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路加醫院建于武吉巴督至今已有23年,早年曾被誤以爲是臨終安養院,建設計劃遭居民強烈反對,稱它是“死人住的醫院”。
不僅如此,當年設立醫院的費用要上百萬元,創始資金卻只有5000元,得靠發起計劃的一群基督教徒通過人脈籌款。
院方昨晚在慈善籌款晚宴上推出紀念書刊,向建院先驅人士致敬,並在書中敘述當年建院過程的艱辛。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是晚宴嘉賓。
聖路加醫院是我國第一家專爲老人看病的醫院。醫院副主席周振忠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當年,武吉巴督區時任議員翁執中博士及團隊與教會義工,特地在選民接見會上向居民解釋建院用意。
“翁執中以前是我的學生,後來成爲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曆史系的同事,並于1988年獲選爲議員。他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積極重要的角色。”
上世紀80年代,政府開始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老年課題顧問理事會于1989年發表報告,建議推廣老年病學作爲醫護專科,並在治療與複健上采用跨學科方法,以提升年長病患自我依賴的能力。
當時,來自基督徒大學畢業生團契(Graduates’ Christian Fellowship)的一群基督教徒認爲,有必要響應號召,爲日益增加的年長病患提供適合的服務。
該團契附屬組織、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當時的秘書長孫耀光醫生說,1989年那份報告有許多反映現實的數據,並且在向社群喊話,要他們伸出援手,政府也承諾會提供資助。
院方在書刊中說,對于基督徒醫生與護士乃至廣泛基督徒而言,建院的時刻只能以希臘語“kairos”來形容,意味著天時地利人和,是個須作出關鍵行動的時刻。
周振忠說:“我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主要來自基督徒大學畢業生團契,尤其是它的分組——基督徒醫生與牙醫團契。我們擁有共同願景,希望有個能迎合年長病患需求的醫療設施。我們的動力來自個人信念,以及一份公民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武吉巴督居民當時擔心醫院會對附近組屋造成空氣汙染,把病菌傳染給小孩,也擔心屋價下跌。
聖路加醫院執行董事、也是當年第一任董事會財政馮道清憶起當年的選民接見會時說,居民當時怒氣沖沖地稱聖路加醫院爲“死人住的醫院”。“現在,我們是社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居民,當年一些決策者也認爲在社區內設立護老設施會降低周圍活力,並不理想。所幸,周振忠的友人、當年擔任內閣部長的丹那巴南也爲建院計劃發聲,後來甚至成爲醫院的榮譽顧問。
他以一個老人對一個年輕人說的非洲諺語來概括他如何說服決策者:“我曾是現在的你,而你將成爲現在的我。”
聖路加醫院是由八個基督教團體聯合創立的非營利社區醫院。在籌備階段,聖路加醫院的辦事處就設在基督徒大學畢業生團契位于北橋路辦事處的一隅,設備簡樸,只有一台點陣式打印機、舊款複印機,以及WordStar文字處理軟件。
馮道清通過人脈,請他認識的一位廣告公司老板免費幫忙制作醫院的第一個宣傳海報,好讓大夥開始宣傳與籌款。
據1996年的新聞報道,政府當年撥出920萬元,作爲建院成本津貼,並資助醫院一半的經常開支。
醫院賣金磚籌50萬元
企業捐贈家具電視
雖然建院能獲得政府資助,但聖路加醫院仍得支付部分建築費用。其中一項大型籌款活動是1994年的賣金磚活動,共籌集50萬元。通過召集善心人士來義跑,院方會贈予每位捐款者一張磚塊形狀的書簽作爲紀念。
除了籌款,院方也獲得企業在物資上的幫助。例如,怡閣酒店(York Hotel)在裝修時就把家具與床單捐給醫院,電器公司飛利浦也爲病患捐贈電視機。
周振忠受訪時說,身爲福蘭克福音堂(Bethesda Frankel Estate Church)的長老,他向理事會闡明了聖路加醫院的需要,說服理事會在醫院成立後,每月捐出一筆固定金額給醫院。
“我們的教會成員也積極領導或參加籌款活動,如慈善高爾夫球比賽。我們其中一個較年輕的成員陳來榮醫生也參與籌備建院的工作,直到他與妻子到雲南從事醫療工作爲止。”
陳來榮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永善與曾秀金寄宿型學院外展及社區聯系主任,雖然不在聖路加醫院工作,但心系醫院,去年參加鐵人三項也爲醫院籌到10萬元。
創始委員會當年以聖路加(St Luke)命名醫院,撰寫《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聖路加是一名醫生,關心弱勢與老人。
2012年,聖路加醫院獲得衛生部資助,耗資約1400萬元擴建醫院,興建樓高七層的新翼樓以及擴大現有設施。
如今,醫院不僅爲老人看病,也把服務範圍擴大至其他年齡層的病患,每年的住院病患與門診病患各有約2000人,不分種族、語言或宗教。除了醫療服務,醫院也提供複健、傷口護理、失智症護理、臨終護理,以及居家護理等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