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食、飲食不均、暴飲暴食……各種不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導致越來越多人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好些醫生已開始把醫治重心轉向改變病患的生活方式,嘗試從根本上醫治病患。專家告訴《聯合早報》,醫治慢性疾病,須從急救止痛進一步做到調理養生,讓人體恢複正常規律,才能長久擁有健康。
陳得仁(40歲,基金經理)身材修長健壯,不說還不知道他患有糖尿病。八年前,他被診斷出患有這個慢性疾病,對于截肢、失明等並發症的恐懼,促使他大刀闊斧改變飲食,逆轉病情,奪回健康。
他發現,如果只看病吃藥,不改變飲食,頂多只能避免病情惡化。
陳得仁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被診斷有糖尿病時,我才32歲。新加坡男性的預期壽命是85歲左右,我還得多活50年,如果只能阻止病情惡化,我無法感到滿意。”
下定決心整頓飲食後,他在一年內從85公斤減至70公斤,過去七年來一直保持這個水平,沒有複胖,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平均值也保持在5%左右的健康範圍,與確診時的8.8%相比,是天淵之別。
第二型糖尿病屬于無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多數病患得長期服藥控制血糖,但已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通過低卡路裏飲食減脂後,病情得以緩解,無須繼續服藥。
這意味著,病患對病情好壞的掌控,比想象中還要大。不過,在本地,調整飲食改善病情的病患極爲少數,像陳得仁的例子並不常見。
2015年,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綜合診療所在《糖尿病研究與臨床實踐》期刊發表了針對1256名糖尿病患展開的調查。
調查顯示,病患確診後,首三年平均血糖值微跌不超過0.1%,之後反而上升。調查對象有九成是以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
第一年內,有12%的病患血糖上升了至少1%,五年調查期內則有22%。血糖每上升1%,不僅並發症風險增加,死亡風險也增加38%。
負責調查的新保集團綜合診療所研究部主任陳業川醫生當時說,雖然改變生活方式擺脫藥物的案例很少,但病患仍須積極做出改變。
到了2050年,新加坡預計會有100萬人患有糖尿病,情況的嚴重性已受到當局高度關注,以致衛生部三年前正式向糖尿病宣戰。
測試食物 檢測血糖
陳得仁自認有點另類。剛發現患病後,爲了明確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家測試常見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包括蘋果、草莓、雞胸肉、咖喱、花椰菜以及黑麥面包等“各種各樣的東西”。
“我測量自己的血糖。我吃下各種食物,把數據畫成圖表,也在日記裏做筆記。”
他買了血糖檢測儀,每半小時刺一次手指驗血,看看吃下的食物有沒有導致血糖高升。英國劍橋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的他說,或許是工程背景的關系,他講求經驗數據(empirical data)。
爲了確保自己沒“走火入魔”,陳得仁把飲食調整過程告訴醫生,好讓醫生揪出盲點,並且每三個月定期到醫院驗血,確保血糖、脂肪酸、膽固醇等沒有異樣。
現在,他點雞飯只吃一兩口飯,點雲吞面不吃面,以前喜歡的奶茶改爲不加糖不加奶的Teh O,謝絕蛋糕冰淇淋,就連最愛的榴梿,一年也只允許自己吃一瓣果肉。
以前在美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時,他經常以比薩和啤酒果腹。那段日子,恍如隔世。
少了多糖的超常刺激,陳得仁發現了另一種美味。他說,現在喝茶嘗得出茶葉香,吃榴梿也更享受。“到今天,我還記得去年6月吃的榴梿是什麽味道。”
2015年,他通過了診斷糖尿病的黃金標准——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測試結果顯示,即使喝了糖水,他體內的血糖沒飙升,水平正常。醫生證明他的身體能妥善調節血糖,他無須再服藥,驗血結果至今仍無異狀,就像正常人一樣。
吃藥不能解決慢性疾病根本問題
慢性疾病又稱生活習慣病,本地已有醫生把治療方案重心轉向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幫助病患從根本上改善病情。
鷹閣醫院與信醫專科中心心髒內科高級顧問醫生陳培德去年4月創立了預防與生活方式醫學中心(Preventive and Lifestyle Medicine Centre),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透露,研究證實,有效的飲食安排,如地中海飲食與阻止高血壓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簡稱DASH),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脂肪肝等慢性疾病有幫助。
陳培德醫生:預防與生活方式醫學中心 概念好比複健中心
陳培德說:“一般醫療通常會省略調整生活習慣的環節。如果診斷出有慢性疾病,通常是用藥物治療。
“醫生可能會給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建議,但這些建議通常很廣泛。
“這不是說吃藥沒用,但吃藥並不能解決慢性疾病的根本問題。”
中心目前接收普通科與心髒科醫生轉介,爲慢性病患規劃專屬飲食與生活習慣安排。
陳培德說,中心的概念好比複健中心,在醫生、營養師與運動專家指導下,引導病患恢複健康規律。
塗瑜笑醫生:調整生活方式比用藥有效
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擔任內分泌科高級顧問醫生多年的塗瑜笑,今年1月開了自己的診所Novi Health,同樣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爲糖尿病患提供較全面的治療。
她把阻撓康複進度的因素形容爲“最後一英裏的失效”。這包括病患因爲負擔不起藥物、不喜歡吃藥,或不了解藥物作用而不吃藥。就算有服藥,他們也可能繼續亂吃東西,治標不治本。
塗瑜笑受訪時說:“雖然生活方式醫學不使用藥物,但它仍是醫學領域的一部分。已有科學與臨床證據證實,在某些情況下,調整生活方式會比用藥有效。”
她說,與10年前比較,科技已經越來越進步,市面上已有可實時測量血糖的感應器,每五分鍾或15分鍾記錄一次血糖值,病患可在吃下某種食物後,立刻檢查對血糖的影響。
“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我們無須爭論吃什麽比較好,而是根據自己的數據變化去選擇。”
“健康教練”陳達漢醫生教導病患改變習慣
健康生活習慣咨詢與培訓公司Engines of Health創辦人陳達漢醫生也在自己的診所內爲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患者看病,通過輔導,引導病患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他受訪時說,改變生活習慣看似簡單,減少糖分、多吃蔬果,誰都知道,但真正做得到的人不多,因此他也會以“健康教練”的身份教導病患如何改變習慣。
“即使慢性疾病已經到了有並發症的程度,很多病患還是無法做出改變。生活習慣是對抗慢性疾病最好的武器,我們不能過于依賴藥物。即使有慢性疾病,我們也要避免並發症,要從根本上治療。”
“不健康但無征兆”適宜調整生活習慣方式治療
生活方式醫學在歐美方興未艾,在新加坡仍未普及。2017年,美國生活方式醫學委員會舉行了首次認證考核,陳培德是新加坡第一位通過考核的醫生。
陳培德說,早期因爲傳染病與創傷案例較多,現代醫學爲了應付這些案例,在急性醫療方面的訓練非常到位,但過去幾十年,慢性疾病案例逐漸增加,治療方式已不能靠急性醫療解決問題。
“如果問題的根源是飲食不良、睡眠不良、缺乏運動,改變這些因素就已經是從根本上改變病情了。”
陳培德以前在國家心髒中心任職,著重于二級預防,即預防心髒病發者複發,從運動、營養、戒煙、戒酒、減壓、睡眠著手,讓心髒複健。
他發現,心髒病患就醫時,疾病早已醞釀多年,突然爆發,醫生能做的是醫治並發症,而非受損的心血管本身。
他說:“我開始想,既然我們已那麽注重預防心髒病複發了,爲何不盡早實行預防治療?”
他以糖尿病爲例指出,病患表面上不會出現症狀,但身體實際上已失調,如放任不管,中風、腎病、心髒病等並發症遲早接踵而來。
他把這群病患歸爲“不健康又無征兆”的人,而這群人最適合采用調整生活習慣的方式進行治療。
飲食是療程一部分
陳培德說,人體其實有大量儲備,就算胰髒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壞了一半,剩余細胞仍有能力正常調節血糖,還來得及逆轉病情。
他說,許多病患還未意識到妥善飲食也是療程的一部分,患者應按建議進食,養成好習慣。“飲食要定時、要持之以恒。就像吃藥一樣,要遵照分量與頻率,才能達到臨床效果。”
研究:減重可緩解糖尿病
2017年,一項英國研究顯示,通過低卡路裏飲食減脂的糖尿病患,即使患病長達六年,仍可逆轉病情,在無須服藥的情況下控制血糖。
由非營利機構英國糖尿病協會(Diabetes UK)資助的這項研究顯示,減重超過15公斤者,10人中有九人得以逆轉病情,即在沒有服藥至少兩個月後,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低于6.5%。
紐卡斯爾大學與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員于2017年在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柳葉刀》)中發表這項研究,新加坡醫藥協會月刊去年8月轉載。
研究員從蘇格蘭與泰恩賽德(Tyneside,英格蘭第七大都市區)的49個普通科診所召集了298名糖尿病病患,他們都是在過去六年內被確診,年齡介于20歲至65歲,其中一半被分配到低卡飲食組,另一半分配到例常照料組。
低卡飲食組平均減重10公斤 半數病患病情緩解
長達12個月的試驗期過後,低卡飲食組平均減重10公斤,將近一半的病患病情緩解;例常照料組則平均減重一公斤,只有4%的病患病情緩解。
低卡飲食組的病患在三到五個月內每天食用825至853卡路裏的代餐配方,隨後在下來兩至八周內逐步恢複飲食。在這過程中,病患獲得護理人員支持,包括接受認知行爲療法,並且做運動。
根據研究報告,研究員將繼續跟進這群病患至少四年,以追蹤長期效果。
報告指出,目前已知能夠緩解糖尿病的方法只有胃繞道減肥手術(bariatric surgery),但手術除了費用昂貴,也有長期風險,如餐後血糖降低或導致微量營養素不足。
“研究結果證實,長達六年的第二型糖尿病未必是永久、終身的疾病。在非專科社區診所中,由一般護理人員實行經證實、有系統的體重管理計劃,可讓許多人減重,緩解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