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虛”辯證分爲四大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就像人體的“燃料”,當氣虛時就會導致動力不足;血虛就是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陰虛相當于水和津液不足,會出現燥熱;陽虛相當于體內“陽光”不足,所以會讓人感到寒冷。
四大虛的症狀總結就是陰虛內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
一、 氣虛
氣虛的病因是:元氣不足,由先天禀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或久病不複。
氣虛的表現有: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等
氣虛調理:
1. 合理飲食,平常可以用黃芪泡水喝
2. 適度的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二、 血虛
血虛的病因是:飲食不調,勞累過度,情志不遂,失血過多,久病不愈或身體虛弱。
血虛的表現有:面色蒼白或者黃,沒有光澤,嘴唇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手足容易麻木,女性還容易月經量少。
血虛調理:
1. 多吃補血的食物:桂圓肉、黑芝麻、木耳等
2. 氣能生血,補血時要加上補氣的藥
3. 脾是生化氣血之本,補氣血務必健脾胃。
三、 陰虛
陰虛的病因是: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
陰虛的表現有: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幹、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等
陰虛調理:
1. 多吃滋陰的食物:銀耳、蓮子、百合、豆腐、木耳、燕窩、山藥等
2. 陰虛體質不適合經常泡腳
3. 保持愉快的情緒,減少發怒
四、 陽虛
陽虛的病因是:體內陽氣不足
陽虛的表現:畏寒肢冷,全身無力,肢體浮腫,喜溫,易感風、寒、濕邪,大便稀溏,舌淡白等
陽虛調理:
1. 避免受風寒濕邪,注意保暖
2. 經常用生姜泡腳
3. “動則生陽”,平常多運動
4. 多食用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辣椒、懷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