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居住在組屋的人,與他關系親密的親友當中,可能沒有一個是私宅居民。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名校生”和“非名校生”之間。但研究團隊強調,問卷並沒有指明哪些學校是精英學校,而是由受訪者自行判斷。
最新調查顯示,教育背景和住房類型已成爲社會斷層線,“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傾向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居住在私宅者也較少同組屋居民有密切交往,階級分界愈發固化。
這項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完成的調查,是于去年1月至今年10月間進行的。
研究團隊對3000人展開抽樣調查,其中82.2%是新加坡公民,其余是永久居民。
受訪者須回答有關其社交網絡的一系列問題,如“你會跟誰討論重要的事情”“你需要借錢時會找誰”等,並提供一個確切的名字。
依據所提供的名字,受訪者還得進一步回答有關這個人的詳細資料,如他∕她的性別、年齡、種族、宗教,甚至是所居住的房屋類型,以及“你是否認爲這個人就讀過精英學校”。
調查結果顯示,每名受訪者平均有5.8個關系親密的親友。
研究團隊也分析了受訪者的社交網絡多樣性,以了解那些被受訪者視之爲關系密切的親友,是否與他們同屬一個社群。
數據分析顯示,國人在社交網絡的性別與年齡多樣性方面的評級是屬于“高”,即與受訪者關系密切的親友當中,很容易找出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
至于社交網絡的種族、宗教和國籍多樣性,國人也表現不俗,評級爲“中”。
唯一令人擔憂的是,國人似乎較難跨越教育背景和住房類型差異所造成的社會分化。
例如,當受訪者被劃分爲“居住在私宅者”和“居住在組屋者”兩個組別時,研究團隊發現,有至少一半的受訪者只跟與自己同組別的人關系密切。
換句話說,一個居住在組屋的人,與他關系親密的親友當中,可能沒有一個是私宅居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名校生”和“非名校生”之間。但研究團隊強調,問卷並沒有指明哪些學校是精英學校,而是由受訪者自行判斷。
調查也發現,無論是居住在私宅者、組屋者、名校生或非名校生,大家都傾向于跟同屬一個社群的人交往。
許林珠博士:須更努力彌合分化
參與這項研究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許林珠博士指出,同個社群的人聚集在一起是一種自然傾向,並不見得是壞事,因爲社群可集合資源以相互幫助。
她說:“一些較成熟的社會甚至已將階級分化視爲理所當然,不會嘗試克服它,但新加坡是個年輕的國家,我們堅信應建設一個平等公正的社會。”
她認爲,我國政府已意識到這斷層線並采取行動。以教育部幼兒園爲例,這項全國計劃確保弱勢家庭幼童可以與其他家庭背景的孩子一同學習進步。
許林珠博士強調,我國在彌合階級分化上須加倍努力,上述調查也顯示,教育、志願服務、體育和文化活動,都可爲跨社群交流提供平台。
這項調查獲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支持。除了許林珠博士外,研究團隊還包括國大社會學系蔡錦鴻副教授和陳恩賜副教授。
社交網絡越多元對國家認同感越強刊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