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7年,大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
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支持下,已經被囚禁南宮八年之久的朱祁鎮,終于走出南宮,重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但與此同時,在紫禁城內部某個病榻上,已是重病纏身的明代宗朱祁钰,雖然奄奄一息,卻並未真正咽氣。直到一個月後,才終于去世,死因,史書上諱莫如深。
而在這一個月當中,大明朝堂上,出現了整個中國曆史當中,最爲荒誕的一幕。
作爲一個大一統王朝,竟有兩位皇帝同時在位!而且,這兩位皇帝,還全都合法,不存在什麽謀逆之事。
明英宗朱祁鎮複辟之後,不但結束了持續八年的景泰一朝。對于當年擁立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如于謙等幾人,全都下了殺手。
對于自己這個弟弟朱祁钰,已經複辟的朱祁鎮,同樣是下手極狠。不但剝奪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在朱祁钰死後,以邺戾王的尊號,將朱祁钰葬于西山,導致朱祁钰成了明朝自朱棣遷都之後,唯一一個沒能葬入帝陵的明朝皇帝。
而在後世的史書上,後人們對于這位本不應該登上帝位的明朝皇帝,同樣評價不高。尤其是在朱祁钰廢儲一事上,更是頗多诟病。
但實際上,真正的朱祁钰,其實算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帝王。他在位的景泰一朝,雖然不過八年時間,但在對于明朝的貢獻,卻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
1.天上掉下來的皇位
朱祁钰能夠登基,能夠成爲明朝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純屬是一個意外。
一個非常殘酷的意外。
朱祁钰的老爹,是明朝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在位十年,上啓爺爺朱棣留下的永樂盛世,自己和老爹則開創了所謂的仁宣盛世。在後世史書上,後人們對于朱瞻基的評價,也相對頗高。
而朱瞻基一生,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孫皇後所生的嫡長子朱祁鎮,一個是妃子吳氏所生的此子朱祁钰。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當中,朱祁钰被改爲是已經被廢掉的胡皇後的親子,這其實是影視劇爲了劇情的改編。在正史上,朱祁钰的母親,是朱瞻基的賢妃吳氏。
作爲庶子,同時又是此子,母親又不是特別受寵。照理來說,朱祁钰似乎已經和皇位無緣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明宣宗朱瞻基,雖然在史書上素有賢名,但壽命卻不長。僅僅三十六歲,便因病去世。
朱瞻基去世之後,年僅九歲的嫡長子朱祁鎮,順利登基,這就是明朝曆史上的第六位皇帝。
至于比朱祁鎮僅僅小了十一個月的朱祁钰,則是在長兄即位後,被封爲邺王。因爲當時才年僅八歲,朱祁钰被允許留在京城,成年後再去就藩。
如果曆史沒有那麽多的偶然,接下來的曆史軌迹,應該是朱祁钰順利成年,然後去封地就藩。每年過年的時候,給自己的皇帝哥哥寫封信拜個年,再送點小禮物。
從史書記載來看,至少在小的時候,這兩兄弟感情還是不錯的。
然而,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朱祁钰21歲這一年,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這一年,因爲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帶領大軍親征瓦剌。但是在土木堡地區(今張家口懷來縣),因爲種種原因,二十多萬明軍,被不足三萬的瓦剌軍隊打得全軍覆沒。就連朱祁鎮本人,都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消息傳回,京城震動。
土木堡一役,在明朝曆史上,是個重要的轉折點。而在當時,這個消息,對于明朝的統治階層來說,更無疑于是一聲驚雷。
作爲皇帝的朱祁鎮被俘虜,本身就已經是足以令國家滅國的大事。而且,朱祁鎮帶去土木堡的二十多萬大軍,更是當時明朝最精銳的軍隊,而且也是北京附近的幾乎所有正規軍隊。
沒了皇帝坐鎮,又沒了軍隊護衛,北京城一時間風雨飄搖。所有人都覺得,瓦剌人南下打下北京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就是在這種局面下,朱祁钰被扶上了皇帝的位置。
2.在位八年,貢獻很大
土木堡事變後,瓦剌人即將南下圍城。在這種局面下,朱祁钰被推出來主持局面。
在這個時候,朱祁钰還是以邺王的身份攝政,暫時還沒有登基做皇帝。
當時的北京,因爲所有正規軍,都已經在土木堡一役當中,損失殆盡。僅剩下的一些兵馬,根本不足以防備瓦剌人的到來。
外敵瓦剌即將圍城。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因爲跟隨朱祁鎮親征而死在了亂軍之中。京城附近,又無足夠的軍事力量拱衛。被趕鴨子上架,之前又完全沒學過怎麽去統領天下……
朱祁钰上位之初,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糟糕局面了。
面對這樣的危局,很多大臣出于各種考慮,建議朱祁钰將都城南遷,由北京遷往南京。
這種辦法,當然更加安全。
但是,朱祁钰在經過仔細思考後,最後卻決定聽從兵部左侍郎于謙的建議,決定留在北京城,和瓦剌人硬碰硬的打一仗!
正是這個決定,保證了明朝在接下來的一百五十多年當中,沒有成爲像南宋朝廷那樣,偏安一隅的中原王朝,維護了國家的完整性。
決定了固守北京後,接下來便是想辦法如何守住了。在軍事上,朱祁钰沒有像他哥哥朱祁鎮那樣,明明不懂軍事,卻非要外行指揮內行。朱祁钰直接將北京防務,交給了以于謙爲首的主戰派大臣,自己只負責准或者不准。
在于謙、王直等大臣的規劃下,朱祁钰調南京、北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一起趕往京畿附近備戰。
在這個時候,瓦剌人本想挾持朱祁鎮,讓明朝開城獻降。爲了穩住人心,在奉命監國十八天之後,朱祁钰被大臣們推上了皇位。而在登基之後,朱祁钰吸取了哥哥的慘痛教訓,對于自己一竅不通的軍事,根本不亂摻和,給予大臣們充分發揮才能的空間。
事實證明,當時明朝的家底,還是很厚的;大臣們的能力,也是比較強的。
只要皇帝別亂摻和,基本上問題不大。
正統十四年十月十一,瓦剌人的大軍,終于抵達了北京城下。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後,瓦剌人終于失敗,死傷無數,被迫退回草原。
這一戰,史稱北京保衛戰。
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後,局勢終于穩定了下來。在擊退瓦剌人之後,朱祁钰開始整肅朝堂,對原本由宦官王振領銜的閹黨,徹底進行了清掃。任用了一大批賢明的大臣,如于謙、王直、陳循、商辂等人,將正統年間朝堂上的烏煙瘴氣,暫時一掃而空。
另外,因爲土木堡一役當中,明朝原本的精銳部隊,全都被瓦剌人打光了。朱祁钰在北京保衛戰後,開始派人整饬軍隊,重新建立起京城周圍的防衛體系。雖然再也比不上當年成祖朱棣時期的盛況,但至少保護北京地區,是綽綽有余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皇帝生涯當中,朱祁钰采取了比較寬松的政策。
在位期間,對受天災比較嚴重的山東、河南、山西等地區,給予了不同程度的減免稅負,並且赈濟災民,安撫流民。大力發展經濟,厲行節儉,減免宮廷開支,派官員治理河患,消除水災……
除此之外,朱祁钰還派人分行全國各地,搜集資料,整理成《寰宇通志》。這大概是明朝曆史上,最大的一部地圖類的典籍。
景泰一朝八年的時間,朱祁钰極力恢複國力。將土木堡事變後,明朝失去的國力,修補回來很大一部分,讓明朝得以繼續存在下去。
可以說,如果不是朱祁钰即位,在危難之時穩住了局面,保住了北京城。那麽接下來,明朝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與瓦剌人再次南北劃江而治,成爲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若是弄不好,明朝自此滅亡,也不是不可能的。
3.英年早逝,死後被兄長清算
然而可惜的是,臨危受命穩住國家的朱祁钰,依然沒能長壽。八年之後,年僅三十歲的朱祁钰,便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忽然病重。正是因爲朱祁钰的病重,才使得一些大臣們敢發動政變,重新擁立朱祁鎮登基。而在朱祁鎮複辟之後,對自己的這個弟弟,卻是直接開始進行清算。
說起來,朱祁钰的所作所爲,能稱得上是有愧于兄長朱祁鎮的,只有兩件事。
一件事,是在廢儲的事情上。
當初朱祁钰奉命攝政,其實是輔佐太子朱見深。可惜朱見深當時只有兩歲,根本無法主持大局。所以,大臣們和皇太後胡氏商量過以後,才決定擁立朱祁钰稱帝。
但是,這裏面卻有個條件。
胡太後要求,朱祁钰即位之後,仍要立大哥的嫡長子朱見深爲太子。朱祁钰將來去世後,仍要傳位給朱見深。
面對瓦剌人的進攻,大家一致對外,當然沒有問題。但是,等到局面平定下來以後,朱祁钰自然要動腦筋了。
自己都已經做了皇帝,爲什麽不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
所以,景泰三年,朱祁钰直接違背的承諾,廢掉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
然而可惜的是,僅僅過了一年之後,新太子朱見濟便夭折。而除了朱見濟以外,朱祁钰又沒有別的兒子。
正是因爲這樣,導致朱祁钰病重的時候,根本沒有後代能夠即位。所以,大臣們才會擁立被軟禁的朱祁鎮再次登基。
在廢儲一事上,朱祁钰算是違背了承諾,對不起自己的大哥。
而另外一件事,則是在對待朱祁鎮的事情上。
土木堡之變後,過了一年的時間,瓦剌人大概是覺得,繼續挾持朱祁鎮並無益處,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禍端,所以便將朱祁鎮重新放回了北京。
在長兄回到京城後,朱祁钰仍是熱烈歡迎。但是歡迎過後,卻把朱祁钰軟禁在南宮,禁止朱祁鎮和大臣們見面。
這不是廢話嗎!
客觀來說,這種對待方式,雖然對不起朱祁鎮,但是從大局上來說,卻是正確的。如果放任朱祁鎮和朝臣們接觸,肯定會導致時局不穩。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極有可能再次失控。
再說,已經到手的皇位,難道還能再交出去?
正是因爲這兩件事,再加上朱祁鎮覺得,不廢除自己弟弟,自己再次登基,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才會在朱祁钰死後,對其進行清算。
縱觀朱祁钰的一生,雖然不長,在位更是只有短短八年。但就是這八年時間,對明朝來說,卻是至關重要。
單從朱祁钰的政績上來說,稱其是明朝的中興之主,亦不爲過。
可惜的是,在後世史書上,出于政治需要,大家不約而同的抹黑了朱祁钰。對于這位明朝中興之主的功業,也是嚴重低估。甚至連朱祁钰爲何會英年早逝,爲何會暴斃于深宮。史書當中,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對此諱莫如深。
朱祁鎮和朱祁钰這對兄弟的故事,大概只能告訴我們後人一個道理。
最毒莫過權力欲,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