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餐桌上的雞肉,無須屠宰活雞,而是在實驗室研發培植雞肉,以後甚至可在新加坡小販中心吃到使用培植雞肉烹煮的雞飯。由美國食品科技公司Eat Just研發的培植雞肉,已獲准用來制作雞塊在新加坡出售。
由美國食品科技公司Eat Just研發的培植雞肉,符合新加坡食品局對新型食品(novel food)的安全要求,已獲准用來制作雞塊在新加坡出售。這是全球首個獲得監管批准的培植肉項目,意味著新加坡將是全球首個售賣培植肉的國家。
什麽是新型食品?
新加坡:新型食品(novel food)指的是沒有“安全使用曆史”的食品或食材,即過去至少20年內不曾作爲多數人口飲食的一部分,也未經證實對人體健康是否有不良反應。市面上多數植物肉産品如“不可能漢堡”(Impossible Burger)並不歸類爲新型食品,因爲它們使用的植物蛋白取自常見的食用植物,例如大豆和小麥。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須進行公共衛生與安全考量評估的“非傳統食品”,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不曾被人類食用。
加拿大:從植物、動物或微生物提取的轉基因食品;生産、准備和包裝過程使用之前從未用過的方法,可能導致食品産生重大變化。
歐盟: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從未在歐盟廣泛供人類食用的食品,包括刻意改造的食品、含人造納米材料的食品;提取動物、植物、微生物、菌類或藻類細胞及組織培植而成的食品。
Eat Just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蒂特裏克(Josh Tetrick,40歲)受訪時解釋,科研人員從活雞身上采集細胞,找出細胞所需的營養,再放入生物反應器進行培植。
制作雞塊的材料除了培植雞肉,還包括綠豆蛋白和面包糠。整個生産過程只需幾個星期,與釀制啤酒相似,其中一個生産設施是位于新加坡理工學院的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
蒂特裏克透露,公司已開始與新加坡餐館洽談,近期內會推出這款培植雞塊。“我們會先以上等雞肉的價格供應給餐館,再進軍零售市場。以後在小販中心吃雞飯,也能吃到我們的培植雞肉。”
Eat Just也計劃在新加坡設立亞洲首個,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植物蛋白生産設施。
蒂特裏克說:
“選擇在這裏設廠,是因爲新加坡在保護知識産權方面擁有良好紀錄,政府在開發‘未來食品’體系方面也具有前瞻性,制定了監管框架來評估新型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推出市場時包裝上得貼標簽
爲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有意生産或進口新型食品的業者,必須向食品局提呈相關食品的安全評估報告,經新加坡政府審核批准後,才可在新加坡售賣。除了在報告中列明食品的毒性、致敏性及生産方式的安全性,業者也須說明生産過程使用的材料,以及如何管控潛在的食安風險。在推出市場時,食品包裝上也得貼上標簽,方便消費者辨認。
爲確保食品安全評估經過嚴格審核,食品局也成立了新型食品安全專家工作小組,成員包括來自食品毒理學、生物信息學、營養學及流行病學等領域的專家。
南洋理工大學食品科技計劃主任陳維甯教授也是工作小組成員。他受訪時指出,培植肉在新加坡具有巨大發展潛能,並有助加強糧食保障。
“鑒于全球暖化對畜牧業的影響,以及新冠疫情對全球食品供應鏈的沖擊,在新加坡尋找方法提高糧食的可持續性,變得至關重要。培植肉很適合新加坡,因爲它靠科技驅動,不受環境因素影響,所需土地也比傳統動物養殖少。”
新加坡須生産“替代蛋白質”食品
隨著全球對蛋白質的需求不斷增加,單靠傳統的動物養殖方式將加重環境負擔,因此新加坡必須以創新的方式,更有效和可持續地生産高蛋白食品。
替代蛋白質(alternative protein)是其中一個選項,種類包括植物肉、藻類和菌類蛋白、昆蟲蛋白以及培植肉。
替代蛋白質有何益處?
只需少量土地和人力,就能生産大量蛋白質,而且不受氣候變化影響。比起傳統動物養殖,所需的原料與飼料更少,制作過程産生的碳足迹也更低。有助可持續地生産高蛋白食品,減少對進口肉類的依賴。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文告,替代蛋白質是相對新興卻迅速增長的領域,預計未來10年內全球市值可達1400億美元(約1874億新元),相當于全球肉類市場價值1.4萬億美元的一成。
許多食品公司已看中亞洲消費者對替代蛋白質的需求,因此新加坡支持創新和研發新型食品,將有助加速新加坡農業食品和替代蛋白質領域的增長。
經濟發展局、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也不斷鼓勵處于領先地位的食品生産商在新加坡紮根,爲農業食品公司提供創新方面的援助,並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例如,瑞士食品公司Bühler和Givaudan在新加坡聯合設立蛋白質創新中心,旨在支持新加坡起步公司和科研人員爲亞洲市場開發植物蛋白産品。
爲培養下一代開發新型食品的創新人才,經濟發展局也與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等企業合作,在全球創新中心開設多學科的研究生培訓課程。
已在研發培植蝦肉與豬肉
除了已獲准在新加坡出售的Eat Just培植雞塊,其他處于研發階段的培植肉類産品還包括Shiok Meats的培植蝦肉,以及Ants Innovate的培植豬肉。
Shiok Meats聯合創辦人兼總裁思利然博士(Sandhya Sriram)透露,培植蝦肉預計2022年可通過新加坡餐館出售。公司計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生産設施,日後可生産培植龍蝦和螃蟹。
有素食者不排斥嘗試培植雞肉
Eat Just生産的培植雞肉,是利用動物細胞培植而成,因此算是“真肉”,不適合素食者食用,但有素食者表示,並不排斥嘗試培植肉。
曾擔任新加坡素食協會主席的雅各布斯(George Jacobs,68歲)受訪時笑說,這款培植肉在他的素食者朋友群中引起熱議。
“雖然制作過程中並沒有殺生,但一些朋友認爲,從動物身上采集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剝削行爲,有違自然。很顯然的,培植肉的目標受衆並不是素食者。”
不過,雅各布斯有信心,培植肉生産商出于關懷動物及保護環境的初衷,必定會確保動物和消費者的安全。
他也說:
“新加坡是全球首個售賣培植肉的國家,身爲新加坡人,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的家人都愛吃肉,希望我能說服他們接受培植肉,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