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高鐵“霸座”,到公交“互毆”,發生在公共場域的這些不文明行爲乃至違法事件,受到公衆和媒體的普遍譴責,也引發了關于社會文明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嚴治黨,鐵腕正風反腐,幹部作風得到空前轉變,黨的面貌爲之一新,政治文明建設成效顯著。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社會文明建設,推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淨化社會風氣、增進現代意識、提升法治思維。
人民日報評論部推出“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系列評論,希望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在我們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思考人的現代化課題,推動構建與我們不斷提升的物質文明相適應、與我們的大國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構建匹配時代的精神文明——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①
如果長時段觀察中國社會的風氣變遷,文化史學者可能會用“清新社會”來形容近年來公共場域的改觀。在餐館,適量點餐、文明用餐已成當代飲食守則;在景區,亂扔垃圾、折枝搖樹的現象越來越少;紅白喜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成爲新禮俗……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文明風尚建設,淨化著社會陋習和不良風氣。文明、理性正在成爲時代的底色,支配著我們的公共生活。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近期發生在公共場域的一些不文明行爲乃至違法事件才顯得格外刺目,引發輿論普遍譴責。因坐過站,重慶萬州一乘客與司機爭執互毆,車輛墜江;同樣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機,造成事故;高鐵和公交上公然“霸座”,無理取鬧;面對警察的正常執法,撒潑打滾、胡攪蠻纏……此類不文明行爲的個案,引發網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質已“欠費”,文明“余額”已不足。對不文明行爲的態度,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准。某種程度上,公衆的“義憤”構成了健康社會的免疫力,形成了社會向善的道德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水漲船高”。否則,就像有網友批評“霸座”者:“你的素質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鐵”。的確,倉廪實而知禮節,每個時代都有相匹配的時代精神與公共守則。鄉間大客車或許可以“喊一嗓子、停一腳”,城市公交卻必須到站才能停車;熟人社會,很多事還可以“行個方便”,現代社會,尊重規則是對權利的保護。我們要讓美德和善舉擠壓自私與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場域,構建匹配我們時代的精神文明。
有人這樣定義公共文明: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爲別人著想的善良。相較于物質生活的富足,日常舉手投足的審美,更能折射一個社會的文明。公共場合不要大聲接打電話、自助餐廳按需取餐不“哄搶”、後面有人別著急關電梯,這樣的文明細節不僅僅是行爲上的規範,也意味著一種精神上的自制、自覺和對他人的尊重。在現代社會,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對整個社會來說,實現精神上的現代化也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機,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給傳統以新生,給歲月以文明。
文明其表,制度其裏。任何一種文明的成長和成熟,都離不開規則和制度的支撐。社會學家認爲,信任是爲了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法治和規則同樣如此。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社會中,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不斷的打量和試探,社會如何維系,文明又如何延展?就像機動車要靠右行駛一樣,如果有人“趕時間”選擇逆行,固然得到了一時的便捷,但也制造著安全隱患。正因如此,我們信仰法治、遵守規則,是爲了讓公共空間變得穩定、可預期。規則是文明的內化,被普遍遵行的規則就像安全帶一樣,是社會健康運行的安全保障。
公共場域的文明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成熟。思想者說,對文明的真正檢驗,不在于人口多寡,不在于城市規模,不在于莊稼産量,而在于看這個國家造就出了什麽樣的人。許多人都還記得這樣一個細節,2014年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諄諄提醒中國公民海外旅遊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正如在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陽,一個果殼裏藏著整個宇宙,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文明的因子。文明不僅僅體現在精神層面,更體現在你我日常的舉手投足、灑掃應對。尤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當中國出境遊突破1.3億人次,每一個亂丟的瓶子、亂闖的紅燈,都有可能影響別人的文明觀感。這就需要我們以“文明使者”的自覺,體現出和大國身份相適應的文明教養,與“禮儀之邦”相匹配的中華風範。
“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構建匹配我們時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喚起人們心中的文明因子,並讓它開枝散葉,成爲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和文明習慣。而我們社會也將因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閃耀出既傳統又現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領未來。
涵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②
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發生後,許多人也在悲痛之中追問:面對流動社會,公共安全該如何保障?在道德教化之外,怎麽做才能懲前毖後?對此,近日遼甯省沈陽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法院用法槌作出回應:法治。在3起與之類似的拉拽公交司機案件中,被告人均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結果,讓密切關注公共安全的人們感到寬慰。
本系列評論第一篇《構建匹配時代的精神文明》刊出後,引發網友熱烈反響。正如網友在留言中寫到的,“文明靠法治”“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應該與社會發展齊頭並進”。法治,是這個時代的共識。不文明行爲之所以更爲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體這個放大器,很大一個原因也在于,信奉法治者越來越多,公衆法治意識在穩步提升。這能從一系列公共話題的探討中得到印證。面對侮辱烈士名譽事件,鼓勵“罵回去”的少了,呼籲爲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權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誤而大鬧機場,一道起哄者少了,認可“黑名單”制度者多了;對于警察執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場,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寬松軟”。對熱點話題,公衆的探討越來越不局限在事實淺表,而逐漸向法治層面深入,這是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的體現,也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諸如開車逆行、違法占道停車等“目中無法”的現象依然不少見。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存在一個“文明的剪刀差”:權利意識不斷高漲,但法治意識還沒跟上。一些人越來越懂得如何保護自身權益,卻常常對法律規範表現出無知或冷漠,以致每每“嚴于律人,寬以待己”。事實上,珍視自己言論自由,不等于可以隨意上網謾罵;希望醫生重視自己的診療機會,不等于一言不合就揮拳傷醫。權利如果不能正確行使,不僅不能成爲法治進程的鋪路石,反而可能變成誘發爭端的導火索。正如法律格言說的那樣:“在一個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會裏,一個人所能夠擁有的一切權利,其唯一的來由是法律。”換句話說,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自身權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權利都能被維護,社會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涵養法治意識,呵護的正是社會文明。醉駕入刑後,喝酒開車者大爲減少。人們從一開始的“忌憚嚴查”到後來“自覺遵守”,再後來,同桌都來勸著“開車別喝酒”。一個法條改變的不僅是路上的文明,更有飯桌上的風氣,是行爲更是思維。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法治會不會顯得人情淡漠?應該說,法治社會之治,確實迥異于熟人社會,但它並不意味著冷漠無情,也從不排斥人間真情。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電子商務法的保障下,鍵對鍵的網絡交易,可以比面對面的傳統交易更安全;有法律保障的“常回家看看”,不僅在強調個人的盡孝義務,也在保障今後被孝順的權利。那些因爲遵紀守法而付出的“代價”,兜兜轉轉,最終能得到整個社會的文明回報。
法治社會不能僅僅寄希望于“君子慎獨”,而有賴于制度化約束。這也意味著,涵養法治意識,離不開一以貫之的落實。正如飛機、高鐵上對吸煙的“零容忍”,讓煙瘾再大的煙民也能在旅途中安分守己。制度的剛性,不僅樹立了穩定的法治預期,也助推了文明的“提速”。正因如此,當“高鐵霸座”連續刷屏,絕大多數人傾向于要亮劍、要剛性執法。保持權利邊界的清晰可見,避免不文明對文明的擠出效應,以嚴格執法捍衛守法者的權益,是一個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時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黨的十九大報告寫道,“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之一。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的法治意識與法治素養,不僅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石,也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法治這趟列車上,沒有一個人在車窗外,大家彼此關切且彼此成就。
培育深入人心的規則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③
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展,規則都是“基礎設施”。用實際行動捍衛我們的規則文明,就是在點亮你我生活、創造美好未來
飛機上,有乘客把腳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務員勸阻後卻指責機艙管理不夠人性化;女子騎電動車闖紅燈與正常行駛的出租車發生剮蹭,未受傷的情況下竟索要高額賠償;小區門口,未拴牽引繩的寵物狗嚇到孩子,媽媽趕狗保護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腳踢……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引人深思:爲什麽規則會被無視?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逐漸完善、規則體系日趨成熟,如何培養出與之相匹配的規則意識、精神文明,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可以說,捍衛以法律和公序良俗爲基礎的規則文明,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道必答題。
有時候,矛盾、誤會乃至風險,常源于對規則的漠視。有的人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是沒意識到“自己聲音大會影響他人”,稍加提醒還能改正;但也有人屬于“明知故犯”,規則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規則妨礙了自己就破壞;更有甚者,認爲守規則是笨拙、迂腐、怯懦,繞過規則得了便宜,才顯得聰明、靈活、有本事。凡此種種,不僅容易引發矛盾、擾亂秩序,還會“攤薄”社會信任,帶偏社會風氣。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盡人皆知的俗語,今天依然發人深省。
在現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規則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確的規則,才能框定人們的行動邊界。在傳統熟人社會,人的流動性不強,熟人之間的評價,構成了“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的標准。在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強,“住了3年沒跟鄰居說過一句話”也不鮮見。這樣的“陌生人”社會裏,人與人之間需要明確的規則來協調彼此關系,定義“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從樓道裏“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國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規則才能成爲現代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也只有通過培育人們的規則意識和守則能力,才能推動我們的社會向著有序、文明的方向挺進。
不遵守規則就要付出“代價”,是督促人們遵守規則的重要動力。絕大多數人對法律令行禁止,是因爲知道違反法律的嚴重後果。但法律只是規則的一種。爲什麽有行人看到紅燈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闖過去?爲什麽有人無視禁止吸煙的標識,轉過頭去就點上一支?爲什麽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鬧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違反規則的“代價”不高,有時候還能占“便宜”。這樣的苗頭不刹住,也會影響全社會對規則的敬畏。對整個社會來說,無論是道德規範、行業規則,還是公司章程、校規校紀,恰恰是那些“軟規則”的落實情況,展現著文明的水准與素質的高低。
前些天,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牽動人心。這場悲劇以血的代價警示人們,很多時候規則是生命的“安全帶”。“一個不守規則的乘客,一位處置不當的司機,讓15條生命瞬間逝去。”人們在憤懑、感慨、悲歎的同時也在反思,假如車廂裏有人警示搶奪方向盤的法律後果,有人上前進行有效制止,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確實,當我們的社會氛圍,能對不守規則的行爲盡快給出否定評價和制止行動,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爲就能大大減少。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時代,不守規則的“代價”被顯著提高了。無論是高鐵上霸座,還是景區裏破壞公物,只要被曬上網,就不得不承受來自輿論的譴責和壓力。在不文明行爲可能被隨時隨地“現場直播”的今天,每個人都需要培養一點尊重規則、敬畏規則的“鏡頭感”。
不守規則的代價需要提高,守規則的意識則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給違規車輛開罰單時,發現6歲的孩子正在“教育”違規的父親:“我爸該罰,喊他停在停車庫他不聽,到處亂停車,就要處罰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違規的“代價”,但卻從心底裏認同“守規則才是對的”。爲剛性的規則體系構建成風化雨的文化環境,通過教育的方式在每個人心中播下規則的種子,才能讓自覺遵守規則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會的文明共識。
不久前,有地方的教育部門對社交網絡中的家校群“約法三章”,制定出提升網絡平台交流效率的新規則。網友感慨,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展,規則都是“基礎設施”。用實際行動捍衛我們的規則文明,就是在點亮你我生活、創造美好未來。
守護人人有責的社會公德——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④
德若是“光著腳”,公德注定“無法跑”。私德的意義不在于獨善其身,而是以公共空間爲坐標錨定私人領域的界限。
從集體哄搶到景區泡腳,從高鐵占座到公交“動手”,違反公德的事件屢屢在網上引發熱議。令人遺憾的是,不文明行爲把自我淩駕于社會之上;但值得欣慰的是,每一次關于事件的深入討論,都是一次道德教育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良機。經過人們的討論,模糊的概念愈發清晰,抽象的條文愈發具體,應對的手段愈發明確。給類似行爲持續“曝光”、向不文明現象勇敢說“不”的人越來越多,凝聚起全社會振聾發聩的正義呼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今天,現代化進程馬不停蹄,社會文明的建設也駛上了“快車道”。守護公德,理應出于內心的道德戒律,而不是做給人看,更不是有利可圖。如果每次都要靠慘痛的教訓“撞過南牆才回頭”,提升文明素質的代價未免太大。這種道德自覺,並不來自玄奧的說教,恰恰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身邊人的率先垂範構成的良好社會風尚,爲每個人定下了道德的基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深入實施,不斷湧現的榜樣扮靓了時代的道德天際線。托舉哥、奪刀俠、小紅帽、綠絲帶,這些個人和集體激發了向上向善的道德熱情;交警和司機接力爲救護車開道,網友留言鼓勵並報警拯救輕生女孩,市民自發設立並守護“愛心冰箱”,一件件暖心事爲社會風氣刷上了清爽的底色。與此同時也要看到,衆人拾柴易,自告奮勇難;精神支持易,切實踐履難。相比隔著屏幕義憤填膺,老人摔倒扶不扶、目睹行竊管不管等具體場景仍會讓一些人猶豫踟蹰。道理其實都明白,但“知而不行”的困境背後,既有對價值的判斷,更有對利益的考量。
有人認爲:只要不違反公德,在私德領域可以任性而爲。事實上,人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之中,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無從尋覓。尤其身處人人都有“麥克風”、處處都是“直播間”的時代,個人學術失信,對其他人不公平;明星绯聞頻出,形成負面示範……私德若是“光著腳”,公德注定“無法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私德的意義不在于獨善其身,而是以公共空間爲坐標錨定私人領域的界限。事實上,在灑掃應對中涵養道德的涓涓細流,將彙聚成文明社會的汪洋大海。
在私利與公益的張力面前,是否維護公德,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如果挺身而出,怎樣做好則是第二個考驗。乘客幹擾公交車司機駕駛,是言語說服還是緊急制止?公共場合遇到“熊孩子”,是告知家長還是替人管教?遇到人員受傷,是參與急救還是呼叫求救?很多情況沒有標准答案,但過程失之毫厘,結果謬以千裏。無論是急救教育進校園、應急知識進社區,還是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的深入,都旨在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我們常說:見義勇爲還需見義智爲、見義善爲。光憑一腔熱忱,難免“好心辦壞事”;如果釀成意外,反而會挫傷向善的積極性。
當然,不能苛責千鈞一發時事事決策周密,俠肝義膽本身就是耀眼的人性光輝。免除見義勇爲者的後顧之憂,需要法律爲道德護航,爲合理的善行兜底。近年來,關于文明出遊、公共場所禁煙等內容被納入法律範疇,司法審判對家暴、虐待、遺棄等問題態度不斷明確, 《民法總則》專門設置了見義勇爲不擔責的相關條款……這些可喜的改變釋放著法治的善意。一方面,對不文明行爲劃定紅線,通過法律的力量倒逼人們敬畏規則;另一方面,法律爲公德撐腰,保證行善機制不貶值褪色。讓良法推動善治,發揮制度法律與公序良俗的合力,文明大廈的基座才會越築越牢。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在道德踐履的路上,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以良好風氣的軟引導呼喚公德,以制度法律的硬約束護佑公德,文明的沃土就不會沙化。更關鍵是你我共同呵護,點點滴滴磨砺道德自覺,危急關頭果斷施以援手,這樣,社會公德就不會遭遇破窗效應,文明的幼苗就能長成參天大樹。
權力伸張別忘“公共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⑤
伸張個體權利的同時,我們也呼喚公共意識的提升。這種提升,是在松散的沙子當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規則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從而産出比花崗岩還堅韌的文明基石。
一個兩年半前啓動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因爲1%的住戶堅持“獅子大開口”兩頭算賬,在法院終審判決後仍拒絕搬遷,致使回遷安置遲遲不能動工,99%的已簽約住戶只能無奈漂泊在外租房生活。一個原本人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在個人的極端訴求下成了“人人受損”。近日,媒體報道的這一真實案例,再次讓我們思考個體訴求與公共意識的關系。
改革開放40年來,告別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個體意識得到空前增強,個人利益也成爲很多人處理社會關系的出發點。應該說,正是對“個體”的尊重,正是對“權利”的捍衛,才極大地激發了社會活力和創造力。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過猶不及。一切都讓個人聽命于集體,強調個人爲“全局”無條件犧牲確屬苛求;但“我滿足了,才是公平,我滿意了,才叫正義”,恐怕也不可取。一個“各私其私”的環境,不僅難以發育出文明的社會,也難以長久維持個體的利益。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醫院來了一個瘦弱的腸胃病患者,醫生囑咐他以後多吃青菜少吃肉。患者說,“我不敢吃,我就是種菜的,承包了一大片菜地,都灑了農藥,只賣給別人”。醫生無語,轉頭開了一些可吃可不吃、可查可不查的藥品和項目。雖然是段子,卻折射出一個道理,無視他人權利和社會整體利益,個人的私利只能在現實中逐漸風幹。現代市場經濟不可能建立在極端個人主義所導致的“原子化”“沙漠化”基礎上,以分工和多元利益主體爲前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蘊涵著對集體主義的呼喚。倘若每個人都想著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不顧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相互加害”而沒有互利共贏。
正因如此,這些年來,無論是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反思,還是對遛狗不拴狗繩、公共場所吸煙、景區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爲的批評,都體現了人們在“個體”“私利”之外,對“全局”和“公共”的關切。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時候,個體都不可能超脫社會關系獨立存在,個人權利始終要在社會框架裏才能得到伸張。道理很簡單,一滴水漂不起紙片,大海上才能航行巨輪;一棵樹頂不住風沙,一片森林才能遮風擋雨。
今天,在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公共空間開始出現並不斷拓展,也向人們提出了新的交往方式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意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正因如此,當共享單車被破壞、私用、占道騎行、亂停亂放,才有媒體倡議要用公共意識護航;當種了3年的“網紅”花海3天就被遊客踩踏毀壞,才有網友直言“別讓我們的素養,配不上曬出來的美景”;當粉絲爲見偶像圍堵登機口導致航班延誤,才有“素質粉”呼籲“別給偶像們‘招黑’!”倡議呼籲的背後,正是這樣的共識:在個人之外,還有社會;在私人領地之外,還有公共空間。
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覺醒,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進步,那麽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還需要每一個人兼具公共意識,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也因爲此,在伸張個體權利的同時,我們也呼喚公共意識的提升。這種提升,不是否定個人權利的正當,也不是模糊個體與公共的邊界,而是在松散的沙子當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規則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從而産出比花崗岩還堅韌的文明基石。
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是這決不是提倡各人抛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爲自己的物質利益奮鬥”。40年後的今天,當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在張揚個體權利的同時,更加需要強調個人必須從屬于社會,個人利益應服從公共利益、服從民族和國家利益這一理念。這也是爲什麽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提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陽的光芒,只有“公共意識”這一觀念的水位越來越高,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更好弘揚,我們的社會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現代、更加美好。
文明也是管出來的——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⑥
同一個人,步行過馬路時,遇上急事可能會闖紅燈,但若在車裏握著方向盤,再著急往往也能遵規守矩;同一個人,在綠皮火車裏會吞雲吐霧,但一上了高鐵就能全程禁煙。爲何如此?違法成本不同,執法剛性也不同。這種對比也啓示我們:文明不僅是倡導、教育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
梳理中外社會文明史就能發現,一個社會的文明素養,既是曆史演進的結果,也是持續管理的結果。去日本旅遊的人,往往會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絲不苟的垃圾分類,不留一片垃圾在體育賽場,井然有序的公共場所……究其源頭,1948年出台的《輕犯罪法》功不可沒,什麽是現代社會的“勿以惡小而爲之”,法律寫得明明白白。即便如此,上世紀80年代,富起來的日本人在走出國門時也産生過“觀光摩擦”,大聲喧嘩、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體寫社論提示國民,“尊重對方國家風俗、習慣、禮儀”
可見,文明是一面鏡子,在比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另一方面,約束是壓艙石,一旦脫離執法環境、缺少了剛性約束,已經提升的文明素質也可能又倒退回去。要實現從“人人獨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遞進,一定的外部約束,總是不可或缺的。
文明是管出來的,是因爲在權利與義務這兩端,人們往往願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卻不願承擔文明的成本。比如,許多人羨慕歐美國家立法保護小動物,殊不知養犬人身上背負的義務條款數不勝數:上保險、打疫苗、戴口套、攻擊性犬的主人還需在庭院明顯處豎立標牌,等等。不僅如此,如果狗闖禍或者由于主人的疏忽致使他人受到傷害,狗主人除了會面臨高額罰款,還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最近,國內多地出台針對“不文明養犬”的處罰規定,嚴厲處罰“遛狗不牽繩”等行爲,也正是看到了“管理”之于文明養犬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法律規則就是在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那條繩子,松緊適度、兩頭不落,才能讓更多人知邊界、明事理、懂規矩、不逾矩。
文明是管出來的,還因爲管理缺失導致的“公地悲劇”“破窗效應”,現實中比比皆是。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靜谧與髒亂差的霄壤之別,這就是持續治理與“放棄治療”的區別。反過來,只要對違法行爲持續“零容忍”,總能不斷築牢社會的底線思維與文明習慣。正是因爲醉駕入刑,“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在中國社會蔚然成風;正是因爲“失信者黑名單”制度持續發力,欠債故意不還的老賴開始減少;正是因爲有嚴密的監管體系,人們對網購的信任指數越來越高。“一時不文明,時時受約束;一處不文明,處處受阻礙”,只有形成這樣的鮮明導向,才能讓文明的舉止始于自發、成于自覺。
古語雲,“從善如登”,提升文明程度從來就不易。一個文明社會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語的勸導,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規範。剛性的制度、嚴格的管理也是一種喚醒,它喚起人們的文明意識,形成人們對文明的敬畏,最終讓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劃(2018—2023)》,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文明建設的引領作用,不僅需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也需要制度保障。只有從內因到外因共同發力,才能不斷推動社會文明水平的提升。
改革開放之初,“新加坡奇迹”讓前往考察的國人深受觸動;而從持續而深遠的影響來看,讓國人內心更爲震動的,是新加坡包括“鞭刑”在內的嚴明的法治和管理。40年後的今天,“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樣的大廈,需要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態度去建設,讓每一個人都爲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