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麗 報道
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計劃通過減稅,吸引公司前去上市,猶如點燃東南亞證券交易所的戰火。市場人士認爲,減稅不會是企業上市的首要考量,而且我國市場具備國際能見度的優勢。
彭博社報道,菲律賓衆議院已于周一通過,在菲律賓上市的股票交易稅將于2024年由0.6%減少至0.1%,利息收入的征稅由20%減少至15%。相關議案仍須要參議院通過方能生效。印尼上周也提出了同樣的建議,企業上市之後首五年的公司稅將低于正常的17%。彭博社認爲,菲律賓和印尼的舉措,使得東南亞交易所在爭取首次公開售股(IPO)方面的競爭日益白熱化。
安永(EY)之前的一份報告指出,受到地緣政治以及貿易緊張局勢影響,亞細安今年上半年的IPO表現不如去年同期,交易量減少8%,集資也減少了55%。
印尼交易所的IPO交易量最多,占了亞細安整體的35%。不過,新加坡交易所的集資規模在本區域內仍是遙遙領先,上半年達到12億美元,其次是馬來西亞交易所的3億零900萬美元。
義正律師事務所(TSMP Law)聯合主管合夥人張祉盈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市場固然歡迎減稅,“但這不是一家公司在決定上市時最關心的因素。”
張祉盈認爲,公司一般優先考量一家交易所的信譽、優勢以及穩定性,因爲這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可信度以及未來能否再向資本市場或銀行集資。
其次,公司會顧及到IPO時的估值,以及上市之後一般投資者是否仍對公司股票感興趣。張祉盈認爲,從新交所的集資規模大幅領先其他交易所來看,我國還是有優勢的。
我國今年首八個月IPO
集資額已是去年全年三倍
德勤(Deloitte)新加坡及東南亞全球上市及國際會計標准整合服務業務總監鄭惠玲受訪時指出,我國今年首八個月的IPO已經集資24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的7億3000萬元。她認爲,菲律賓和印尼的減稅措施的確能吸引當地的公司在各自的國家交易所上市。不過她相信,新加坡的稅率仍有競爭力,而且新交所有不少鼓勵本地和外國公司上市的措施,“選擇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國公司都是爲了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
鄭惠玲透露,目前有不少公司正在不同的准備上市階段,“它們只是等候最佳上市時機。”她也說,香港最近的社會動亂造成許多公司重新評估上市的地點,“我們接到許多有關在新加坡上市的詢問。”
本地市場接下來可能上市的是澳大利亞發展商聯實(Lendlease)在本地推出的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