整路線或重組,特別是在新地鐵線通車之後。
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昨天(12月9日)受訪時也提到,巴士和地鐵有互補作用,尤其在地鐵無法到達的地方。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認爲,當局應該保留與地鐵線重疊的巴士路線。
“應該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不是有了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後,就削弱巴士的功能,應爲乘客提供多一個選擇,碰到地鐵故障或列車很擁擠的時候,人們可選搭巴士。”
“四管齊下”改善巴士服務
① 添購新巴士
陸交局是在2012年9月推出總值11億元的改善巴士服務計劃,協助兩家業者購買550輛巴士及支付其營運成本。
2014年3月,這項計劃進一步擴大,新購的巴士車隊增加到1000輛。
這些新巴士的擁有權已從前年第四季起正式轉移給陸交局。在巴士發包經營模式下,政府持有所有巴士基礎設施的擁有權,車資收入也全歸公家,陸交局會從中支付一筆服務費給業者。
截至上個月,公路上共有約5500輛公共巴士。
②繁忙時段巴士更頻密穿行
在改善巴士服務計劃推出之前,早晚繁忙時段的一個小時裏,業者須確保至少90%支線巴士服務的編定間隔時間不超過10分鍾。
2014年底,這項要求進一步提高,規定有至少95%支線巴士服務,在早晚兩個小時的繁忙時段內,每10分鍾有一趟車。
目前,所有支線巴士服務的間隔時間不可超過8分鍾。
③改善現有巴士路線
過去五年,隨著更多新巴士投入服務,現有巴士路線發車已更頻密。
在繁忙時段載客量持續超過85%的巴士路線也銳減九成以上,從2012年的平均96條,減至目前的四條,其中包括一些穿行于工業區的路線。
④ 開辟新路線
大部分新推出的路線是支線巴士或往來鄰近市鎮的短途巴士,有助加強個別地區的銜接性,包括勿洛、武吉班讓、蔡厝港、後港、裕廊東、裕廊西、馬林百列、榜鵝、三巴旺、盛港、淡濱尼和義順等。
一些較受歡迎的新路線包括50、371和979號巴士。基本巴士路線也從五年前的261條,增加到今年10月的30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