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成路上整排土生華人住宅缤紛亮眼。
加東與如切,經常被混爲一談,其實是有所區別的。加東是海濱、度假、別墅、富豪、洋派;如切是市井、日常、店屋、平民、本土。兩種風情的交叉相遇,展現精彩紛呈的生活趣味。
如切坤成路(Koon Seng Road)上亮麗的一道彩虹,俨然是新加坡旅遊局的最佳宣傳畫面。
整排的土生華人住宅缤紛亮眼,充滿年代感卻又漂亮光鮮。西式排屋納入中式祥瑞雕花,牆面柱身鑲有彩色瓷磚,精神奕奕,沒有一間有半點殘舊。每一戶自帶圍牆大門與庭院,瓷磚與花飾略有不同,但整體風格一致。娘惹糕粿般的亮麗顔色,濃妝淡抹,一見難忘。
這樣的一排彩色老宅,讓我聯想到舊金山的“六姐妹”。六棟維多利亞時代的住宅連成一排,外表一致,不同顔色增添視覺效果,經常出現在許多電影與電視節目上,舉世聞名。在還沒有人用手機拍照的年代,已經紅極一時,被稱爲“明信片屋”。
我偏心地認爲,坤成路的這排屋子,理應享有同等地位,還比舊金山的姐妹更勝一籌。年代也許沒有那麽久遠,但牆面上有更多裝飾,細節上更精致,結合中西元素又反映出南洋特色,有更豐富的內涵,周邊街區逛起來也更有趣味。
網紅打卡熱點
網紅年代,小景點也可以發揮大作用。不需有太多理由,瞬間吸引眼球的看點,拿出去就是最好的名片。迎合拍照潮流,加東如切區最新藝術之旅Katong Joo Chiat Art Circuit也從視覺角度出發,精選多個地點粉刷一新,畫上壁畫挂上木牌附帶解說文字。
例如,如切路341號的獨棟建築,平時只知道是家具店,側牆如今遠遠就看見母親懷抱著嬰孩的大幅壁面,點出曆史:早期的新加坡嬰兒死亡率偏高,1907年設立如切婦幼診所,呵護生命,也就是這座建築的最初任務。
又如東海岸路150號繪制了整個牆面的海龜圖,點出“加東”名稱來自一種海龜品種。而壁畫的這個路口,走進去是造型獨特的浮腳單層排屋,顔值不輸于坤成路排屋,納入馬來式浮腳樓設計是爲了應付潮汐的起落,由此也可知道原本的海岸線就在這裏,真的有海龜來到這些房子旁邊下蛋。
新項目由本地公司Colorinc主催,獲得新加坡旅遊局支持。除了制作壁畫,也聯絡了區內店家提供相關促銷與活動,結合吃喝玩樂設計成整條的遊玩路線,可惜路線剛在去年底推出,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全球旅客已被迫停下腳步,旅遊按下了休止符。
玩樂倒也不急于一時,阻斷措施漸漸放寬,探索世界就從身邊開始。其實街區的精彩,本來也不是拿著一張地圖就可以一次看盡。尤其是經曆漫長時間醞釀的老區,也需要以同樣的節奏與心情來品味。不經意的轉角某一次擦身而過,未必有彩虹般的吸睛,卻可能會觸碰了內心深處某個角落,找到屬于自己的亮點。
從吃風到人間煙火
加東與如切,今天已模糊了界限,經常被混爲一談,其實是有所區別的。
加東原本是東部沿海地區,從丹戎加東的加東公園開始,一直到今天的東海岸路一帶,跨越好幾公裏。如切也屬于加東,但一般指的是以如切路爲軸心的地段,細長道路連接芽籠士乃與東海岸,也延伸到周邊的街巷路段,越靠近東海岸就越加東。
從地圖上看,加東是橫向的,如切是縱向的,東海岸路與如切路交界的路口就是精華地區。從街道面貌來看,加東與如切也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與印象。
加東在我記憶中從來都是一個“吃風”的地方。上世紀70年代初的加東公園還有海邊,可以玩沙嬉水、蕩秋千,是童年最期待的玩樂去處。沿著蒙巴登路(Mountbatten Road)遊車河,早期是富裕人家建造海邊別墅的地段,一座座“吃風樓”氣派十足,自成一個世界。
加東海邊就是休閑別墅區,最著名的海濱度假酒店是與萊佛士酒店同樣業主的海景酒店。60年代拆除後又出現另一家同名酒店,以高樓式建築飽覽海景,也在2003年走進曆史。今天的東海岸路一帶依然屹立著好幾家酒店,已經看不到海景,但是吃喝逛街精彩依舊,保留了休閑玩樂的歡快氣氛。
如切則是迥然不同的氛圍,給人一種辛勤勞碌的印象。商人在如切這一帶買地種植椰林,後來蓋房子建立起華人商業市場。殖民政府開辟公路時讓出部分地段,從而有了如切路,周邊也稱爲如切區。
細細長長的如切路從中心穿過,夾道是栉比鱗次的戰前店屋,羅列著形形色色的傳統行業如腳踏車行、紙紮店、薄餅皮、鏡框裝裱、藤制家具,彌漫濃濃生活氣息。橫街窄巷間環境複雜,東海岸路上建于1928年的如切警署,就是專門對付罪犯與私會黨徒。
加東是海濱、度假、別墅、富豪、洋派;如切是市井、日常、店屋、平民、本土。
兩種風情的交叉相遇,形成了整個街區最吸引人的部分。從吃風來到人間煙火,從忙于生計來到休閑娛樂,商場、超市、百貨公司、戲院、美食什麽都有,展現精彩紛呈的生活趣味。
懷舊曆史街區
如切在2011年被列爲新加坡首個“文化市鎮”(Heritage Town),官方的曆史文化標志設在如切路與東海岸路交界處的商場門口。
更有代表性和時代感的地標,是在街道另一頭遙相呼應的加東購物中心。1973年開放時是本地第一座全冷氣商場,曾經興旺一時,購物中心裏布店林立,東方百貨公司商品齊全,特別好逛。今天的商場保留了當年的格局,店面以女傭介紹所居多,冷冷清清,別有一股落寞味道。
同一路段還有知名百貨公司鄭萬源,曾經的四層樓建築早已消失無蹤,原址建成公寓,其中一個門面位于現在的Rumah Bebe土生華人店,外牆不顯眼的角落有“TBG”(Tay Buan Guan)的字樣,等著有心人來憶舊。
這裏曾經也以戲院聞名,獨棟的加東奧迪安戲院、樂斯戲院和麗宮戲院三足鼎立,如今都變成商場與辦公樓。直到112 Katong出現了商場電影院,才再次重溫看電影的感覺。雖然氛圍已不盡相同,電影散場後吃一碗加東叻沙,在一般的日子裏還是能夠做到。
門面顯著的328加東叻沙,就在以前的麗宮戲院對面。路過時坐下來吃一碗叻沙,瞬間就沉浸于舊情綿綿。關于加東叻沙有很多說法,每一家都宣稱自己是正宗風味,對我來說,品嘗的其實是一種情懷。就像同一排的紅屋,1925年的嘉東面包廠在本世紀走進曆史,換了新業主修葺一新,人事已非,路過時忍不住還是要進去坐坐。
同排店屋當然還有著名的娘惹糕粿、金珠肉粽,多年來這排老店屋換了多少租戶,多少美食風味,卻一直吸引著食客,美食荟萃的形象不變。就連對面的前如切警署,完成了曆史使命,進入本世紀轉爲餐飲場所,如今的Baba Chews餐館,名字結合峇峇元素與周如切的姓氏,彰顯地方特色。
餐館其實是加東英迪格酒店的一部分。沒有了海景的加東酒店主打社區精神,娘惹式地磚、模擬舊櫥櫃的前台,牆面上的陶瓷圖案,大玩現代娘惹元素,複古又新潮。
多元文化新舊交彙
加東與如切長久以來都是新加坡的土生華人區,其實娘惹風情並不像馬六甲或槟城那麽濃郁或傳統。更准確來說,加東如切是新加坡最多元文化的地區。全島各地都能看到華巫印三族特色,唯獨這一帶同時也有顯著的土生華人與歐亞人特色。
加東奧迪安後面的聖帕加維那雅加印度廟(Sri Senpaga Vinayagar Temple)曆史可追溯到1875年,由住在附近的錫蘭淡米爾人所建。街道名稱錫蘭路、錫蘭巷反映出這一帶的印族特色,而奧南路Onan Road則是爲紀念爪哇商人Onan bin Rajidin而命名的。
相隔不遠的聖希達教堂,1934年創立時是一棟雙層別墅,爲附近的土生華人與歐亞人服務。往前朝德明路的方向走去,還有一家加東福音堂,也有80多年曆史。歐亞人協會就在對面,會所頂樓設有文化展廳,介紹本地歐亞人社群與傳統文化習俗,底層的Quentin’s是本地少見的歐亞餐館。
回到如切路上又是傳統華人生活區,越靠近芽籠士乃馬來風情越是濃郁。最顯眼的是老字號薄餅店對面的哈裏德回教堂(Masjid Khalid),1917年建立,至今保留原本的建築風格,樸實親切。周邊都是華人商店,體現多元種族和諧共處的特色。
正是這樣的兼容並蓄、碰撞交融,形成了加東如切的獨特風情。加上歲月的沉澱,新舊交彙,讓整個街區更具魅力。
逛街趣味不只在熱點名所,尋常街巷與住家也隱藏著許多細節,處處精彩。坤成路尋訪彩色排屋時,路口左右兩座老店屋堂皇古雅,牆面的精致雕花肯定不會錯過。彩虹排屋旁邊轉入後巷,窄窄的巷子裏成排的灰白舊屋風格獨特,保留了古早門面,低調納入現代公寓,曾獲頒市區重建局舊建築修複工程獎。
街區裏很多這類得獎建築,最佳例子是得獎無數的如切坊125號“幸運書店”,原本是售賣書刊文具的老店,改建成住家時正面還原了原始面貌,五腳基的柱子上還殘留著原本的店名。
有些是複舊如舊,有些是新舊並存;有些舊瓶換了新酒,有些在新建築納入老式情懷。新時代住戶在老住宅裏展露個性,街區裏亂走一圈,看到排屋牆面畫上浮世繪的海浪;籬笆鐵花有一對紅雙喜;守護門邊的獅子包著口罩;舊式木門邊的兵馬俑戴著酷炫墨鏡……
房子裏都住著什麽人,街巷間發生過什麽事?別人家門前不好意思駐足太久,快步而過心神卻戀戀不舍,各式各樣的故事與想像,點滴萦繞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