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埠·創新
王曉亞 報道
新加坡人愛吃,衆所周知。彙集多元特色的本土風味,已成爲許多異鄉遊子一解鄉愁的“特效藥”。曆經多年演化的飲食文化,不僅是我們身份認同的一大核心,如今也是島國子民引以爲傲,積極推向世界的國粹。
放棄高薪去台灣開設售賣新加坡菜肴的餐廳,原是金融業上班族的韓栩光,立志要讓本地多元美食揚名海外。
今年37歲的韓栩光原本在新加坡從事金融行業,平時工作忙碌,雖然不時會因公出差,卻鮮少有時間享有屬于自己的旅遊假期。于是,他經常利用周末出國充電,而身爲一名饕客,首選就是去台灣吃火鍋,還因此抱得美人歸。
韓栩光受訪時回憶,婚後和太太在哪個城市生活,成爲當時的一大考量,而他最終決定陪太太留在台北,在當地開設新加坡美食餐廳。
“台灣開店成本較低,更重要的是,我發現這裏的新加坡餐廳少得可憐,更談不上口味正宗。”
韓栩光的父母多年來在新加坡開設中餐廳,他在耳濡目染下,也培養了對食物的敏感度和堅持。赴台開餐廳的前期准備階段,韓栩光留在新加坡,帶著父母一起遍尋街頭巷尾的傳統美食,過後再一起討論配料,回家不斷烹煮嘗試。
“每一道菜都試做很多很多次,讓親戚朋友品嘗、提意見,最終做出最好的味道,這就是我‘獨門秘方’的由來。”
海南雞飯成了創業轉折點
韓栩光的餐廳售賣叻沙、肉骨茶、蝦面、沙爹和辣椒螃蟹等新加坡人耳熟能詳的食品,然而,他在創業初期堅持不賣海南雞飯。他認爲,因口味相近,海南雞飯在台灣早已頗有名氣,幾乎變成了新加坡食品的代名詞。
“我們明明有那麽多元豐富的美食,我想告訴外國人,新加坡菜不僅是海南雞飯。”
因少了海南雞飯助陣,這家名爲小紅點的新加坡餐廳連續九個月面臨虧損。韓栩光透露,當他因銀行賬戶只剩2000元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時,終于遇到貴人提點。
“一位熟客建議我放下執著,開始售賣雞飯,以便用它來吸引食客上門,再將其他美食慢慢推銷出去。”
果不其然,之後光顧的客人,一開始大多爲了吃海南雞飯,但來了兩三次後就開始嘗試其他菜肴。
“其實雞飯也能有所發揮,並不單純是白斬雞加飯。爲了確保口味正宗,我請嶽父在鄉下的鄰居幫忙種植芭樂葉等必要食材。我堅持,不能因當地找不到某些配料,就放棄對味道的追求。”
原本自己做生意是爲了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但現在還是一樣忙碌,甚至曾被太太告知,連說夢話都在做菜。韓栩光除了須親自打理總店,前不久也在台北新光三越的食閣開了第一家分店。雖然請了新的廚師,但每天早上,他在完成總店的准備工作後,還是會到分店去試味。
“我得確保每家店的味道都是正宗的。如果客人品嘗到難吃的新加坡菜,我認爲不是菜的原故,而是廚師的錯。”
不過,他自豪地表示,自己樂在其中,雖然遠在他鄉,但自從與父母成了同行,反而讓一家人更有凝聚力。
“我開餐廳也不是爲了賺多少錢,所以都會毫不吝啬地把配方傳授給廚師們。如果他們將來自立門戶,讓台灣多一些正宗口味的新加坡餐廳,也是一件美事。”
對于未來的計劃,韓栩光表示打算繼續擴充店面,但會考慮賣一些不一樣的菜色。
“新加坡同樣是個有曆史的國家,美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除了售賣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美食,以後我的新店還會售賣湯、粥等新加坡人平日愛吃的食物。作爲一名新加坡人,我希望可以通過推廣新加坡美食,在向國外輸出文化方面盡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