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特稿
持續不斷的貿易戰今年大大地影響市場表現,“七上八下”這句成語或許是很多人的心情寫照。
巧的是,從字面看,它也概述了這兩年本地股市和房地産的走勢:2017年海指上揚、樓市升溫;2018年股市下跌、樓市降溫。《聯合早報》帶你回顧2018年沖擊本地金融圈的八大事件,從“蛇梯棋遊戲”看大局,盤點哪些事件是攀梯而上,又有哪些事件遭蛇咬而滑下。
全國共用QR碼 手機瞬間收付款
本地無現金支付方式過去幾年百花齊放,但各式各樣的電子錢和QR碼也讓人眼花缭亂。
今年推出的全國共用QR碼“SGQR”,“統一”了這些支付方式。商家如今只須展示一個QR碼,就能夠讓多達27種電子付款平台用戶掃碼付款。
政府今年8月也推出企業版PayNow,可用于企業間轉賬或接收客戶付款。
只要手機在手,就能瞬間收付款。企業之間也無須使用支票,而是通過PayNow立即展開交易。
在無現金支付廣泛普及的未來,朋友相聚吃飯後無法馬上分攤付款的理由,再不會是身上不夠錢而是手機沒電了。
股票投資兩新措施 股民獲更多保障
從縮短股票交易結算期,到打算修訂自願除牌條例等措施,股民接下來投資會更有保障。
新交所本月10日起,把買賣股票交易的結算期,從現有的三個工作日縮短至兩個工作日。
此舉雖然會讓“對敲”(contra)交易減少,不過能夠降低風險。雖然買股票時必須更快付錢,但賣股票時也能夠更快收到錢。
新交所監管公司也有意修訂企業自願除牌條例,加強保護少數股東的利益。
其中一個建議是不再允許提出收購者及夥同方(concert party)參與除牌投票,但把通過除牌獻議的門檻從75%降至50%。另一提議則是要求獻議價同時符合“公平”與“合理”兩項標准。
公開咨詢三周前已經結束,新措施預計明年開始推行。
來寶三年風雨尚未平息
經過了三年的風雨,來寶集團(Noble Group)風波至今還未結束。
今年來寶債務重組,打算要變身“新來寶”重新上市。不料我國商業事務局(CAD)、金融管理局(MAS),以及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就涉嫌提供不實和誤導信息和違反證券與期貨法,調查來寶和子公司。
金管局和新加坡交易所監管公司(SGX RegCo)之後再來一擊,不准新來寶在本地上市。
再次面對僵局的來寶轉向百慕大法庭,獲得批准重組,來寶上周宣布完成重組工作。
夾在新舊來寶之間,小股東何去何從?
加密貨幣泡沫被戳破
比特幣(bitcoin)這個大泡沫終于被戳破。
去年12月,比特幣攀上近2萬美元(約2萬7400新元)的曆史高峰,今年開始卻一蹶不振。導因包括:各國政府加強監管、多起黑客入侵案造成損失高達8億9000萬美元。
實際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這一年來不斷向加密貨幣業者“開刀”,包括起訴首次代幣發行(ICO)業者。谷歌、推特和面簿等都宣布禁止刊登加密貨幣相關廣告。
如今比特幣已經滑落至3000多美元,許多ICO代幣也已經分文不值,投資者也望而卻步。
魔咒加上貿易戰 海指招架不住
上半年“魔咒”不斷,下半年有來勢洶洶的中美貿易戰,新加坡股市終于招架不住。
今年1月,股市一片大好,“元月效應”帶動海峽時報指數沖破3600點大關。後來美股大漲、藍籌股業績大好,海指5月登上3641.65點的全年高峰。
不幸的是,海指碰上傳說中的“5月清倉離場”魔咒,開始下滑。
步入7月,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我國和全球其他股市都遭殃,海指在11月一度跌至2955.68點,如今在3000多點水平徘徊。
樓市降溫 私宅價格漲幅放緩
7月5日傍晚,政府宣布隔天上調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並收緊貸款與估值比率(LTV)頂限,數千名國人趕到新樓盤搶購。
在這之前,私宅價格終止近四年跌勢,從去年第三季開始一年內大漲9.1%。集體出售市場更是紅火,單單在上半年就有31宗交易成交。
政府出手後,今年第三季私宅價格漲幅放緩至0.5%,集售市場下半年只有三宗交易成交。
兩個月前,政府宣布新指導原則,避免發展商建造過多鞋盒公寓,再爲樓市降溫。
市場人士對降溫措施持不同看法,有人認爲可避免樓市崩盤,也人認爲擾亂剛複蘇的私宅市場。
企業璀璨之星凱發幾乎隕落
本地企業中的璀璨之星凱發集團(Hyflux),今年幾乎隕落。
電力價格長期疲弱,導致凱發的大泉水電廠(Tuaspring)面臨巨大虧損。今年5月,集團已向我國高庭申請法院監督程序,以重組債務和業務。消息傳出,震驚本地金融界。
集團起初同至少27方人馬商討注資,同時與四方人馬商談脫售大泉水電廠事宜。
經過數月,“白武士”終于出現。印度尼西亞三林集團(Salim Group)和Medco集團合資組成財團SM投資,對凱發注資5億3000萬元。
原來,三林集團董事經理林逢生與凱發主席兼總裁林愛蓮是交情長達25年的好朋友。好友在緊要關頭出手相救,讓凱發有絕處逢生的機會。“水皇後”林愛蓮背水一戰,有望勝出。
美國四度加息 銀行存款利率提高
美國聯儲局今年四度加息,有人歡喜有人愁。
加息代表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會提高,帶動股價上揚,對銀行股東是好消息。銀行也調整儲蓄配套,當中包括調高利率,存戶也受益。
另外,加息也帶動新加坡儲蓄債券(SSB)利率一再攀高,首年利率從1月的1.32%升至明年1月的2.01%。公衆投資熱情大漲,今年來共八次被超額認購。
對此,金管局將修改條例,讓公衆可用退休輔助計劃存款購買儲蓄債券,申購頂限從10萬元翻倍至20萬元。
愁的是背負房貸的人,因爲與新元銀行同業拆息率(SIBOR)挂鈎的房貸利率一步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