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腳步漸漸遠去,這一年裏百行百業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經曆了什麽,2020年又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回顧一九·展望二零”系列爲您細數。
黃偉曼
有近23萬人之衆的首投族,在來屆大選中會關心哪些議題?一群積極推動落實環保政策的年輕人,正通過“氣候集會”等活動,對政府和民間發揮著長足的影響。
“馬林百列這個市鎮是填海造地形成的,我們不會希望看到這塊陸地有一天被來複仇的大海淹沒。對于這個地方而言,氣候暖化也是攸關生存的問題。”
今年9月,新加坡舉辦首場氣候集會(SG Climate Rally),當時主辦方總共收集了參與者寫給國會議員的418張明信片,並將明信片轉寄給80名朝野代議士,以這項集體行動呼籲議員,加大力度對抗環境危機。在回信的五名人民行動黨議員當中,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有趣的答複,給年輕的集會組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23歲的新加坡管理大學商學院畢業生何啓欣是馬林百列集選區居民。身爲關心氣候危機的年輕人,她希望看到新一代國家領導人能正視環境議題,同時也認爲國會議員應使用大家易懂的語言,以具親和力的方式傳達這些重要的信息。“吳作棟的答複就蠻有趣的,其他議員的答複很少像他的那樣個性化。”
這次主辦氣候集會的大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當中有一些已到法定投票年齡,像何啓欣和24歲的耶魯—國大學院學生莫勇傑,可能有機會在來屆大選中第一次投票。
不過,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這兩名集會組織者都指出,像他們這樣積極推動環境議題的年輕人仍占少數,他們都認爲自己屬于非一般“首投族”。本地各政黨對全球暖化課題都顯得“冷感”,也難怪何啓欣和莫勇傑認爲,要求所有年輕人以選票爲氣候危機發聲,是不太可能的事。
何啓欣語帶無奈地說:“就連舉辦氣候集會這件事,我身邊也有人反對。有些人認爲我們是狂熱分子,沒有認清現實。我在上個學期在上一堂和氣候暖化有關的課時,邀請班上同學出席集會,最後也只有一個人赴約。”
希望參與各政黨環境政策制定過程
關注環境的年輕人,很多時候也在乎更廣泛的社會正義問題,如貧富差距和種族歧視等。這些都能讓我的同侪産生共鳴,因此若有任何政黨能在這些方面展現出更開明的思維,將能引起我們的注意。
——耶魯—國大學院學生莫勇傑
舉辦新加坡氣候集會的這群年輕人並不怕觸碰政治,除了給議員發明信片,他們也曾發聲明反對政府的電動踏板車禁令,上個月也向本地所有政黨發出公開信,希望各政黨能邀請他們參與草擬環境相關政策或競選宣言。
莫勇傑指出,即便年輕人的“綠色選票”無法撼動選舉結果,但大選不失爲一個推動各政黨正視氣候暖化問題的好契機。
莫勇傑目前在耶魯—國大學院主修環境學。15歲那年,他到印度尼西亞海域潛水,親眼目睹了珊瑚因氣候暖化遭破壞,于是開始關注海洋生物保育。他去年更積極加入本地年輕人對抗氣候暖化的行列,與一批同學在校園內成立了“去化石燃料”組織,並參與氣候集會的籌辦。
新加坡朝野政黨一般不只專注單一議題,爲了把握選民中的最大公約數,規模較小的反對黨一般會專注在生活費和引進外來人才等民生問題上。莫勇傑指出,雖然環境相關議題很少出現在政治議程上,但因爲要投票,他會關注各政黨是否針對碳稅或自然空間的規劃等表達立場。
莫勇傑解釋說,關注環境的年輕人,很多時候也在乎更廣泛的社會正義問題,如貧富差距和種族歧視等。他說:“這些都能讓我的同侪産生共鳴,因此若有任何政黨能在這些方面展現出更開明的思維,將能引起我們的注意。”
何啓欣也認爲,雖然政府已展現出對氣候暖化問題的高度重視,但其整體表述仍是發展至上,相應的行動也不足。“我們當下經常在談論國家領導層的更新,但別忘了在新一代領袖産生的同時,也有新一代的選民,這不該被忽視。”
以行動彰顯民主 讓國人參與決策
根據今年6月發布的最新人口數據,年齡介于20歲至24歲的本地公民約22萬9900人,當中大多數將在來屆大選中首次擁有投票權。
下屆大選最遲必須在2021年4月舉行。在新加坡進入政治領導換班的關鍵時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早前已闡述他所帶領的第四代領導團隊,將如何與國人打造一個“不斷以行動彰顯民主的社會”,讓國人直接參與政策設計。這當中也包括與更多年輕人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
目前氣候暖化被視爲年輕人普遍關注的課題之一,人民行動黨政府近來也不斷突出對該課題的重視。李顯龍總理最近一次到美國進行工作訪問時,就直接以一句“我們與年輕人同在”,表明政府對抗氣候暖化的堅定立場。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也以行動黨副主席的身份,向該黨支持者發署名電郵,呼籲大家一同正視氣候暖化問題,同時強調行動黨政府在對抗氣候變化方面有長期的計劃,並且設定了宏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