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行善月,新捷運昨起在盛港巴士轉換站舉辦一連10天的展覽活動,希望提高公衆對幫助殘障者的意識。除了分享幫助殘障者的貼士,展覽也列出公衆應避免的舉動等。
鄧玮婷 報道
“看到我們(殘障者)時,不妨上前問問我們要去哪裏……我們需要你的幫忙!”
殘疾人協會大使陳清金(66歲,退休人士)昨早在新捷運舉辦的一場展覽分享經曆時,懇切地向與會者提出上述訴求。
陳清金約15年前,因患青光眼,視力逐漸衰退,左眼目前已完全失明,右眼視力僅剩20%。
他說,這些年來自己很幸運,每次外出時,總能碰到願意停下腳步伸出援手的貴人。
陳清金舉例說,每當他拄著白杖在巴士站等車時,巴士車長見狀後,一開門就會主動報出巴士路線號碼,還會協助他上車、找位子,甚至問他要在哪裏下車等。“他們的態度讓我很敬佩。”
他希望其他乘客也能勇于幫助殘障者,不要把這舉手之勞“推卸”給他人,因殘障者需要,也珍惜每個人所提供的援助。
配合行善月,新捷運昨起在盛港巴士轉換站舉辦一連10天的展覽活動,希望提高公衆對幫助殘障者的意識。
近百學童體驗盲人外出經曆
參與展覽的機構包括新加坡視障人士協會、新加坡導盲犬協會和特別需求者協會,除了分享幫助殘障者的貼士,也列出公衆應避免的舉動等。
近100名來自豐偉小學、成康小學和榜鵝東Sparkletots幼兒園的學生昨天參觀了展覽,也有機會體驗盲人平日的外出經曆。
成康小學的小六生沈俊嚴(12歲)說:“戴上眼罩拿起白杖的那一刻,感覺很奇怪。我看不到,也不知道怎麽走,害怕撞到東西及撞到人。”
國人因害羞才不幫殘障者
他說,未來如果發現有殘障者需要援助,他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或是找附近的成人幫忙。
視障人士協會執行總監楊安藤說,新加坡人一般較樂于助人,只是有時因害羞或沒有信心幫助殘障者而不上前提供援助。
問及公衆在幫助殘障者一般會犯的錯誤時,楊安藤以視障者爲例說,公衆往往在詢問對方目的地後,就直接拉著他們走,但正確的做法應是讓視障者握著自己的肩膀或手肘走。
“如此一來,視障者如果覺得步伐太快或是有其他顧慮,就可握緊一點,讓對方察覺,並做出調整。”
林懷彥(60歲,向導)約四年前雙眼完全失明,外出時會依靠導盲犬探路。他說,自己雖常遇貴人,但也曾有過負面經曆。
他舉例說,有一次和導盲犬已在巴士上,但途中有名乘客上車看到導盲犬後大感不滿,跑去向車長投訴。即使車長做出解釋,但對方還是不接受。
“我全程什麽都沒說,但下車時,車長還特別過來慰問,讓我不要把事情放在心上……其實車長願意幫我說話,我已經很感恩。”
林懷彥提到,上述展覽活動能加強公衆對殘障者的認識,也能消除不必要的誤解等。
另外,估計超過1300名來自45所學府的學生也會在這個月,到巴士轉換站和地鐵站,向交通業的前線人員表達謝意。
戴上眼罩拿起白杖的那一刻,感覺很奇怪。我看不到,也不知道怎麽走,害怕撞到東西及撞到人。
——成康小學小六生沈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