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當地時間20日發表聲明稱,該國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這是自蔡英文上台以來第一個宣布與台灣「斷交」的國家,也是「川蔡通話」之後「台灣外交」發生的第一個變故。
北京對聖普的行動在第一時間表達了讚賞,強調了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適性,但沒有多說什麼,尤其對中國大陸在這起「斷交」事件中是否扮演了角色隻字未提。
但「斷交」發生在這個時間決非巧合。很顯然,這次「斷交」是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忘乎所以搞出「川蔡通話」、以此衝擊一個中國原則受到的懲罰。這一事件也客觀上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就一個中國原則發出錯誤聲音構成了回應。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位置示意圖。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脫離葡萄牙獨立,成立民主共和國,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
台灣當局用聖普政府要求「天文數字」援助而不成來解釋這次「斷交」,希望把公眾的注意力引向與經濟有關的技術層面,淡化台灣最新失去「邦交國」的政治原因,為蔡英文的錯誤路線脫責。台媒報道說聖普要求的金援高達2.1億美元,而事實是,台灣的絕大部分「邦交國」都又小又窮,台灣一直靠提供援助買同那些國家的「外交關係」。
台灣的22個「邦交國」又縮減為21個,但聖普變卦大概只是個開始。台灣輿論紛紛擔心新的「斷交潮」又要來了,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
上世紀台灣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同中國建交三大事件之後的「斷交潮」,上世紀末到本世紀頭8年的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台灣「邦交國」繼續減少,只有在馬英九執政8年里,由於馬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兩岸搞「外交休兵」,大陸放了台灣一馬,台灣的「邦交國」數量得到了維繫。
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是在兩岸實力差距空前拉大的情況下蠻幹的,如今的台灣GDP不到大陸1/20,真正退縮為一個省的規模,已毫無與大陸「拼外交」的能力。民進黨當局搞「柔性台獨」,必將意味著台灣的「外交自殺」。它想證明台灣是「主權國家」,但世界進一步拋棄台灣,讓台灣的「主權」成為一個大笑話。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1997年與台灣「建交」。圖為2016年11月18日,蔡英文還會見過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駐台大使」。
特朗普稱呼蔡英文一聲「台灣總統」,改變不了全世界共同維繫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這個格局如此強大,特朗普也扭不動。其實特朗普顯然也沒想真的打破一個中國原則,他只是虛晃一槍,想把一個中國原則當成一個籌碼,把台灣作為一個棋子,來與大陸開展經濟利益的談判。
完全可以預見,如果台灣不改弦更張,還有更多別的「邦交國」離它而去,轉向尋求與北京建交。世界在變化,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需求形成良好對接,與中國大陸發展全面關係的吸引力大大超過從台灣得點經濟援助的短線利益。只要大陸願意接納那些國家,台灣很難繼續用小恩小惠留住它們。
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推進「台獨」路線,台灣「外交」的最終結局就是剃光頭,「邦交國」降為0。「台獨」是把一條絕路假裝成陽關大道走,是鴕鳥之安,它是台灣當局強加給台灣社會的羞辱。
必須指出,大陸統一台灣的進程事實上已經開始。當大陸很弱時,台灣以實力自重,冒充「國家」去國際社會混。然而大陸實力迅猛增長後,其強大的引力已將台灣牢牢抓住,將其歸置到只能繞大陸運行的軌道。對外界來說,大陸和繞它旋轉的台灣已是一體。台灣方面早點看清這個事實,並且接受它,就能早一點解脫。
相關報道:蔡英文稱聖普斷交是大陸施壓 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破壞兩岸穩定
[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崔明軒環球時報記者譚福榕高穎李俊峰]本月初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時,島內媒體就曾提醒民進黨「高興一天就好」。面對蔡英文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速「冰凍」,島內一直擔憂大陸可能「拿台灣邦交國給小英顏色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1997年與台灣「建交」。圖為2016年9月3日,台「外交部長」李大維曾以蔡英文「特使」身份赴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參加該國新總統卡瓦留就職典禮。
當地時間20日,「這隻靴子終於落下了」,非洲「友邦」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宣布與台灣「斷交」。此事立即在島內引發政治地震。台當局各部會密集發聲,除了表示「遺憾」,也祭出「斷交」「斷援」等措施,並稱聖普是「訛詐不成」轉投大陸,島內政界及學界人士則擔憂,聖普可能只是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接下來「外交」領域將「噩夢連連」,呼籲蔡英文重新思考兩岸布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1日表示,注意到聖普政府同台灣「斷交」的聲明,「中方對此表示讚賞,歡迎聖普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
英國路透社21日報道,聖普政府在聲明中稱,該國決定與台灣「斷交」,同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該決定是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做出的。
對於聖普宣布「斷交」,台灣政界相當關注。台「外交部」2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稱,為「維護國家尊嚴」,台灣決定自即日起終止與聖普「外交」關係,撤離「大使館」、技術人員及停止一切雙邊合作計劃。台「外交部次長」侯清山稱「斷交」主因是「聖普向台方要求2.5億美元的經援」。台「外交部長」李大維在記者會上對此並未證實,但強調對19萬人口的國家來說,聖普所要求的援助「是天文數字」。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1997年與台灣「建交」。圖為2014年1月,馬英九曾訪問過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李大維稱,接到消息時已經接近午夜,他第一時間向蔡英文報告,並馬上到辦公室和相關同仁做危機處理。21日早7時,「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邀集李大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國安會」主要幕僚開會,商量各部會因應之策。當天11點30分再度召開有關聖普「斷交」因應會議,蔡英文做了三項指示。
台「總統府」21日上午發出五點聲明,對於聖普決定終止與台關係「表達遺憾」,並把矛頭指向大陸,炮轟大陸「借聖普國家財政困難之機,趁勢操作一中原則,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破壞兩岸穩定」。面對「斷交」消息發酵,蔡英文21日出席新南向商機論壇會後不發一語,離開會場。當天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上稱,近期以來的國際情勢變遷是台灣在「外交」上的挑戰,「中國大陸對台灣在外交及國際參與上的打壓及阻礙從來沒有停過,跟誰執政無關」。
21日宣布「斷交」後,位於台北市天母地區的聖普「駐台大使館」的國旗已降下,只剩空旗杆。有消息透露,聖普總統的子女目前都在台灣念書,侯清山21日赴「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不會讓他們領到畢業證。台「教育部」稱,聖普目前共有68名學生在台灣學習,其中31人拿的獎學金將停發。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1997年與台灣「建交」。圖為2014年馬英九訪問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時當地歡迎的兒童,他們打著「我們是朋友」、「我們愛台灣」等標語,不過兩年後台灣就遭遇了「斷交」。
侯清山當天還在「立法院」發出警示稱,目前還有一個「友邦」亮出「邦交」黃燈,需要特別注意,但沒有公開說是哪一國。
突如其來的「斷交」引發島內輿論譁然。東森新聞報道說,蔡英文上任後,外傳大陸可能會挖台灣牆角,沒想到不到一年即傳出「斷交」。更為難堪的是,據聯合新聞網爆料,「斷交」前聖普假動作不斷,12月台駐聖普「大使」何建功還與聖普總理數度會面,提出合作計劃,甚至提出新任「駐台大使」人選名單,「顯然都是刻意欺騙」。
台「外交部」:又一「友邦」亮黃燈 需特別注意
[觀察者網綜合]今天,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與台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目前,台灣「友邦」還剩21國。
據台灣「中央通訊社」12月21日報道,台「外交部副部長」侯清山在「立法院」發出警示,目前還有一個「友邦」列為黃燈,需要特別注意。
台「外交部副部長」侯清山
對於「斷交」事件,台「外長」李大維稱,聖普政府目前財政缺口較大,就因為台灣無法滿足其要求,就「罔顧20年情誼」,深表遺憾並予以譴責。
此事也成為台「立法院」今天質詢的焦點,國民黨「立委」徐志榮質詢,「外交部」上周在還說22個「友邦」穩定,結果過了一周就出現了「斷交」,如果「友邦」財政缺口比較大的更有危險,那剩下來的21個,哪一個可能有危機?
侯清山說,現在有一個國家亮黃燈,徐志榮追問是哪個國家,侯清山說不好公開講。
徐志榮又問,蔡英文明年1月出訪,這兩周內還會不會有「邦交」危機。侯清山說,目前來看是沒有。
台灣現有21個「友邦」的地理位置
台灣學者黃奎博說,如果「友邦」以台灣拒絕財政支援為由「斷交」,那這意味著台灣在國際關係上的處境十分危險,缺乏談判的籌碼。
過去還可以勉強說因為穩固兩岸關係,大陸願意跟台灣有默契的「外交休兵」,現在兩岸關係不穩,可能真的無法「操之在我」。
黃奎博還認為,2013年,甘比亞與台灣「斷交」開了第一槍,聖普的第二槍算是「撐了很久」,尤其發生在政黨輪替、兩岸關係以及中美關係緊張之時,「力道也大的多」,後續可能出現骨牌效應。
甘比亞與台灣「斷交」時,台媒稱其「真心絕情」:過去台灣待其不薄,金援數億元,還包括援助建設軍事訓練中心、捐贈快艇等。
然而,花錢辦「外交」,即「金援外交」,只是台灣當局在「一中」原則得到絕大多數國家承認的國際現實下,不得不選擇的一種維持和拓展「國際生存空間」的手段。其弊端正不斷顯現。
2004年,台灣「金援外交」引發部分中南美國家的政局動盪: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的部分政要,因涉嫌巨額競選經費來歷不明,甚至貪污部分款項而受調查。
2008年,台當局爆出「金援外交」重大弊案:原打算用於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的近3000萬美元,疑遭中間人侵吞,陳水扁多名親信涉案。
另據「中央社」報道,聖普總統的一兒一女目前均在台灣高校讀書,其女兒獲得台灣方面獎學金資助,一年為50萬元新台幣(約合10.8萬元人民幣),獎學金資助時間通常為兩年。
他認為,蔡英文必須要思考的是,兩岸關係口頭上說要改善,但有破無立,「立,必須兩邊一起立」,短期來看,不排除會繼續嘗到外交苦果。
國民黨籍前「立委」林郁方認為,大陸的外交攻勢才剛剛開始。剛開始是聖普這樣的小國,接下來就要輪到中美洲國家。台灣目前在拉丁美洲擁有多個「友邦」,日後將承擔巨大壓力。
「邦交國斷交」?柯文哲:還有朋友就很了不起了
原標題:柯文哲談聖普與台「斷交」:比我預期慢很多
中國台灣網12月21日消息就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台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一事,台北市長柯文哲21日受訪表示,「其實已經比我遇期的慢很多了!」記者好奇問柯文哲原本預期多久會有「邦交國」與台「斷交」,柯回答說,「這個坦白講,還有人跟我們交朋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媒體解讀:講真,留給台灣的「朋友」不多了
今天(21日)一大早,非洲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宣布與台灣「斷交」。至此,台灣的「邦交國」只剩下了21個。
Interesting。
柯文哲
這件事,不能僅從台灣「外交」的這個角度看,而是應該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中——中美博弈里看,才能看得更清楚。我們和島叔、台灣問題專家東魯虯髯客聊了聊這件事。
1、俠客島:聖普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人口19萬,不過是非洲的一個小小的島國,1975年才從葡萄牙的殖民中獨立出來。怎麼看兩岸對這件事的反應?
東魯虯髯客:從台灣媒體的反應看,說「炸鍋」應該完全不為過。今天上午,台灣外務事務負責人李大維說,聖普與台灣「斷交」,是「在對岸挑唆下」、「獅子大開口」的一種表現。要價多少呢?2億美元。按照他的說法,聖普已經「發現我們沒有能力,以我們的援助規模反正他的國家也活不下去」。畢竟,台外事部門預算一整年度也只有7億美元。不過,李大維還不忘補上一句,這是「個案」,不會引起骨牌效應。
骨牌不骨牌,現實總是骨感。遙想李登輝當年,大搞「金錢外交」,依靠台灣前期經濟發展累積下的資本揮金如土,巔峰時刻曾將「邦交國」數量擴大到31個。但是,用錢砸出來的關係怎麼可能穩固,台當局不過是在痴心妄想。31個「邦交國」到了馬時代,也就剩下了23個。
今天華春瑩的表態非常耐人尋味:「中方對此表示讚賞,歡迎聖普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相比於咱們這邊的毫不意外和落落大方,對岸則是當局遮遮掩掩、輿論雞飛狗跳。今日下午,蔡英文參加民進黨中常會時被問到此事時一言不發,不作任何回應。
真正應該注意的,是時間點。說起來,聖普對台灣的援助規模早有不滿,但卻在「川蔡通話」、特朗普挑釁一個中國政策這個時間點之後,宣布與台「斷交」。2013年,甘比亞與台灣的「斷交」;但直到蔡英文贏得總統選舉後,甘比亞才在今年3月份與我國建交。
之所以這麼重視時間點的選擇,是因為它可以關涉到更大的背景。
2、俠客島:算一算的話,台灣僅存的「邦交國」,總人口加起來也就7000多萬,面積總共140多萬平方公里。「斷交」對於台灣意味著什麼?
東魯:所謂「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台灣殘留的酒肉朋友也就剩下這麼多了。從鼎盛時期的幾十個「邦交國」到現在,基本也就是「起高樓」、「宴賓客」到「樓塌了」的過程。
為什麼2億美元都出不起?我們可以想想特朗普在通話之後的反應。他說的是,每年美國賣給台灣那麼多軍火,為什麼不能接電話?要知道,按照美國共和黨利益集團要求,台灣要實現自保,軍費開支要占到GDP的3%。現在,台灣的軍費占GDP比重是2.2%,有0.8個點的差距。但台灣的經濟增長乏力,近幾年增長保1%都難。因此,要把這0.8個點弄上去,台灣老百姓絕對不幹。
從特朗普的角度說,他話中有話的地方在於,我給你面子接你電話,還不趕緊買我的武器?但蔡英文會退縮。0.8%的GDP,我算了一下,差不多就是40億美元、1200億新台幣。對我們來說這筆錢可能不值一提,但對台灣來說,這是相當大的一筆錢了。
我們要始終記得:台灣問題只是中國戰略利益的一環。所謂「斷交」,只是一個點,背後牽涉的是中美博弈這個「面」。「斷交」的板子,直接打在台灣的屁股上——台灣新當局一直不肯承認九二共識,國台辦喊話喊多了,他們感覺不到痛,甚至認為我們投鼠忌器,不敢輕易開啟台灣的「斷交潮」。但這次的聖普已經說明了,大陸態度很明確,沒什麼不可能的。2013年的甘比亞是第一個,這是第二個,將來或許還會有第三個、第四個。
3、俠客島:所以,「斷交潮」是否會來?
東魯:在所有的「邦交國」中,大陸可能在乎巴拿馬,但台灣最在乎的是梵蒂岡。畢竟,他們的精英階層、最頑固的階層中,有一部分是天主教徒。但我們可以看到,中梵一直在討論宗教問題如何協調,教皇飛躍領空的時候還多次發電報致意中國。應該說,台灣也心裡有數,應該有「斷交」的心理預期了。
說起來,特朗普和蔡英文那通電話,蔡英文方面認為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台灣最大的「外交突破」。雖然她自己不敢太高調,但民進黨黨內一幫人卻越振奮,認為好機會終於來了。但這「川菜」好吃,挺麻辣的,吃下去,肚子可不舒服了。因此,很快島內就轉而低調。他們也知道大陸的政治影響力太大,政策工具箱裡可以收拾他們的物件實在太多了。今天的「斷交」,可以看出,「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是國際政治裡面的硬通貨了,不承認這個原則,你連船都搭不上。台灣所謂的「援助資金」等,不過是很牽強的理由,是在給自己找台階罷了。
對於台灣來說,要鬧獨立,又沒有實力,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所以,在博弈中,中美是莊家,台灣只是別人議價的籌碼,連上台成為賭客的資格都沒有。雖然台灣有些人說自己是美國在亞洲的馬前卒、戰略前沿、「價值觀同盟」,但這也不過是自抬身價罷了。
台灣應該認清楚的是,此次不僅是丟掉一個「邦交國」這簡單,而是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他們現在是「棋子」,未來就可以變成「棄子」。畢竟,有些人覺得背後站著美國這個大塊頭,打不過大陸,但大塊頭會給自己出頭。但是,這個大塊頭跟你沒血緣關係,不是你家的,當他權衡之後覺得弊大於利,就會掉頭走掉。
這一點,陳水扁應該感受最深。當年他受了小布希的攛掇鼓動,開始搞台獨「暴走」,造成兩岸形勢緊張,大陸軍演,連美國的航母也不得不過來。最後呢?小布希頂不住壓力,開始約束陳水扁;約束不住,小布希還曾兩度爆粗口,說陳水扁是troublemaker。所謂「協防颱灣」,不過是美國對台灣的虛幻承諾。因為,一旦美國感受到戰略、政治及軍事壓力,就會認為為了台灣跟中國大陸翻臉,是一件犯不著的事兒,因為這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所以,陳水扁應該成為蔡英文最好的「政治標本」。
4、俠客島:從中美博弈的角度,應該如何認識此次事件?
東魯:我們先來看看歐巴馬最近的表態。通過8年、兩個任期與中國的互動,他知道了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哪些些雷不能碰。漫天要價只是一種政治小權術,而不是大智慧。
尤其是,歐巴馬在近日談到台灣時,用的是「Autonomy」(自治)這個詞。這個詞,一方面,歐巴馬認為是台灣政治的現實,即「一定程度的自治」,戳破了台灣認為自己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政治實體」的美夢。另一方面,歐巴馬也是在告誡台灣,很多權利你說了不算,比如國際空間的問題。在台灣一些人看來,這簡直是「台灣問題港澳化」,完全不能接受。但是這就是「一國兩制」的初心。
中國大陸無論是表態還是行動,其實都是在給美國、給特朗普以警示。特朗普辦事風格桀驁不馴、標新立異,一心想要突破前朝,跟別人不一樣。在他看來,「放嘴炮」不用承擔政治後果,不過是用聚光燈吸引眼球的手段。但從我們的角度看,特朗普很多表態和出手都太孟浪了,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副作用馬上顯現出來了。
在中國心中,特朗普用上台前的空檔突施冷箭,跟台灣通話,也是下不為例。第一次還可以認為大家在磨合、不了解,可能笑笑就過去了。但警告了還這麼搞,就不行。特朗普在福克斯電視台接受訪問時說,「一個中國」為什麼不能解套?這就是不友好的信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就不能僅僅是外交抗議、敦促謹言慎行完事兒的。國際博弈要靠實力說話而不是嘴巴。所以,中國就要證明給你看。近日歐巴馬政府的舉動也是在告訴特朗普,中美之間該是什麼樣子。歐巴馬馬上下台了,說的也都是實在話。
很多時候,中美很多問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無論是中國海軍捕獲美國的潛航器,還是此次「斷交」,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傳遞信息:中國的核心利益不能動,不容置喙。
台灣問題最終解決,還是要取得大陸跟台灣都滿意的政治安排。這種安排可能會借鑑香港和澳門的模式,或採取更開放的新的模式,但一定是兩岸政府當局、人民都滿意的。這需要政治智慧,但所有智慧的第一條,就是正心誠意。對台灣某些人來說,這才是需要真正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