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明(左)和妹妹鄭鳳明說,每天讓顧客吃得開心,自己煮得開心,是最重要的事。
(新加坡21日訊)大巴窯的一個小販名攤“青山菜頭粿”,總是列入米其林指南等美食指南推介榜內,公認價廉物美,味道獨特。
《聯合晚報》深入走訪,聽一聽該檔的一對姐妹述說攤位的故事,以及對美食傳統的堅持。
堅持手工制作、價廉物美、賣白不賣黑,並塗上特制辣椒的青山菜頭粿,姐妹檔小販在攤位旁挂上父親創攤時的招牌,每天用心守護傳承69年的美食理念。
大巴窯1巷熟食中心的青山菜頭粿,除了周一休息,每天早上6時30分一開檔就客似雲來,下午2時點就賣完。
這家菜頭粿,不賣黑菜頭粿或“黑白配”,就只專賣手工制作和用鋁碗現蒸的白菜頭粿,塗上一層獨家特制的辣椒後,外脆內軟,總叫食客一再回頭。
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這攤的菜頭粿,從上世紀80年代到去年,一直維持兩元一盤起的價格。
堅持低價的姐妹檔小販鄭華明(61歲)和鄭鳳明(55歲)受訪時說,有同行希望她們“不要做壞行情”,畢竟大家都起價,因此直到去年小販中心整修重開後,才調整到兩元半起,但分量也相應增加。
1972年青山菜頭粿在實龍崗花園的忠忠熟食中心擺攤。(受訪者提供)
1950年,兩姐妹的父親鄭雨生與母親黃淑庭,在實龍崗花園一帶推車賣菜頭粿,當時在夜市總是賣到淩晨3時。1972年遷入忠忠熟食中心,並在1973年正式搬到大巴窯1巷小販中心。
鄭華明七歲就到攤位幫忙,八歲辍學讓妹妹有機會上學,並從此學到父母手工磨米粿、蒸米粿、特制辣椒和炒粿的真傳。
1991年,鄭華明和鄭鳳明正式接手攤位,每天守護著家傳獨門手藝,數十年如一日。
鄭華明說,從1950年到2003年的53年裏,攤位都堅持用大磨石手工磨米漿,現場蒸米粿。
“當過碼頭苦力、會蓋房子的父親,還用繩子繞過橫梁,綁著木棍,牽引大磨石來磨米漿。我們直到2003年搬上新小販中心二樓,才不用磨石,直接用粘米粉加上紅蘿蔔絲來制作米粿。”
她說,蒸米粿要軟硬適中,也很講究精確的時間和火候。“要用心感覺米漿的濃稠度。少五分鍾裏面不熟,多五分鍾又太硬,都不理想。”
鄭鳳明說,兩姐妹繼承“完美主義”父親的教導,特制辣椒要連籽磨爛,炒粿時使用特選菜脯碎,再加魚露調味,確保菜頭粿外脆內軟。
青山菜頭粿堅持手工制作和蒸米粿,炒粿時用魚露調味,確保外脆內軟,再塗上獨家的特制辣椒,讓食客一再回頭。
受邀到海外獻藝
多次受邀到海外的“新加坡日”獻藝,認爲要當出色小販須“耐心做”並“爭取回頭客”。
自從2009年以來,兩姐妹多次受邀到英美澳中舉行的“新加坡日”獻藝,爲海外國人烹煮菜頭粿。
鄭華明說,雖然去一次打底六天,包括前五天要上當地的衛生課和點貨,收入補不回,但很榮幸被選中,也有機會出國交流學習。
鄭鳳明表示,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文化值得珍惜。“這裏很方便,供應三餐,價廉物美,美食又多元。”
在小販文化申遺後,開始吸引年輕人考慮當小販,但鄭華明說:”最重要是耐心做,不要想一步登天,要想辦法做出口碑,吸引回頭客。”
攤位還挂著鄭家姐妹父親鄭雨生創攤時用過的招牌,也象征她們用心守護69年曆史的美食傳統。
欣慰下一代有興趣接手
攤位和老家成了情感聯絡站,欣慰下一代有興趣接手。
鄭華明透露,家中有七兄弟姐妹。“三個哥哥都沒機會上學,小時候,白天去外面工作,晚上到攤位幫忙。我讀到小二也辍學幫父母、照顧弟妹,讓他們有機會念完中學。”
她說,父親曾爲她的母校實龍崗花園南校(已經不在)義賣,連材料錢也不收,只求校長答應讓排第六和第七的兩個小女兒有機會讀書。
鄭鳳明說,父母教導大家要相親相愛,彼此相顧,至今雖然父母已過世,全家三代人都年年回大姐華明打理的老家圍爐,周末有空都會到攤位幫忙,平日過來試吃菜頭粿並給回饋,甚至海外親友回國都來攤位聯絡感情。
她欣慰“三四位下一代”有興趣接手家族生意,包括她的23歲兒子,已能獨當一面炒菜頭粿。
“最重要顧客吃得開心” 堅持一盤盤炒美美
堅持“一盤盤炒美美”,最重要“顧客吃得開心,我們煮得開心”。
鄭鳳明說,她和姐姐都學到父親對美食的堅持,“我爸有點完美主義,煮東西都要煮得美美的,菜頭粿要一片片上桌,不可以亂來的。”
她透露,最近有顧客幾天前訂了30包,希望中午准時拿,還說“隨隨便便炒就好了”。
“我答說,怎麽可以隨隨便便炒?你都給我兩天時間了,我會安排和准備,你訂多少,我就炒美美給你。我們一定要保持水准,不可以生意好就偷工減料,或人潮多就隨隨便便。”
姐姐鄭華明也說:“有顧客說,你這樣慢慢炒怎樣賺得到錢?我沒反駁他,但我會繼續用自己傳統的方法,慢慢一盤盤炒美美。我只說不要緊,我不是志在賺錢,最重要是顧客吃得開心,我們也煮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