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法官看來,環球化、科技發展和法律執業日益商業化這三大趨勢,正促使司法界經曆巨大改變,日後的司法環境也會和現況截然不同。
受科技發展和環球化趨勢等沖擊,我國司法界正經曆巨大變化,包括更多人選用成本較低的網上平台解決糾紛;新事物如無人駕駛車輛也將促使新法律領域相應衍生。大法官梅達順呼籲司法人員借助科技應對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並探討如何改革法律教育與專業律師的培訓模式。
昨天(1月7日)是新司法年的第一天,大法官梅達順在高等法院禮堂所舉行的司法年開幕禮上,爲近600名出席者彙報本地各司法領域的工作進展,同時勾勒出司法界未來所面對的挑戰。
在大法官看來,環球化、科技發展和法律執業日益商業化這三大趨勢,正促使司法界經曆巨大改變,日後的司法環境也會和現況截然不同。
例如,科技改變了我們解決法律糾紛的途徑。大法官指出,目前有不少網上糾紛化解平台,可幫助消費者以較便宜和快速的方式尋求調解方案,而不必采取入禀法院的傳統管道。另外,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科技的崛起,也影響著審案方式,如美國法院目前在使用人工智慧科技來評估被告重犯的風險,中國法院則試行以人工智慧科技來分析判決。
因新科技與事物如智能合約、虛擬産業和無人駕駛車輛的出現,大法官相信,新的法律領域也會相應衍生。他說:“我們都必須認真看待和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識與技能,因爲我們將碰到越來越多新的法律問題,而這些問題沒有判例可參考。”
爲應付未來挑戰,大法官籲司法界人士在三大方面著手進行改革,包括教育法律系學生的方式、專業律師的培訓,以及司法體系對于創新科技的引用。
他認爲,除了傳授法律知識,法律學院也應教導學生如何爲不同問題尋求具創意的解決方案。隨著科技取代一些基本的法務工作,許多初級律師也可能因此失去學習的機會,因此大法官鼓勵司法界爲新進律師積極提供更多的學習經驗。
至于提倡科技使用方面,大法官透露,過去兩年來,“未來法庭工作小組”已推出不少計劃,包括爲訴訟人研發自助平台,以及預料在今年底以前推出的新網上平台,協助車主上網解決索償糾紛。
大法官也宣布設立一個“轉型與創新辦事處”,負責協調司法界各領域的創新措施,並且研究如何借助科技提升司法程序的效率,包括如何減少文書工作。
在新的司法年裏,最高法院上訴庭將安排更多聆訊時間來審理案件。大法官透露,這是因爲過去五年來,上訴庭所處理的案件數量顯著增加,增幅達50%,案件所涉及的課題也越來越複雜。爲應付龐大的案件量,除了上訴庭法官,高庭法官洪素燕和羅賜安也一起協助審理上訴案;從今年起,高庭法官吳必理也會參與審理上訴案。
除本地司法界要員與律師,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大法官,以及本區域司法界人士也出席昨天的開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