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看名商
包點、點心是人們心愛的傳統小吃。爲了加強競爭力,包點廠商須與時並進、尋求突破。
擁有56年曆史的新美興轉改專攻酒店、大型超市,以及出口市場。
林記如今是新加坡最大的包點批發商,包類供應量居全國之冠。
桃源則是以咖啡店爲主,人潮特旺的咖啡店平均可日銷七八百個包點。
新美興引領點心包點潮流
古代,孟母爲了孩子的教育而三遷,新美興(Sin Mui Heng)食品工業集團則爲了業務的發展而多次搬遷,還計劃兩年後再搬進樓面大一倍的新廠,産品和客戶對象也迎應市場趨勢而不斷創新,日産數十萬份各式點心,一再引領點心、包點消費潮流。
新美興創辦人鄭榮貴和父親兩代人是後港的豬肉販,在冷藏設備還不普遍的那個年代,到了下午准備收攤時,外號“唐山仔”的鄭榮貴經常對著賣不完的豬肉發呆。
他試試把這些剩余豬肉一塊塊切碎,做成肉包、叉燒包,最後改行賣起包點和水粿之類的點心,並在住家旁邊搭建起小作坊。
新美興包點水粿公司于1961年注冊成立後,先後搬遷到淡濱尼、巴耶利峇和宏茂橋等處,最後落戶在勿洛。目前的七個單位廠房又快無法應付業務的擴展,兩年後准備搬進樓面加倍的新廠,業務發展也將隨之邁入另一個裏程碑。
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加速興建組屋和基礎設施,全島各地大興土木期間,新美興就在工地旁邊設攤供應包點給建築工人,然後是在咖啡店擺設落地包點蒸汽框,再打進實惠便利商店、小型超市,最後兩百多家的7-11連鎖店也可在24小時買到新美興的熱氣騰騰的包點和點心。
早在80年代,鄭榮貴就從日本進口燒賣機、一小時能生産6000個燒賣。當時,買這部機器的錢足夠買一間洋房,有趣的是,他是買了燒賣機後才積極開拓市場。如今,燒賣機已增加到三台。有了産量,新美興就必須更積極搶攻市場。
新美興董事鄭展倫說:“能在便利商店、7-11連鎖店擺賣産品當然是個突破,不過隨後也面對各種挑戰,我們發現利潤不但下降、賬期越來越長外,銷量雖有略增,營業收入卻沒有上升,這意味著這方面的業務已到了飽和點,我們要突破發展的瓶頸,就必須盡快調整,做出策略性的改變、及時轉型。”
專攻酒店和大型超市
90年代中,從咖啡店和便利商店全面撤退,新美興改而專攻酒店和大型超市,專做點心批發,供應給本地星級酒店。
鄭展倫說:“客戶對象轉向酒店和超市是品牌的一種提升,進而提高生産力。一個簡而易見的例子,以往制好點心還要用人工把四個、八個裝進塑膠小盒,現在酒店舉辦活動,我們也只須把數百甚至上千個點心送到活動地點,擺得美美就行了,也沒所謂的‘包退’。”
新美興初期的酒店客戶是以半島酒店和烏節酒店爲主,目前多達80%的星級酒店,以及各大超市所需要的點心是由新美興供應。
與大廚交流研發新産品
鄭展倫說:“和酒店合作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經常有機會和酒店的大廚交流,一起動腦筋研發新産品,讓産品能配合消費者的新味蕾,更貼近新一代的家庭消費習慣,做出更精致的時尚産品。”
自2014年,新美興相繼推出了辣椒螃蟹包、竹炭流沙包、花菇雞肉包、頂級蝦餃,以及紫菜糯米飯等。
鄭展倫說:“我們推出的産品除了不局限于傳統做法,也具有永續性,新産品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進新點子。改用竹炭爲原料制成的流沙包就是一例,成本雖高出不少,不過是物有所值。”
此外,新美興另有清真(Halal)及HACCP、ISO等認證的點心制造廠,勿洛的七個單位廠房,其中六個是專門制作清真點心,海外市場是以中東國家爲主。
新美興的管理團隊如今已由鄭家第二代組成:大姐鄭慧婵、二哥展倫、三弟東倫、四妹同琳共同打理,各人負責不同的領域、發揮所長。
林記最大包點批發商
林記(Lim Kee)是新加坡最大的包點批發商,包類供應量居全國之冠。
每天清晨四時開始,林記的20輛大小貨車,車分數路運送多達四萬份、20多種各類包點到全島各處的上千個零售點,大多數工廠、學校和軍營食堂、超市,以及咖啡店皆有林記專設的包點蒸汽櫃。
林記包點食品(私人)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洪怡祥小學沒讀完,十多歲就在裕廊十英裏的的包點裏打雜,一個月的工資不到100元,過後在東陵德記包點當學徒。
有了一技之長後,他在達曼裕廊的咖啡店租個小攤位,雇用了一兩個幫手,以手工現做現賣起傳統包點,小小生意竟讓年輕小夥子,一輩子以賣包爲生、致富。
1982年,林記從咖啡店搬遷宏茂橋工業區,洪怡祥從生産、找批發客戶和行政等身兼數職。
他憶述:“在咖啡店又窄又小的攤位‘蹲’了好幾年,能搬至三個單位面積近120平方米的工作坊,眼睛不但爲之一亮,眼光也看得越遠,員工增加到10個,不過固定的客戶也只有10個,每天的收入好幾年一直無法超過1000元,因此業務顯然是到了一個瓶頸階段,需要果敢地跨出另一大步。”
2004年,林記決定投資200萬元,買下兀蘭的一個樓面1300平方公尺的低層廠房,目前的員工人數達80名,生産部的員工占40多人,七成的生産是自動化,生産機械多由日本、台灣和德國進口。每條生産線基本上只處理一種産品,最快的生産線一小時可制作2000份包點。
具備了較高的産能,洪怡祥接下來面對的挑戰就是如何在開拓市場,以及緊密跟隨消費習慣的改變,不斷做出調整,推出特色産品,進一步打響自己的品牌。
洪怡祥指出,在競爭激烈、市場飽和,以及營業成本高漲的多重壓力下,包點廠商是一家接一家關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生産的産品種類大同小異,差不多都一樣,無非是大包、鮮肉包和蓮蓉包。
推出新産品吸引年輕人
比較喜歡這些傳統包點的消費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這麽多的業者都在爭搶這一個消費群體,競爭自然非常激烈。所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開發出與衆不同的新産品,吸引年輕人的味蕾,讓他們除了選擇漢堡包、三文治,也喜歡傳統中式包點,擴大了消費群,也就擴大了市場。
幾年前,林記在標新局的“創新與能力贈券”計劃下,與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Food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Centre,簡稱FIRC)合作,研發推出一系列新産品,包括橙皮奶黃包、金瓜包和芒果奶黃包。這些新款包點不但餡料獨特,帶有西式口味,而且面皮內都加入全麥,因而對消費者來說是更健康的選擇。
鎖定超市放眼海外
穩住了本地的包點批發業務,今年60歲的洪怡祥接下來把兩個發展重點鎖定超市,以及朝向海外。經過一番的市場調查,了解消費偏愛和競爭對象後,中國和泰國將會是林記包點進軍海外的兩個目標。
他說:“許多傳統行業是後續無人,生意即使再好也無法傳承下去,所幸的是我的四個孩子中,已有兩男一女先後加入家族企業,孩子有意接班,我當然義不容辭再爲他們‘沖鋒陷陣’,以我的經驗和人脈盡力給他們鋪下較平坦的發展之道,讓他們能更快速地邁向另一個發展階段。”
幾年前,林記在標新局的“創新與能力贈券”計劃下,與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合作,研發推出系列新産品,包括橙皮奶黃包、金瓜包和芒果奶黃包。這些新款包點餡料獨特,帶有西式口味,面皮內都加入了全麥,對消費者來說是更健康的選擇。
桃源主攻咖啡店市場
一生經營包點業的桃源食品(Thow Yen Foodstuffs)創辦人林金成,是另一位享譽超過半個世紀的老行尊。
68歲的林金成早年失學,11歲時當起流動面攤的小助手,早上10時推著小攤在麥波申一帶沿街叫賣,收工時已是清晨兩三點鍾。他說:“我還記得當時的月薪是15元,把10元交給母親當家用,其他的就是我的,勉強還算夠用。”
1965年,林金成和哥哥在丹戎巴葛租個小攤位現做現賣包點。兩年後,以金泉路住家當工作坊,請來了兩個助手,每天定時供應給兩家咖啡店,生意雖小,每日平均也有百多元的收入。
默默耕耘了十五六年,桃源食品的業務在上世紀80年代初終于有較大的突破。1981年,阿裕尼新廠一啓用,采取半自動化的生産設備,平均可日産4000份各類包點。
壽桃主要供應商之一
2002年搬至勿洛現址工廠,每天的産量達兩萬多份,供應全島各處的兩百多家咖啡店、工廠食堂,以及食閣,員工人數不下30名,貨車六輛,在包點業算是略具規模的一家。
此外,桃源食品也是壽桃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單是初一十五,以及神誕慶典,公司的壽桃銷量往往可高達三萬多個。
經營包點制造業超過50年,最讓林金成難忘的是80年代來勢洶洶的豬瘟。
他說:“爆發豬瘟期間,各種謠傳滿天飛,包點一下子沒人問津,桃源包點的銷量銳減了七八成,我們一時也不知道豬瘟何時會結束,于是趕緊把豬肉換成雞肉,立即推出雞肉包,才略爲穩住陣腳。”
由于營業成本不斷上漲,面粉價格在短短八九個月猛漲70%以上,桃源食品逐在10年前把各類包點每個售價提高兩角,銷量一減就是30%,三個月後銷量才逐漸回升。
回首來時路,林金成說:“現在專門大規模做包點的,也只剩下那麽幾家,各自都有固定的客戶,大家各做各的,桃源食品的市場策略是專攻咖啡店,每家咖啡店平均日銷百多份包點,人潮特旺的咖啡店甚至可賣七八百份,這樣的穩定生意量,我們感到相當自在,我的兩個兒子穩步接班也能從容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