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商場買東西,商場入口架起了告示牌,上面印有訪客登記系統SafeEntry二維碼。看著一些要進商場的公衆舉著手機掃描二維碼登記,我看到商場門口有工作人員拿著條碼掃描器,直接走上前去,亮出了身份證。“嘀”的一聲,掃描完畢,我順利通關。
倒不是因爲我不懂怎麽使用二維碼,而是相比掃描二維碼、輸入和提交資料,再向工作人員出示手機屏幕,那“嘀”的一聲省時省事多了。在講求效率的新加坡,那聲“嘀”聽了真叫人舒服。
但不是每個地方都那麽便捷,有些場所可能只提供訪客自行掃碼的選項。這種情況下,公衆如果懂得使用掃碼還不礙事,最多也只是多幾個步驟,而對于不懂得怎麽操作二維碼的公衆來說,簡直是如同要命般麻煩。
數名議員昨天參與“堅毅向前”預算案聲明辯論時,紛紛反映各項數碼措施對部分國人,尤其是跟不上科技步伐或沒有智能設備者造成的不便。工人黨主席林瑞蓮(阿裕尼集選區)就列舉了一些年長居民在數碼時代碰到的困難,如不知道如何使用政府電子密碼(SingPass)認證和相關服務,或是基于一些理由不想使用數碼交易。議員們擔心的是:推動數碼轉型,會不會導致邊緣群體落單?
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在回應議員的關注時給出了明確的答複:政府不會讓任何人落單。對于有需要的國人,政府在鼓勵采用數碼方案的同時仍會爲他們保留低成本非數碼選項。數碼轉型勢在必行,但推動數碼化的同時,數碼包容方面也不能松懈,才能讓國人共享數碼化的果實。
有危必有機,好些部長和議員異口同聲指出,冠病疫情迫使企業和國人不得不加速數碼進程,掌握數碼技能。如總理公署部長、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所說,冠病疫情加快了顛覆性變化,企業面對“不采用新商業模式或新科技就滅亡”的存亡抉擇。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國更有理由利用冠病危機加速經濟轉型。企業有了政府提供的各項援助,可以利用這次阻斷重整業務和商業模式;在一些工作被淘汰的當兒,政府也不遺余力開拓各種就業、實習和培訓途徑。
這些途徑的受衆多元,既包括被裁退和中途轉業者,也包括即將加入就業市場的高等學府畢業生及自雇人士。新成立的全國就業理事會更是扛下了在艱難時期爲多達10萬人開辟就業和培訓途徑的擔子。
數碼化和企業轉型涉及的領域看似不同,但其實兩者密不可分,冠病疫情所造成的嚴峻公共衛生和經濟形勢更凸顯了它們的迫切性——一方面,不習得數碼技能就無法快速記錄自己的行蹤,也可能無法及時獲得最新消息;另一方面,不大刀闊斧采取一些數碼方案,不破舊立新,就無法將成本效益最大化,最終必將落人後。
創造就業也好,推動轉型也罷,眼前的挑戰都必然艱巨,卻並非無法克服。關鍵在于,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都不能再持有推一步走一步的心態,而是拿出一些嘗試新做法的勇氣和耐心。
雖然知道商場入口還是會有職員幫我掃描身份證,但如果今天換作我是二維碼新手,我會選擇多花點時間,熟悉掃描二維碼完成登記的步驟。既是給新做法一次機會,也給自己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