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說,可持續發展已經不再是寫份報告交功課,它很可能是未來吸引顧客和投資者的重要考量。新一代消費者已經從過去純粹的消費主義,轉變爲良知消費,這一趨勢促使企業調整戰略。
又到了年底節慶假日送禮旺季,與往年不同,今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送出了環保主題的禮物。
例如,不少公司送上了竹吸管和金屬吸管,提醒大家少用塑料吸管。也有公司送了飯盒和餐具,供外出打包食物用。
大家收到禮物時,很多時候的第一反應已經不是這禮物有多特別,而是它是否環保。
另外,本地有銀行已經停止使用塑料瓶裝水,一律提供玻璃杯讓員工和訪客自行倒水。
看來,環境保護已經從喊喊口號,逐漸付諸于一些實際行動。
回顧這一年,氣候變化是我國乃至全球關注的重大課題。李顯龍總理在今年的國慶群衆大會上就指出,我國很可能在未來100年花至少1000億元,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專家預測,到了2100年,海平面可能會升高一公尺。發生漲潮和下大雨的情況時,我國部分地區會被淹沒。
前幾天氣候專家警告,氣候變化可能引發威力更強的熱浪,同時席卷全球多個糧食主産區,這將摧毀更多谷糧,進而導致糧食短缺。
在電影院裏看到的大災變景象,也許未來真的會變成現實。
在金融和企業界,綠色課題和可持續投資也被高度關注。三不五時便會收到銀行和企業寄來的綠色貸款和債券新聞稿。
據估計,本地三家銀行今年參與的綠色融資金額達到90億元;若包括本地外資銀行,融資總額可能破百億元。彭博社和Debtwire日前也公布了綠色融資排行榜,鼓勵銀行加大綠色融資業務。
全球央行加入“綠色陣營”
銀行提供的綠色貸款,要求公司必須運用于符合可持續性標准的項目,貸款的利率可以同某些綠色衡量標准挂鈎。
全球一些中央銀行也加入這個陣營,一些央行在評估銀行和保險業者時,把氣候風險包括在內。英格蘭銀行要求銀行制定計劃,應對氣候風險。
51家央行和監管機構組成的國際合作網絡——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英文簡稱NGFS),正在收集監管機構的指導方針,幫助分析氣候變化可能對金融系統造成的損失。
美國聯邦儲備局也在討論,氣候變化最終會如何影響經濟。一名聯儲局官員說,氣候變化可能沖擊生産力和長期經濟增長,從而影響利率政策。
已有人呼籲央行停止購買對環境造成汙染的企業發行的債券。歐洲央行持有1830億歐元(2762億新元)的企業債券,其中能源和公用事業占了約三分之一。
至于本地的情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預計會推出針對金融業的環境風險管理指導原則。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某些企業陷入困境,從而使得銀行的債務變爲壞債,嚴重的話甚至沖擊到金融系統。
另一方面,可持續投資近年來逐漸成風,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更多地考慮到環境、社會與治理(ESG)這些因素。
根據基金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的數據,可持續投資主題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挂牌基金所管理的資産規模,過去幾年取得飛速增長,從2013年的不到5000億美元(6777億新元),增長到去年的7500億美元,並預計于2028年擴大到接近2萬億美元。
根據瑞士銀行(UBS)的調查,超過54%的北美家族理財室認爲,多數家族理財室會在2022年之前加入可持續投資的行列,66%認爲,現在有夠多的機會投資綠色科技。
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將從本財政年起公布其水、電、紙和航空裏程使用量,希望此舉能鼓勵其他企業一同參與。到2030年,淡馬錫所有旗下投資組合中的公司能減少排放一半溫室氣體。
在本地,新加坡交易所依據“要不遵守、要不解釋”(comply or explain)原則推出可持續發展報告(sustainability reporting)制度。今年公布可持續進展報告的本地上市公司,與去年相比增加了五倍,其中約80%的公司首次披露該報告
對于企業來說,可持續發展已經不再是寫份報告交功課,它很可能是未來吸引顧客以及投資者的重要考量。
新一代消費者已經從過去純粹的消費主義(consumerism),轉變爲良知消費(responsible consumerism),這一趨勢促使企業調整戰略。
中小企業得跟上大企業采納可持續發展指標
例如更多消費者對快時尚的態度轉變,認爲這個行業對資源造成巨大浪費,並且制造過程對土地河流形成了汙染。今年的G7峰會上,Gap、耐吉(Nike)、H&M和Zara等主要服裝業者,宣誓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在航空領域,甚至有航空公司建議乘客減少碳排放。荷蘭的航空公司KLM告訴乘客,從布魯塞爾到阿姆斯特丹,搭火車比飛機更快。
也許中小企業會認爲,可持續發展只有大企業才會關注,小企業連日常周轉都自顧不暇,哪裏有時間和精力來考慮這一點。
但是隨著大企業采納可持續發展指標,他們對供應商也會相應作出要求,中小企業到時也要跟上這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