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帶領大家詳細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娘惹文化~
傳聞當年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時,有一部分隨行人員就留在了當地。
這些人定居後和當地的馬來族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
在馬來語中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爲“峇峇”,女性後代則稱“娘惹”。有人也把他們稱之爲“土生華人”。
娘惹和峇峇主要生活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他們雖然遠離了中國本土,但也繼承了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長幼有序,注重孝道。 由于長期的離開了家鄉和親人,他們已經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曆史的車輪緩緩向前,幾百年就這樣過去了。這些土生華人大部分已不會說漢語,他們講的是一種綜合中國福建方言和馬來語的混合式語言。
(娘惹傳統服飾)
生于望族,長于深閨,別具一格的娘惹文化 娘惹在馬來族群裏就如同中國的名門閨秀,生于望族,長于深閨,一生專事廚藝和女紅。
娘惹文化自始至終都保留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記,同時也融入了馬來、印尼和歐洲部分的文明的元素,最終成爲了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情!
服飾方面,年輕的娘惹會身穿可芭雅紗籠做搭配、而較爲年老的娘惹們會著較寬松的長Baju Panjang。
直到英國統治馬來半島時期,娘惹們才開始穿上洋裝。
在發型方面,娘惹們在未結婚之前會綁起兩個發髻。直到她們結婚之後,她們就會把頭發綁在一起,束成一個發髻。
土生華人時期的“峇峇”和“娘惹” “峇峇”和“娘惹”又被稱爲土生華人,十五世紀初期主要定居在馬來亞:現在的馬來西亞的馬六甲。
還有包括舊時的滿者伯夷國:現在的印度尼西亞;以及舊時的室利佛逝國:即新加坡一帶的華人後裔。
這些古代的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通婚所生的後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在土生華人生活集中地最多的,包括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比較多。
1960年代之前,峇峇和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的身份,被稱爲Bumiputra。
但由于某些當地的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爲馬來西亞華人,從而失去了土著的身份。
直到今天,他們在馬來西亞的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的新客身份毫無二致。
土生華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使用華語。以馬六甲和新加坡爲例,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土生華人使用的是一種混雜了福建閩南方言的馬來語,我們叫做峇峇馬來話Baba Malay。
舉一個例子更形象的說明一下:
A:Amboi! Bibik hari ni pakay chantek-chantek! Lu pergi ke mana yah?
A:哇!阿姨今天打扮的好漂亮!你去哪呀?
B:Kamsiah ba! Gua sekarang pergi ke pasar beli kueh-kueh untuk Chap Goh Meh lah. Hari ni nak pakay baju kebaya. Gua swee bo?
B:謝謝你小弟弟!我現在去市場買爲元宵節准備的糕點啦,今天想穿可峇雅,我好看不?
峇峇和娘惹中的許多人屬于原新加坡的精英一族。大多數人在馬六甲海峽生活了幾代人。他們通常都是經商,是英國人和中國人,或中國人和馬來人之間的交流者。
由于他們總是能夠說兩種或更多種語言,所以語言能力、天賦異禀。
因爲他們認爲沒了中文,自己應該更加的注重這些禮俗的傳承,所以他們的紅白喜事都是以中華傳統爲主的。
在閩南,當地亦有句俗語,叫作三代成峇。意思是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
在今日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如果娶了一位馬來女子爲妻,那麽就要皈依于伊斯蘭教,並換上穆斯林的名字。並且他們的子女也是馬來人了。 所以峇峇和娘惹這種稱謂的內涵是一種已經絕迹了的特殊族群和文化表達。
新加坡的如切和加東娘惹文化的精彩融合 加東與如切,經常被混爲一談,其實是有所區別的。
加東是海濱、度假、別墅、洋派;如切是市井、店屋、平民、本土。兩種風情的交叉相遇,卻也展示出了精彩紛呈的生活品味。
如切路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當屬新加坡旅遊局的宣傳畫。
畫中展示的整排土生華人的住宅缤紛亮眼,充滿年代感卻又不失華麗的氣質。
西式排屋加入中式祥瑞雕花,牆面柱身鑲著的彩色瓷磚,看上去還是那麽的新鮮好看。
每一戶的瓷磚與花飾都有不同,整體風格卻能融合在一起。那種亮麗的色彩讓人一見難忘。
加東與如切,在今日的新加坡雖然經常被人混爲一談,但舊時的區別還是蠻大。
加東原本是東部沿海地區,從丹戎加東的加東公園開始,一直到今天的東海岸路一帶,長度有好幾公裏。
如切雖然當時也屬于加東,但一般指的是以如切路爲中心的地帶。細長的道路連接芽籠士乃與東海岸,一並延伸到周邊的街巷,越靠近東海岸就越是加東的核心位置。
從當時的街道面貌來看,加東與如切也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與印象。
上世紀70年代初的加東公園還有海邊,可以玩沙嬉水、蕩秋千,是童年最期待的玩樂去處。如果你曾經沿著蒙巴登路遊車河,會發現那裏曾是富裕人家建造的海邊別墅,整個別墅群自成一派。
然而,如切地段則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氛圍,給人一種忙碌而豐盛的印象。
忙碌的商家在如切這一帶買地種植,後來蓋房子建立華人商業市場。政府讓出了部分地段,才有有如切路,舊時周邊也被稱爲如切區。
細細長長的如切路上盤踞著各行各業的傳統店屋:腳踏車行、紙紮店、薄餅皮、鏡框裝裱、藤制家具,彌漫著濃濃的市井之氣。
然而,這兩種風情的交叉相遇,彙聚成整個街區最讓人難忘的部分。從觀景再到這溫暖的人間,展現出加東和如切娘惹文化中濃濃的生活趣味。
懷舊曆史街區展現多元文化的新舊交彙 加東與如切長久以來都是新加坡的土生華人居住區,雖然其中的娘惹風情並不像馬六甲或槟城那麽濃郁或傳統,但是卻有著顯著的土生華人與歐亞人的特色。
如切路上是傳統華人區,越靠近芽籠士乃馬來風情越是濃郁。老字號薄餅店對面的哈裏德回教堂Masjid Khalid。
1917年建立,至今保留著原來的建築風格,親切之感油然而生。
正是這樣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加東如切的獨特風情。加上歲月的沉澱,新舊交彙,整個街區更具仍然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逛街趣味還在于尋常街巷與住家中隱藏著的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處處讓人流連忘返。
幻想著房子裏都曾住過什麽樣的土生華人,街巷間又發生過多少瑣事… …
羞澀的在門前駐足小會,又不得不快步而過。
心神間卻久久欲罷不能,腦海裏想像的各式各樣的故事,就像深藏在華人骨子裏的深情一般久久萦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