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九
展望二零
十之六
2019年的腳步漸漸遠去,這一年裏百行百業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經曆了什麽,2020年又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回顧一九·展望二零”系列爲您細數。
天天都在跟天氣、海水及大自然博弈,開了38年海上漁場的張富興有感“海上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不過他也認爲,本地出産的食品勝在品質好,他希望能打響本地糧食的品牌。
盧淩之
“我這一行,可說是看天看海吃飯。”
張富興(62歲)38年前在我國東北部羅央(Loyang)和烏敏島之間的海道上開設漁場,面積0.4公頃,木板架起的走道和深至六米的漁網將五六萬條魚隔出不同區塊養殖。魚喝的是海水,漁場也隨海面潮起潮落而漂浮在海上。
魚卵出口至馬來西亞漁場
考慮到養殖周期與回報,他近年主要養殖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例如龍蝦和龍虎斑、老虎斑等各類石斑魚。漁場一半的生意是將幾十公斤重的母魚每兩周産下的魚卵,賣給馬來西亞的漁場。
産量高低靠的不只是養殖技術和多年累積的豐富經驗。張富興說,像他這樣的開放式海上養殖場,天氣好壞和海水質量,都直接影響魚的生長和繁殖情況。
說著,他看到一堆分解成塊的泡沫塑料和塑料餐具垃圾漂來,便忙著指揮緬甸籍工人將它們撈出。“這十幾年來,海上的塑料垃圾確實越來越多。”
張富興憶述,他所經營的三利海産分別在2009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遭嚴重紅潮打擊。“浮遊生物突然大量繁殖並和海洋生物爭氧氣,魚群一夜之間缺氧死亡。2014年那次損失高達20萬元到30萬元,2015年那次魚蝦幾乎全軍覆沒。兩次都發生在正月初九,所以記得特別清楚。”
但他無法把事件全然歸咎于氣候變化,“自然現象無法控制,我只能從中汲取經驗”。
隔離母魚逃過紅潮來襲
張富興發現,紅潮來襲前兩個星期,一些對海水最爲敏感的魚類如東星斑,會小規模死亡。于是他趁每兩周一次大海大潮時收集幹淨海水,倒入用防水帆布袋阻隔的池中,並提前將價值最高的母魚轉移到池內,再利用制氧機往池中打氧氣,成功躲過今年7月的另一波小型紅潮。
魚類養殖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
截至上月,我國共有125個漁場,其中112個爲海上養殖場。但受價格競爭與生産能力等因素所限,去年本地漁場供應量僅占總量不到一成,其余九成以上依賴進口,這數字也與全國食品的入口比率相當。
自主耕作保障我國食物來源
我國食物進口來源已從2004年的140個國家擴大至今天超過180個國家,但氣候變化造成世界各國的糧食保障面對愈發嚴峻的挑戰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除了繼續擴大食物來源地,自主耕作也是加強我國食物保障重要的一環,以緩解海外供應中斷時面對的沖擊。
今年4月投入運作的新加坡食品局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落實“30·30願景”,即到2030年,讓本地出産的農産品滿足國人三成的營養需求,保障我國食物安全。
這包括開發城市農業和水産養殖等技術,引進創新科技和系統,提高食物産量,甚至培植“人造肉”;積極發展都市另類農耕空間,例如將達善中學原校園發展爲本地首個集都市農地、托兒中心,以及療養院和洗腎中心的綜合社區設施。
食品局也打算展開一系列活動,鼓勵國人選擇本地産品。張富興說:“本地出産的食品因運營成本高而面對巨大競爭,但勝在品質好。我希望食品局拿出切實舉措,與我們一同打響本地糧食的品牌。”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氣候變化,是今年我國一大關鍵詞。
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衆大會首次重點闡述,把應對氣候變化形容爲“攸關生死存亡”,與國家武裝防衛同樣重要的百年大計,使不少國人意識到,這一似乎遙遠的課題,其實離我們很近。
李總理提及,作爲四面環海的低海拔島國,我們所能做的是了解、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在國家層面,政府已提前規劃。例如,明年上半年設立的氣候科學研究計劃辦公室,將重點探究氣候變化對熱帶地區的影響。
開啓我國“能源故事”篇章
爲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我國今年成爲東南亞首個征收碳稅的國家,並會在明年更新全國長期減排目標策略,以實現在2030年之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削減36%的承諾。
正如新加坡在過去50年譜寫了讓人引以自豪的“水故事”,我國將在未來半世紀書寫“能源故事”,包括加大太陽能使用、提高天然氣效能、開發跨國電網和投資低碳替代能源,幫助新加坡降低碳排放量。到了明年,全國每兩座組屋就有一座裝有太陽能板。
總理公署屬下的全國氣候變化秘書處今年年中對1000名本地居民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多達94.9%受訪者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所認識,較往年有顯著提高,不過僅有不到一半(48.3%)的人表示知道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措施。
盡管新加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全球0.11%,不過以人均排放來說,則因爲石油化工業高度發達,是區域樞紐,而高居142個國家中的第27位。這也說明,在邁向低碳生活與經濟的路上,每一名國人,可以做的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