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六年,盲人按摩師黃美卿在“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下,每隔約10周就有義工親自把有聲書送上門,爲她補充精神糧食。義工們的努力,讓她每晚有精彩故事可以聆聽,不僅帶來樂趣,也給予她不少人生啓示,大大充實了人生。
盲人按摩師黃美卿(62歲)約19年前患上視網膜病變後開始失明,如今只剩下一個針孔般大小的視野,盡管眼前已幾乎一片漆黑,但熱愛閱讀的她,因每晚“聽”小說,精神世界多姿多彩。
過去六年,黃美卿在“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Project Deliver Me)下,每隔約10周就有義工親自把有聲書送上門,爲她補充精神糧食。
這項由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推出的計劃,今年邁入第10個年頭。在計劃下,義工按照體障者和特需人士的閱讀喜好,定期把圖書館的書籍或有聲書直接送到他們家中,並會在借閱期限到了,幫忙歸還閱讀材料。這樣一來,受惠者足不出戶也能積極使用圖書館的閱讀材料。
計劃啓動以來,義工人數從最初的79人,增加至260人,至今已讓超過120名受惠者,借閱圖書館超過兩萬本書籍和有聲書。這些義工當中,還包括免費載送義工到受益人住所送書的德士師傅。
和丈夫育有兩個兒子的黃美卿,未患眼疾前是一名保險經紀,那時她除了每天讀報了解時事,還會盡量爭取時間閱讀小說。
她在2000年起開始失明後,隔年已不能閱讀。她堅持自立,在新加坡視障人士協會(SAVH)學會腳底,以及肩膀和頭部按摩後,還報讀全身按摩課程,如今她和傳授她按摩手藝的師傅聯合經營東陵福一間小推拿中心。
盡管生活方式有很大轉變,不變的是黃美卿對閱讀的喜愛。她在2013年經視障人士協會的介紹,報名成爲“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受益人,再次從書中找到精神寄托。
她說:“早前我多數時候靠聽廣播充實生活,偶爾才會爲自己買一兩本有聲書。自從參加了計劃,‘聽書’成了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讓我大大開拓了知識面,人生變得更豐富有趣味。”
計劃受益者每次可借八件物品,包括書籍和裝有視聽光碟的有聲書。對黃美卿來說,每次借八套有聲書,不管裏頭有三四片或10多片有聲光碟,她總能在一兩周內聽完,過後還會反複聽,直到義工送來新的有聲書。
閱讀興趣廣泛“來者不拒”
除了不喜歡言情小說和鬼故事之外,黃美卿的閱讀興趣相當廣泛,凡是義工推介的有聲書,無論是家庭倫理故事、偵探、懸疑、文學、保健或勵志主題,她“來者不拒”,聽得津津有味。
她最喜歡描述細膩、情節緊湊的故事。至今令她念念不忘的,包括一套按中國網絡盜墓尋寶小說《鬼吹燈》錄制的有聲書。
“我每晚都是睡覺前聽書,起初越聽越精彩,總是欲罷不能,甚至會聽到淩晨2時。後來發現,這樣會讓自己很累,隔天還會生病。如今,我盡量控制自己,每晚只聽兩碟。”
黃美卿感謝“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下的所有義工,只要時間一到,必定風雨不改,上門爲有需要者送上閱讀材料。
“義工們的努力,讓我每晚有精彩故事可以聆聽,大大充實了我的人生。這些故事不僅帶給我樂趣,也給予我不少人生的啓示。有時聽了書中的內容,我也會參考作者或書中人物的想法,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帶給我不同的觀點和啓發。”
愛心圖書義工登門派送書籍
體障者和特需人士面對生活挑戰,但不放棄閱讀,推動義工持之以恒,堅持派送書籍的任務。
義工許楚燕(自由業記賬員)打從“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在2007年處于試行階段時,就開始爲計劃獻力至今。她起初負責根據受惠者的閱讀愛好,爲他們選擇閱讀物,後來成爲登門派送書籍的義工。
“我當年是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項計劃在招募義工,決定報名參加。我自己也很喜歡閱讀,覺得這項計劃很有意義。對我來說,抽出一點時間當義工,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
許楚燕如今大概在每隔兩個月的一個周六,同一名德士師傅搭檔,在三巴旺和兀蘭一帶約四個地點進行派送任務,一般從上午9時進行至下午1時。如果時間允許,她也會同受惠者互動,收集他們對閱讀物的反饋,有時甚至還會幫忙解答受惠者對操作電腦光碟播放器的疑問。
許楚燕說,這項志願項目並不需要她撥出很多時間,卻讓她感到很充實。“不少人忙著工作,以爲要等退休後才有時間當義工。其實,每個人都可在能力範圍內,定期撥出一些時間,爲幫助有需要者盡一分力。”
聆聽受惠人反饋
“愛心圖書,情遞社區”計劃的圖管局協調員陳玉珍說,工作人員會聆聽受惠人的反饋,盡量配合他們閱讀偏好,或提早一些上門,更新他們的閱讀材料,以及幫忙延長借閱期。
也進行書籍派送工作的陳玉珍指出,有些受惠者身體狀況不佳,有的還得進出醫院,但他們熱愛閱讀的精神,令人感動。“有些受益人盡管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但堅持抱著積極的人生觀,從閱讀中獲得人生的樂趣。很欣慰我從這項計劃中,有機會和受益人接觸,啓發我在面對挫折時,不會輕易陷入沮喪。”
陳玉珍也會提醒義工要有耐心,畢竟有些獨居的受益人行動不便,義工和他們約好時間上門派送閱讀材料時,如果敲門一陣子不見反應,也不要立即離開,而是要給受益者多一些時間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