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巨的國土防空任務
兩枚原子彈終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讓世界都見識到了這種新式武器的可怕威力,正因如此,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核武領域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除了研制原子彈,氫彈等核彈頭之外,雙方還研制生産了各種彈道導彈和航程巨大的重型轟炸機。二戰末期,正是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向日本投擲了兩枚原子彈,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B-52重型轟炸機和蘇聯的圖-95重型轟炸機相繼服役。正因如此,冷戰雙方對于國土防空都是極爲重視的。
蘇聯有著極其廣袤的領土,而且大片土地處于高緯度的苦寒之地,這裏人煙稀少,交通不便,而且自然環境極爲艱苦,尤其是北極圈附近更是難以生存。正因如此,蘇聯的國土防空難度要比美國複雜的多。正因如此,蘇聯在1948年正式確立防空軍爲獨立兵種,1954年5月27日,國土防空部隊從一個獨立兵種升格爲軍種——這就是蘇聯國土防空軍。蘇聯國土防空軍擁有大量防空導彈,雷達,防空炮和戰機等。其地位僅次于蘇聯的戰略火箭軍與陸軍,其權限比蘇聯空軍還要高。
上世紀50年代,蘇聯領空遭受的威脅不僅源自于美國的戰略轟炸機,還有航程日益增大的偵察機的威脅。在冷戰時期,如何應對美軍的大航程偵察機顯得更爲迫切,因爲當時蘇聯和美國頭上都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只要冷戰沒有升級爲熱戰,美軍的轟炸機就不會出現在蘇聯頭上,但是美軍偵察機的威脅卻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尤其是美軍在1956年裝備的U-2偵察機,該偵察機的航程達到5700公裏,實用升限達24384米,最大巡航高度更是高達27430米,雖然當時蘇聯列裝有米格-17,米格-19等許多性能優良的噴氣式戰機,但是這些前線戰鬥機的航程十分有限,廣袤的西伯利亞缺乏支持它們的機場和地面雷達站。
正因如此,蘇聯國土防空軍急需一種能夠獨立作戰的大航程截擊機,由于當時科技發展的限制,這種截擊機的尺寸自然也是極爲驚人的,當時對這種飛機的需求已經是迫在眉睫,無奈之下,防空軍居然將主意打到了轟炸機上,1957年,蘇聯國土防空軍殲擊機部隊司令葉夫根尼·雅科夫列维奇·萨维茨基(此人的履历极为精彩,强烈建议各位读者了解一番,他在二战期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王牌飞行员,曾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绝对是苏联的王牌司令员)将图波列夫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表示,对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图-98中型轟炸機抱有巨大的興趣,他建議圖波列夫設計局在圖-98的基礎之上研制一款大型截擊機。
脫胎于轟炸機,圖-128的前身圖-98轟炸機
圖-98轟炸機是蘇聯當時對標美國XB-58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轟炸機發展計劃,以取代航速較慢的圖-16戰術轟炸機,當時的設計指標是載彈量4000公斤、作戰半徑至少1500公裏,必要時還需進行超音速突防,1955年,第一架圖-98轟炸機原型機首飛成功,然而由于該飛機安裝的留裏卡AL-7F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油耗過大,航程始終無法滿足要求。當年年底,圖波列夫設計局完成了對原型機的全部試飛工作。隨後,圖波列夫設計局將圖-98轟炸機交由蘇聯空軍國家科學試驗院進行測試,然而全部測試工作到1956年都戛然而止。
由于蘇聯方面對這種飛機的技術參數諱莫如深,所以直到今天人們對這種飛機的情況都知之甚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甚至一直都認爲圖-98轟炸機僅制造了一架原型機,直到蘇聯解體之後,隨著許多照片和文字資料的公開,圖-98轟炸機的真面目才逐步揭開,1995年,有人在蘇克霍夫斯基市的飛行研究試驗院拍攝到了一架大型飛機,當時人們就認爲這是圖-98的二號原型機,二號原型機相較于一號原型機有了較大的改進,不過由于資料片極其缺乏,所以其技術參數仍然十分模糊。直到今天,圖波列夫設計局都拒絕承認他們制造過這架原型機。
雖然圖-98超音速轟炸機由于種種原因被廢棄,但是它卻作爲一個“跨界明星”,搖身一變,成爲了蘇聯國土防空軍的圖-128項目的基礎,一架專門用于突防的轟炸機,改頭換面之後變成了專門攔截敵方轟炸機的截擊機。這樣的經曆倒是讓圖-128重型截擊機項目有了幾分蘇聯的黑色幽默。
圖-128的服役與改進
圖-128截擊機繼承了圖-98作爲轟炸機的那些優點,例如巨大的航程和載彈量。由于在西伯利亞上搭建地面雷達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必須在沒有地面雷達引導的情況下獨立執行作戰任務,正因如此,蘇聯專門爲圖-128截擊機設計了巨大的“龍卷風”型I波段雷達,該雷達的探測距離達200公裏,跟蹤距離也達到80公裏。
由于其攔截的敵方戰機多在15000米以上的高空巡航,所以“龍卷風”型I波段雷達並不具備下視能力,而且圖-128截擊機也不具備任何空中格鬥的能力,甚至連雷達告警接受器都沒有安裝,完全無法作爲一架戰鬥機來使用,總的來說,圖-128截擊機是一種用途十分單一的截擊機,就是爲在廣闊的西伯利亞荒原上空執行巡邏警戒,攔截敵機的任務。
爲了成功攔截美國的大型轟炸機和偵察機,蘇聯專門爲其設計了R-4空空導彈,事實上,在整個服役生涯中,圖-128截擊機也僅能攜帶這種導彈和其衍生型號,這種空空導彈分爲被動紅外制導型號和半主動雷達制導型號,是蘇聯研制的第一代遠距空對空導彈。不論是紅外制導型號還是雷達制導型號,其彈長都達到了5米以上,單發重量更是高達450千克(是的,你沒有看錯,近半噸重的空空導彈),即便是圖-128截擊機這樣的超級大塊頭,也僅能攜帶四枚(通常是雷達型和紅外型各兩枚),R-4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20公裏,戰鬥部重量也達到了了驚人的70kg,總之這種重達近半噸的空空導彈,就是爲圖-128和米格-25這種重型截擊機設計的。
圖-128M項目和圖-128UT教練機項目
正式列裝服役後,蘇聯國土防空軍很快就發現了該型飛機的不足,于是在60年代末就馬不停蹄地將其加以改進,由于當時的空戰戰術發生了變化,地空導彈日趨成熟,高空突防的概念已經落後。所以美軍轟炸機和偵察機的突防方式也改爲了低空突防。另一方面,美軍的空射巡航導彈威脅也越來越大,通常巡航導彈爲了規避雷達,其巡航高度也不會太高。正因如此,圖-128缺乏下視能力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圖-128服役後,其最小攔截高度爲8000-10000米,換句話說,低于這一高度的導彈和戰機是無法攔截的。
正因如此,蘇聯航空工業委員會在1968年4月下發了圖-128的改進計劃,包括加裝“龍卷風-M”火控雷達,將R-4空空導彈升級爲更先進的R-4RM和R-4TM導彈。改進後的機型被稱爲圖-128M,其攔截範圍更加廣闊,識別圖-128M也很容易,因爲其垂直尾翼與此前的圖-128有很大的區別,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將許多圖-128升級成了圖-128M。
除了攔截高度問題外,另一個顯著的問題是事故率,雖然在試飛中,圖-128截擊機表現出了良好的飛行性能,但是在其服役階段的初始生涯中,卻發生了數次嚴重的事故,導致機毀人亡。這是爲何呢,因爲畢竟圖-128脫胎于一架轟炸機,體積巨大,相比之下,此前國土防空軍的飛行員駕駛的大多是米格-17這樣的輕型單發戰機,雖然圖-128截擊機擁有良好的飛行性能,但是這種雙發重型截擊機與單發輕型戰機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所以圖-128剛開始服役就事故不斷。
直到70年代,圖-128UT教練機才姗姗來遲,圖-128UT教練機爲了容納三個座艙並保持良好的視野,又采用了蘇聯慣用的奇特布局,機頭雷達罩下彎成一個怪異的狀態。不過當時的蘇聯肯定顧不上它好看不好看了,圖-128UT教練機服役後,許多飛行員經過大量訓練後,逐漸掌握了這一機型,事故率也大大下降了。
使得圖-128更可靠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發現,SU-9截擊機的飛行員更容易轉飛圖-128,因爲相比輕盈靈活的米格戰機,SU-9的最大起飛重量要更重,而且使用的發動機也與圖-128相同,這使得SU-9飛行員轉飛圖-128更加的容易。
自服役之後,圖-128與米格-25共同肩負起蘇聯國土防空的重任,雖然米格-25的性能很強,但是圖-128巨大的航程仍然使其難以替代,直到上世紀80年代,米格-25的後繼者米格-31服役後,圖-128才全部退出了現役。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圖-128的用途十分的單一,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蘇聯國土防空的需求顯然要比美軍複雜的多,所以使用圖-128這種戰機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