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企業以南洋小學爲例,住在學校兩公裏以內範圍的孩子有優先權報名,但這附近是有地住宅聚集地,可能影響學生背景的多元化。
社會階層上升的停滯是本地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這是我國第四代領導班子最難解決的問題。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于2017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教育背景和住房類型已成爲社會斷層線,“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傾向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居住在私宅者也較少同組屋居民有密切交往,階級分界愈發固化。
“三頭大象”持續超重
延伸閱讀陳企業:要爭取超過3%經濟增長 我國須推行靈活人力資源政策
他說:“我認爲社會階層的分化和階層上升的停滯,是這三頭大象中最嚴重且最難解決的問題,因爲它牽涉到人的問題。”
他也提到,要提高社會階層上升的流動性,牽涉到教育改革、住宅環境和社會工程的長期塑造。第四代主要領導班子都出身小康,能夠更好地了解一般人民的生活,對這方面的工作有共鳴且還能加強,並使它成爲新社會契約的一大承諾。
他認爲,第四代領導班子必須敢于承諾,才能建立人民的信心。這就猶如建國總理李光耀當年拍講台,承諾在10年之後把新加坡打造成國際大都會,之後果真實現願景。
他指出,未來20年,我國政府面對的最嚴峻挑戰將來自國內,多過于受到外部突如其來的沖擊。
至于我國會否陷入經濟衰退與通脹並存的滯脹(stagflation)局面,陳企業認爲不必擔心,因爲新加坡的經濟蛋糕夠大,有足夠的就業機會。
陳企業也說,政府擔心的不是對外政策制定的應變能力,而是如何凝聚、平衡及說服國內不同年齡層的國民對國策制定過程的理解、接受和支持。
他提到,在冠病疫情期間,新加坡對不同國家研發的有效疫苗的科學采用、客觀接受並處理來自不同國家輸入型的冠病患者、從動態清零到與病毒共存的轉折,顯示第四代領導班子科學應對疫情和果斷的決策,這就是典型不屈服于民粹輿論的例子。
他指出,應對通脹的最基本政策是讓新幣升值,這個措施我國已著手推行。
另一方面,如何平衡引進外來專業白領人士,以及工資低廉的藍領員工,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課題。如果這個課題拿捏不精准,不但會加劇收入差距,也會引發社群之間的摩擦和對立。
陳企業認爲,提高社會階層上升的流動性,牽涉到教育改革、住宅環境和社會工程的長期塑造。第四代主要領導班子都出身小康,能夠更好地了解一般人民的生活,對這方面的工作有共鳴且還能加強,並使它成爲新社會契約的一大承諾。
這場經濟講座是爲《聯合早報》訂戶主辦的專場活動,昨天共有120人出席。
不過,陳企業認爲,第四代領導班子不能屈服于民粹主義的壓力,而不敢去制定對的政策。他們不應該避開討論這些敏感課題,但要選對時間點。
征收財富稅近來引起關注。對此,陳企業認爲,這些富人不會因爲稅率提高而離開,因爲他們與其他國家作比較後,會發現新加坡的環境還是比較優越。
陳企業認爲,貧富差距擴大、本土和外來勞動力失衡,以及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停滯,這“三頭大象”正在持續超重,不能視而不見。其中,最令人擔心的現象是社會階層向上流動的停滯。
許多與會者在問答環節中對通脹居高不下的情況表示關注。陳企業回答時說:“工資如果不能夠反映通貨膨脹的話,就會導致生活成本提高。政府在通脹之際必須爲一些必需品如水電費提供更多津貼。通脹的課題會直接影響選票,我認爲政府會密切地關注通脹會導致成本上升多少。”
貧富差距擴大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個情況是在市場經濟競爭下産生的常見現象,如貿易投資全球化造成經濟成果分配不均、科技創新和數碼經濟迅速推進加深了不同階層在收入和資源方面的差距。
我比較擔心的是,年輕人要高工資但不願意付出。我遇到一些來面試的年輕人,要求取得工作和生活平衡,如星期六和星期天不要工作、不要加班,也不要出國,但工資要高一點兒。我擔心這些年輕人有工作但他們不想去做。
——陳企業博士談年輕人的工作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陳企業博士昨天在《聯合早報》經濟講座上,以“4G時代,經濟前瞻”爲題作演講時發表上述看法。
陳企業說:“我們的未來總理、財政部長黃循財說,第四代領導班子的首要任務是要提高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但問題是要怎麽做?這不是五年就可以看到效果,可能要長達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