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科技同工業4.0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也將影響到未來社會與人類生活的面貌。由于屬于尖端科技,帶頭推動的企業往往是起步公司。
《精深科技·企業先鋒》最後登場的正是起步公司南科醫療科技,專攻微創手術和活體組織檢查,制作出能輔助醫生爲病人准確穿刺的儀器,解決醫界向來面對的難題。
之前受訪的另兩家起步公司也不遑多讓。寶科數碼(OTSAW)推出亞洲首款戶外自動巡邏機器人O-R3,而Gilmour Space Technologies則研發火箭科技,甚至同美國宇航局簽署協議,一起開拓太空科技。
至于從機械零售貿易起家的企業宿將PBA集團,則成功轉型投入制造自動引導運輸車和機器手的先進科技市場。它們都是企業先鋒,也爲本地企業在精深科技的探索和開創方面,樹立亮眼的招牌。
如果想到創業人士的話,首個印象可能是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或是踏入職場幾年後決定轉換跑道的青年。
不過,有兩名男子選擇在職場打拼了10多年後,才決定踏上創業這艱難的道路,更進軍醫療科技這專門的領域。
南科醫療科技(NDR Medical Technology)首席執行官吳錦權(39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其實他和擔任首席科技官的友人吳家偉(45歲)多年前已萌起創業的念頭。
兩人早在2005年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從事研究工作時相識。
吳錦權說:“我們負責工業項目,包括制作自動化機器人和儀器。其實,我們之後有考慮創業,不過當時覺得時機不對。”
接著,兩人各奔前程,到不同的大小企業工作並累積經驗。
吳錦權首先在跨國企業工作,接著到一家涉及生物醫療領域的孵化器打工,更學習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並獲得津貼。
吳家偉則在一家小企業從事科研工作和項目設計。
吳錦權說:“我們這期間還是有保持聯系,而且始終沒有忘了創業的念頭。”
五年前,兩人認爲創業時機成熟後,決定開創自身的職場跑道。
吳錦權透露,他們當時考慮從事各種行業,包括家居裝修。後來考慮到許多國家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意味著醫療領域需求逐年增加,他們因此把創業目光投向這個行業。
擁有制作機器人經驗的他們,也決定專攻微創手術和活檢這方面,制作輔助醫生可准確穿刺的儀器ANT(Automated Needle Targeting的縮寫)。
吳錦權解釋:“我在孵化器工作時也接觸不少企業,並知道微創手術在過去30多年來是醫生面對的一大挑戰。”
他說,醫生進行切除癌症腫瘤或是消除腎結石等手術時,都會參考X光或是斷層掃描的圖像,再對人體進行手術。不過,並不是每一名醫生都能“百發百中”,首次穿刺便直接找到正確的位置。
ANT可銜接其他儀器 自動鎖定位置方便穿刺
如果器官經過多次穿刺,甚至被刺傷,病人可能出現內出血的狀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ANT儀器可在銜接至X光或斷層掃描儀器後,閱讀圖像並自動鎖定位置,讓醫生能更准確地進行穿刺,精准度達2毫米。
吳錦權表示,這台儀器的運作方式,與協助司機把汽車倒退進入正確停車位很類似。
他說:“我們就像個停車機器。當你行駛到停車位附近,我們就會指導你停車。因此如果你倒退技術不是很好,我們還是能夠讓你抵達准確的目的地。”
他指出,自己負責業務拓展方面,而吳家偉則專注于産品科技的研發,因此兩人的專長可說是相輔相成。然而,兩人創業初期還是遇到不少困難。
吳錦權憶述,兩人一開始對醫療領域的認識不多,所以必須下許多苦工研究和學習,也有人質疑他們制作的産品。
原本只針對腎髒 後擴大至其他器官
不過,兩人堅持不懈,設法和多名醫生交談,最終遇到願意嘗試儀器的貴人,並且簽署了研究合作協議。他們起初只是針對腎髒手術部位,但也在醫生的建議下,將産品的適用性擴大至人體其他器官和部位,例如肺部、肝髒及脊椎等等。
“本地是醫療旅遊樞紐,因此也走在醫療科技的前端,醫生也非常歡迎新儀器。”
不過,新加坡市場畢竟不大,他們因此帶著産品走向國際市場,與其他機構展開合作,尋找投資者。
公司不但在這期間與中國天津市腫瘤醫院、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病院等合作,而且還在東南亞區域進行了六次的成功臨床試驗。他們也在本地和國外參加多項比賽,贏得不少獎項。
到目前爲止,南科醫療科技已獲得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新科工程和南洋理工大學的“NTUitive”創業計劃等方的資助。
除此之外,公司在大約一年前將人工智能科技注入ANT,讓儀器能夠斷定進行穿刺的位置。
吳錦權解釋,他們進行試驗時發現,醫生尋找穿刺位置時難免會遇上困難,因此人工智能可在閱讀圖像後斷定位置。
如果引用剛才停車的例子,有了人工智能功能的ANT就像導航系統,讓汽車能夠行駛到停車位範圍,之後再協助司機准確停車。
醫生采用ANT後,穿刺成功率大大提升,而且平均只需要六七分鍾即可完成穿刺,省下不少時間。醫生過去或許要花上八至30分鍾才完成穿刺。
問及這項産品會否取代醫生,吳錦權回答:“我們是不會取代醫生的。這是協助他們做更精准手術的輔助器材。”
“醫生有最終決定權,他們還是能以多年來的經驗做出判斷。”
他補充,輔助器材獲得監管批准的過程也會較短。
吳錦權指出,對制造醫療硬件的公司來說,三年半完成臨床試驗已算非常快。
他透露,他們目前正和其他投資者洽談,以壯大公司規模,希望明年在全球推出這項産品。
“如果將來出現奇難雜症,我希望這台儀器能爲醫生提供更專業的幫助。癌症如今相當普遍,我們或許日後能從自己研發的産品中受益。”
SME中小企業本專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歡迎商團提供資訊,請傳真到6319 8125或電郵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