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人大重陽,原題爲:《金燦榮:百年變局下,美國加碼遏制中國崛起,我們有這幾張牌反制》
編者按:新冠疫情的爆發不僅未能使中美兩國摒棄前嫌,攜手戰“疫”,反而給部分美國政客以抹黑中國、加速“脫鈎”的借口。5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對“中美關系的深度思考”。這是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陽運營)承辦的“重新認識美國”系列直播活動第三講。該直播實錄如下:
金燦榮: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謝謝重陽金融研究院組織的這個系列活動,當然也謝謝剛才王鵬的介紹!他的熱情介紹讓我也很激動。
今天來談一談我最近對中美關系的思考。中美關系最近有什麽變化,將走向何方,對我們國家和大家生活會有何影響,這些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我談談自己的一管之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
一、大變局中的世界
一
(一)三個關鍵詞:百年變局、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
當今世界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新格局:國際格局從西方主導走向東西方平衡。國際格局過去500年都是西方主導的,但現在正在從西方主導走向東西方平衡,這就是新格局。它有個表現,G20現在就變得比較重要,以前是G7特別重要,現在是G20變得特別重要。G20取代G7,它就反映了國際格局從西方主導走向東西方平衡。
第二,新模式:在觀念領域西方模式不再是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能提供了新的選擇。觀念層面的新模式,原來現代化成功的樣板都在西方,所以西方學者總結出不少的模式,比如荷蘭模式、德國模式、英國模式、瑞典模式,也有一些非西方的模式,比如蘇聯模式、日本模式。其全球結果是,在觀念層面,我們人類可選擇的東西就更多了,這就是第二個百年變局的含義。
第三,新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東西方都有機會。在“工業黨”看來,生産力、技術的進步對人類進步具有決定性意義。它基本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一是革命的策略,階級鬥爭什麽的;二是純理論,理論分兩塊: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核心的觀點就是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曆史唯物主義這個基本原理,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它現在的表現就是工業能力決定國家的命運。人類的近代史就是工業化曆史。工業化進程當中,工程化過程中最爲重要的事件就是工業革命。過去人類已經經曆了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機、電氣化和計算機,這三個工業革命全是西方的。但現在人類正在迎接一個新的工業革命,也叫第四次工業革命,但這次就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三次工業革命全是西方壟斷的。但現在是東西方都有機會。東方主要是中國有這個機會和能力。新工業革命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工業革命是西方壟斷,這一次工業革命是東西方都有機會競爭。
第四,新的全球問題:網絡、虛擬經濟、超級資本、人口問題和難民、移民潮、科技陷阱等等。
我把“百年變局”理解爲“四個新”:新格局、新模式、新工業革命和新的全球問題。在我看來,把“四個新”把握住了,“百年變局”就大致把握住了。
(二)格局變化的原因
什麽導致“百年變局”的出現?我認爲是兩個原因:一是西方的相對衰落,二是中國的相對崛起。
首先,西方500年來主導世界,但現在西方相對衰落了。我這裏要強調一點,我們經常講“西方”,西方具體是指什麽範疇呢?西方是指美國、歐洲、日本。歐洲當然指歐盟,美國、歐盟、日本這三強,再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以色列這四小是西方,其他嚴格講不叫西方。印度老覺得自己是最大的西方民主國家,但在西方主流經濟眼裏,印度並不是西方。俄羅斯精英層也很想加入西方,但西方不認他們。所以,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資格成爲“西方”的,西方這個“戶口本”很難拿的。我的理解,西方就是“三大四小”。
“三大四小”現在加起來大概不到11億人,在全球77億人當中占1/7。這群人現在一個首要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人在衰老、在減少,這是最要命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問題,比如貧富分化、財政負擔過重,還有一些意識形態偏執、經濟空心化等,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老齡化。
其次,中國的崛起:中國基于工業化的崛起,對世界工業化的進步意義重大。中國崛起是很實在的,中國是基于工業化基礎上的崛起,還不是取了巧,比如發生能源革命,找到了能源或者因爲經濟浪潮到了中國,把我們帶起來,借外力。我們國家就是苦練內功,老老實實搞工業化崛起的。我們崛起的基礎很紮實,對人類的工業化進步貢獻很大。整個西方“三大四小”加起來11億人,中國大陸14億人,比他們總和還多3個億。所以,我們對人類的工業貢獻挺大的。至于說中國崛起的原因,諸多的非西方國家都想崛起,爲什麽崛起不了呢?解釋有很多,時間關系也不能展開。
那麽,中國崛起的原因是什麽呢?
一是文化基礎:中國崛起的文化基礎是很好的,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實際是有現代性的。我們過去一百年老批評自己,說我們工業化搞得不好,其中就有怪我們傳統文化。我現在覺得整個思維是錯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實際是適合現代化的,是有它的現代性的。現代性是世俗化的,而我們傳統文化也是世俗化的。在所有古典文化裏,中國的世俗性是最突出的,不是靠一神教來管自己,也不是靠多神教來管自己。
二是中共的領導:人類自從産生就一直處在集體的競爭當中,競爭就需要有領導力。哪個群體領導力好,哪個群體就有優勢。中共就提供了現代化的領導力(leadership)。如果沒有這個領導,我們後發展國家將很難和西方競爭。
三是學習西方:中國過去一百多年,是很認真在學習了西方的成功經驗。在治理方面,西方是有四大成功的法寶,分別是民主、科學、市場、法治。我們學習“五四先賢”的傳統,不妨就把他們叫做“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馬先生”(Market)、“洛先生”(Law)。
(三)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工業化”概念是理解500年世界近代史的關鍵——是西方崛起的關鍵,是日本崛起的關鍵,也是中國崛起的關鍵。
工業化是理解近代曆史的關鍵。西方爲什麽崛起,因爲它率先掌握了現代工業,掌握了大機器生産,從而它的經濟效率、軍事效率碾壓非西方世界。在工業文明時代,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是決定它的命運的。什麽是工業能力呢?工業能力就是大機器生産,也就是現代制造業。一個國家在現代,如果你沒有工業能力,你人再多,錢再多都是被人家打的,中國就吃了這個虧。日本全面侵華的時候,要說體量上講,中國比日本大,但日本有全面的優勢,軍事的、技術的、財政的優勢。
在工業文明時代,國家的工業能力是決定其命運的關鍵,而所謂工業能力就是現代制造業。今天的中東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這個道理。22個阿拉伯國家,總人口接近5個億,但它就是鬥不過600多萬猶太人(以色列人口850萬人,其中猶太人約650萬)。以色列掌握了非常好的現代工業。他就是欺負那5億阿拉伯人。這是很殘酷的事實,但它就是事實。所以,工業化是理解近代500年近代史的關鍵。在工業文明時代,工業能力決定國家命運,誰有工業能力誰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誰沒有工業能力,你的命運在別人手上。工業能力的基礎或者核心就是現代制造業。
當前,人類90%的制造業分布于北溫帶,集中在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和北美。這三個地區實際也就二十來個國家,全球國家數字也就1/10,在這三個地區後面的文明就兩個,東亞後面就是儒家,在西歐北美後面是新教。歐洲從宗教上講分三個區域,北歐叫新教,南歐叫天主教,東歐是東方正統教會(東正教)。從工業化表現來講,西歐、北美工業化搞得好的還就是新教地區,就是改革以後的新教地區;非西方工業化搞得好的就是我們東亞的儒家地區。這個事實有點殘酷,但它確實是事實。
新中國70年,最偉大的成就就是我們通過70年的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建構起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學習能力最強的制造業。今天中國制造業在世界上的占比差不多30%,基本上等于美國、日本、德國之和。這個過程非常偉大,當然,這個過程的代價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像我父親那一輩,他一輩子都生活很苦,因爲他們財富都變成了中國的工業投資,因爲工業化是需要大量資本的,資本怎麽來呢?西方第一就是搶人家;還有因爲某種機緣,開發出大量的能源、資源;還有一些小國家,就是因爲處在港口什麽位置,也可以順著潮流起來。
總之,工業化需要大量的資本,而新中國是沒有資本的,我們靠什麽?就是靠苦自己。通過苦自己才獲得了資本,上一代非常苦,但他們的艱苦就帶來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總之,新中國70年,經過極其艱苦的努力,卓越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工業化成功了,可以說已經擁有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最完整、學習能力最強的制造業。創新能力強不強現在還不好說,以後慢慢再培養。但我剛才講的三個特點,規模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強應該是沒有爭議的。這就是70年新中國最偉大的成就,也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事實。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
中國的工業化,其最主要的成果還是在新中國時期獲得的。其原因在于,第一,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改造了中國社會,使其適合現代化。我個人曾經提出一個“3R”理論——文藝複興Renaissance、宗教改革Reformation、法國大革命Revolution。文藝複興的曆史作用是告別中世紀的神權時代,重新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宗教改革則是進一步把政治與宗教相分離,正所謂“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最後,法國大革命把封建等級社會變成平民主義社會。西方先用這“3R”爲工業化做了准備,然後才有工業化的成功。偉大的中國革命其實就是在中國解決“3R”的問題。
偉大的中國改革開放,其作用就在于發揮中國工業化的效率。工業化是近代史的關鍵,工業化的核心就是現代制造業。我們國家建國70年最偉大的成就就是讓我們工業化了,而且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工業化。
(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意義
人類正在迎接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決定中美博弈的勝負,決定“百年變局”最終命運,決定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工業化就是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工業化進程中的關鍵就是工業革命。通過過去的三次工業革命,人類文明達到今天的高度。過去三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它們全部爲英美所壟斷:1769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發起了蒸汽機革命;一百年後,美國在1860年代實現了電氣化;再過80多年,美國在1946年造出第一台計算機。英美國家壟斷了人類三次工業革命,這就是它們能夠主導世界三百年的根本原因。這種壟斷的回報是豐厚的,英美占有了全球市場三百年的主導權,其中英國200年,美國100年。由此所外溢出來的則是全球政治、經濟、文化、語言(英語作爲國際通用語)的主導權。
中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表現不是很好: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參加,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沒有參加好,但第三次工業革命通過努力我們是趕上了。到今天我們在工業上已經有一定的強國競爭的基礎了。從現在到未來十年,工業化主要表現在5G與物聯網,這方面中國就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強國競爭,5G技術現在我們領先,物聯網投資也是領先的。
但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是5G+物聯網,這是少數人看法。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創辦者施瓦布教授認爲5G+物聯網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我閱讀的材料還不是這樣,多數人告訴我說,5G+物聯網仍然是互聯網革命的升華,它是互聯網革命的最後階段。但第四次革命是在如下五個方向:第一是新的工業材料石墨烯,第二是基因工程,第三是人工智能,第四是量子科學,第五是核聚變。我閱讀美國産業界的材料,他們基本上是關注這五個方向。
現在,在這五個方向上,各國的競爭態勢是這樣的:基本上這五個領域美國技術還是最好的。這個很好理解,原來美國就是世界領頭羊,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都發生在他們家,它的存量很好,技術基礎很好。但值得中國驕傲和欣喜的是,中國在這五大領域全部都有巨額投資,而且表現不錯。所以,如果說美國第一,大概中國是排第二,應該是沒有問題。後面是歐洲第三,再後面是俄羅斯、印度、以色列和韓國。大概是三個梯隊,中美第一梯隊,歐日第二梯隊,俄羅斯、印度、韓國他們是在單項上有一點能力,他們屬于第三梯隊。
以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競爭,我推算主要還是在中美之間。中美之間,我認爲中國跟美國各有特長,美國的特長是創新能力特別好,中國是高技術産業化的能力特別好。
再好的技術,如果不能把它變成實用的産品,這個技術就是一張廢紙。美國就有一個瓶頸,它的創新能力很好,但美國的産業不完整。有40%的産業是永遠離開了美國。所以,美國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它有很多好技術,但它的産業化能力比較差。中國創新這塊目前不如美國,但是我們高技術産業化的能力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這個優勢更大,而且從以後趨勢來講,中國不斷的在加大創新的投入引進人才,我們的創新能力是會上來的,而美國想彌補它的産業化能力很難做到,從現在的態勢看它做不到。
所以,大家各有特點。但我認爲最後的情況,美國的優點我們能學到,而中國的優點它學不到。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我們的勝率大于美國。
這樣就有了政治上的後果。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曆史機遇,中國人一定要去抓。事實上中國、黨中央、政府很重視,就在推,包括最近搞的新基建都和這個有關。而美國坦率講就會遇到建國以來最大的挑戰,這就是美國現在變得非常焦慮,而且對中國敵意越來越重的原因,大的曆史背景就從這裏揭示。
二、大變局下的中國
一
(一)保持戰略定力:中國有四大優勢
在未來“百年變局”和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在衆多大國中,中國有四個優勢比較明顯。
一是政治穩定。中國現在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就是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相應的制度安排,這確保我們大體穩定。
二是經濟基礎。中國經濟問題困難重重,誰都知道從2014年開始經濟總曲線在下滑,問題很多,但從長期看中國的經濟向好的態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未來十年中國還是有後發優勢,還是可以從西方繼續學到好東西。人口紅利還可以保持一段時間,至少十年。“工程師紅利”需要引起重視。中國目前每年畢業大學生約800萬人,其中一半是學理工的,包括理科、工科、醫學、農學、軍事學,都是中國的寶貝。美國的工科生只有44萬人,中國有460萬人,是美國的十倍多。這是中國非常寶貴的資源,它的優勢將來會越來越明顯。
三是科技實力。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美國霸權有四個支柱——高科技、軍事、美元、好萊塢,它們分別代表了科技力、軍事力、金融力和話語權。在科技領域,中國正在急起直追。比如,在全球最好的科學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上,中國低于美國,但遠遠甩開第三名,反映出中國基礎科學的研究實力。在國際專利申請上,中國世界第一,反映了應用科學技術的實力。中國科技的進步也帶動國防現代化大發展。
四是軍事實力是第四大基礎。
國家間最重要的力量就是這四塊,政治穩定、經濟增長態勢、科技、軍事,我們在大國裏面算好的。
(二)中國的外部環境
總體來說中國的外部環境可控,現在我們的外部環境因爲中美關系不好,看上去有點惡化,但是要仔細看裏面的結構就會發現問題不大。因爲中國外交四個部分構成,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外交。
中美關系從1979年建交,到現在41年,應該講中美關系是很成功的,這個成功有多方面,有雙邊成功。過去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比較成功,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中美關系中獲益了。但是這個不是單方面的,美國也獲益,美國怎麽獲益呢?中國幫助美國贏得了冷戰,如果沒有中美合作,坦率講蘇聯不會垮,蘇聯不垮冷戰就還在。
還有一個特點在政策層面美國變化比較多,每換一個總統就變政策,但中國則是一旦確定政策就很穩定。但是戰略層面中國的變化更大一些,表現在中美力量的對比變化上。在力量上看,美國並沒有衰弱,美國在過去三十年很穩定,都是世界的四分之一。世界上力量衰弱是什麽?歐洲和日本占的GDP比例下降了,美國是穩定不動的,中國起來了,把歐洲日本的份額拿走一些。所以,中美關系來講力量對比實際上主要是由中國的力量增長帶來的變化。還有中國的整個政治走向會影響中美關系,比如中國改革開放對中美關系是有幫助的。
三、大變局下的中美關系
一
(一)中美關系的曆史評價
對中國而言,過去、現在、未來,中美關系都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對美國而言,冷戰時期中美關系的價值低于美蘇關系;冷戰後,重要性逐漸上升;現在和未來,中美關系都是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過去40年的中美關系非常成功:雙邊合作成功,雙方受益。中國借此改革成功;美國借此獲冷戰勝利。中美合作對世界和地區也助益良多。
未來的中美關系,從政策層面看,美國變量多;從戰略層面看,則中國的變化將起到更大的作用,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力量增長和政治變化。
(二)中美關系的新背景
第一,修昔底德陷阱,暗示出中美在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上存在“老大與老二”之間的矛盾。
第二,中美兩國國內政治的方向相反:中國是特色社會主義,美國現在搞民粹主義。
第三,美國現在很分裂,很焦慮。原因有多種。
一是新自由主義的錯誤。在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裏,資本、政府、民衆的關系開始失衡,特別輕資本,限制政府權利,從而限制了民衆權利。這又導致了今天美國很多的社會問題。所以過去它四十年的意識形態,短期內有作用,讓美國的資本賺很多錢,從而對這國家的創新有點幫助,長期來講社會代價是很大的。今年美國很多社會問題追溯根源就是搞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這是一個原因,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本身的問題。
二是冷戰後美國精英層的戰略錯誤。美國戰略精英錯誤地將冷戰“勝利”的原因歸結爲美國政體的優越性(其實是蘇聯放棄了冷戰),從而産生對內對外的傲慢。對內的傲慢就是在冷戰結束後,開始用各種改革的名義減少老百姓的福利,導致美國中産階級過去三十年實質工資沒有增長,名義漲一點,但通貨膨脹一抵消沒有漲。這就導致民意的反彈,後來出現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等等。對外的傲慢就是打壓俄羅斯、中國等,現在在中東更加偏袒以色列。
三是美國國內的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的矛盾。美國東西海岸的人種族關系比較複雜,海外聯系多,利益跟海外有關,所以他們是國際主義的。但是美國中部地區的人是民族主義的,特朗普的支持者來源于中部地區的這些人。這是美國自身的變。
四是中國的變化。總體來講今天的中國更自信,在外交上更積極進取,但是內部又變得非常複雜,觀點、利益多元。所以,現在跟美國打交道的是一個利益多元、觀點多元、總體來講很自信、對外進取的國家。這和四十年前我們建交的時候不一樣。
另外一個新背景是美國現在的執政者和團隊,以及美國的“Deep State”,可翻譯爲深層國家或者叫做幕後政府。他們是美國戰略界資深的精英,這批人現在對中國的敵意非常重。這些東西構成了中美關系的新背景,總體來講新背景的方向是矛盾加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金燦榮教授
(三)中美關系的主要問題
美國的對華政策在過去幾年總得來講是往負面的方向走。在奧巴馬2009年那次訪問之後,美國戰略界感到中國讓他們失望了,因爲中國沒有如他們所願地“和平演變”,而是堅持走自己的道路。這種轉變,到2015年左右,美國的精英層達成了共識;到了2017年就出了政策結果。2017年12月18日美國又出了一個四年一度的報告《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這個報告把中國定位爲戰略對手了。三個月後,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總統簽署總統令,發起了“對華貿易戰”。
過去兩年美國至少對中國打了15張牌,它打了一個組合拳。貿易戰是高高舉起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們把過去兩年的博弈叫做貿易戰,實際上它是組合拳、是混合戰。梳理一下過去兩年美國對我們打了15張牌,第一個是貿易戰,貿易戰的表現是加關稅,還搞一些非關稅貿易壁壘,用國家的名義限制這個限制那個。
第二張牌是科技戰,用它的科技卡我們的脖子,這裏包括打中興、華爲、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大疆國際等等。
第三是金融戰,用它的金融手段制裁我們很多公司,中國所有的軍工企業都是被它制裁的,還有一部分民營企業。
第四是司法戰,長臂管轄,用他們國內的法律抓中國人,而且跑到第三方去抓,就是抓孟晚舟。
第五是輿論戰,對外宣傳中國,對內用各種謠言幹擾國內的輿論場,尤其是自媒體。
第六是涉及中國主權的,包括台灣、香港、新疆、西藏、南海、東海,5+6是11張牌。
第十二張牌是美國開始搞“印太”戰略,以前美國都是叫做亞太戰略,在我們的亞太地區建立盟友體系,包括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有時候還會帶上菲律賓。現在它搞印太戰略,就是在亞太戰略的基礎上往西擴展美國的勢力範圍,把東南亞和南亞拉進來,具體來講在鞏固原有盟友的基礎上再增加幾個新盟友,這裏面重點是印度、印尼和越南。
第十三張牌是攪局“一帶一路”的投資。
第十四張牌是搞WTO2.0,在美歐日之間搞一個零關稅體系,當然現在還沒有搞成,但是他們在設想這麽做,嚴格講這是違反WTO協議的。
第十五張牌是軍控,把中國拉入軍控談判,目的是限制中國國防現代化的速度。
這是中美關系目前的問題,美國把我們的定位定得很糟糕,然後就開始整我們,名義是貿易戰,實質上是多張牌混合戰。
(四)中美關系的根本問題:美國不接受中國崛起
這首先是美國對中國的錯誤定位所引起的。美國始終認爲中國只能做自己的“低端打工仔”,在戰略上永遠只能做“隨從”。其次,很多“感情因素”摻雜進來,譬如種族、宗教、意識形態等等。所以現在美國衰落的後果在資源、種族、制度和地緣上都有所表現。
美國把中國崛起對它的威脅看得太重,它認爲如果中國崛起,中國變成老大,美國從世界上吸納資源的能力下降。美國現在是高度依賴于資源的,他老老實實打工用血汗賺錢的習慣都沒了。如果沒有這個霸權,他不能從外面拿到大量的資源就很困難。如果資源不如以前,他們內部的種族矛盾就會起來,制度的魅力就會下降,甚至它會遇到地緣政治挑戰。比如南部鄰國墨西哥就會和它有沖突,因爲不是那麽怕它和服它。
美國在感情上不接受中國,首先就是整個戰略上把中國定位錯了;然後美國在理智上又覺得中國崛起對它威脅很大。美國戰略界包括班農這種人認爲,至少五年,美國對中國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他們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優勢遏制我們。這就是中美關系的根本問題。
四、後疫情時代的中美關系
一
(一)新冠疫情與中美關系:中國的反制手段
新冠疫情爆發後,中美關系加速下滑。中國的防疫戰表現突出(國內防疫成功,保護了人類五分之一;援助其他國家;支持國際合作),經濟保衛戰也將成功(這就是新基建的意義之所在)。相比之下,美國的防疫表現令國內選民和國際社會都很失望。在這個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爲“甩鍋”,發起了對華輿論戰和法律索賠戰。
在疫情發生以後,中美出現了三大新矛盾。一是美國甩鍋中國,把他們家的問題推給中國。二是在中國遭遇疫情襲擊後,美國不僅沒有幫我們,反倒繼續整我們,包括台灣問題,通過了《台北法案》,包括香港和新疆搞了好幾個決議案。三是經濟上繼續制裁我們,制裁華爲,整華爲,軍事上東海南海黃海的動作非常多。
現在關于未來中美關系還要強調一點,要防範美國冒險。現在美國對中國有戰略恐懼和戰略敵意,不是很理性。本身這一群人就怪裏怪氣不是很理性,加上美國的狀態不太好,美國精英有些情緒化。所以今天美國不是我們原來熟悉的那個很理性、戰略視野很好的美國。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美國甚至有可能冒險——對我國來講最擔心的還是台灣問題。
當然中國有很多反制手段,戰略戰術都有。現在我國是這樣的,在輿論戰方面開始怼它,我們忍了一個月,現在開始反制它了。除了輿論對罵還有很多反制手段,但是用不用根據情況,我相信中央會漸漸出牌的。
(二)中國的應對之道與中美關系的未來態勢
中國怎麽應對?很簡單,把自己家裏的事做好,尤其要把經濟搞好。搞好經濟要發揮兩個主力集團軍的作用,中國經濟過去四十年總體不錯,有兩個集團貢獻最大,一個是企業家,一個是地方幹部。現在這兩個集團應該講都有點信心不足,士氣不足,還要想辦法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恢複他們的信心。這兩大主力集團軍信心要恢複了,中國經濟的問題不是很大的。
外部外交政策要穩步推進,行穩致遠不要太急。未來十年、二十年,大概中美的關系是以競爭爲主的,有很多競爭議題,但關鍵還是兩個。一是國內的事情要做好,誰能夠把國內的事務解決好,誰能立于不敗之地。二是誰能夠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領先,誰把握未來。國內搞好立于不敗,第四次工業革命搞好把握未來。
問答
一
問題一:近年來,美國不斷的抹黑中國,同時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日,顛倒黑白,抹殺蘇聯的功績,包括西方文化植入香港台灣等地,這種曆史虛無主義中國怎麽應對?
金燦榮:我們不用太在意,如果一個大國連一個基本事實都可以修改,這不是好事,代表了美國的衰敗和美國失去了自信。這不代表它的強大,代表了它的焦慮和不自信,所以對這件事有機會我們要反駁一下。曆史事實,蘇聯承擔了歐洲戰場最大的壓力,中國承擔了亞洲戰場最大的壓力。美國的貢獻我們是承認的,但我們的貢獻也在。
至于說西方文化植入香港台灣是一個短期現象,因爲目前我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統一,主要是問題還存在。香港因爲“一國兩制”,也讓一部分反華勢力和西方勢力有空間。但這是曆史的短暫現象,隨著台灣問題的解決,這些現象都可以克服的。
問題二:請問中美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中,您怎麽看中美的人才優勢?中美誰更強?
金燦榮:過去這個問題好回答,過去肯定是美國強,美國人才優勢太大了。但是現在這個問題要重新思考了,一是美國現在開始排外了,特朗普先生執政以來變得非常的排外,這對美國吸引人才不利。二是特朗普先生對科研的投入是減少的;中國則在奮起直追。三是未來美國人才來源有問題。因爲美國的公立教育很失敗。美國也有很強大的反智主義傳統,公立教育失敗,反智主義傳統,導致美國本土人才不足,必須從外面引進人才。從外面引進人才,一個是投入不如以前,再就是美國排外,還有外國人才庫沒有了。
相反,中國老老實實自己培養人才還是有希望的。這裏我要強調一個觀點,中國的教育改革不能瞎改。近些年我國的教育改革有幾個錯誤的觀念,一是學美國搞快樂教育,這是錯的,小孩子不讓他受點苦,不練點童子功就把他害了,就走上美國公立教育的道路了。二是壓縮數理化的比例,大大減少數理化的難度,這都是錯的。咱們的寶貝就是數理化人才多。所以,我覺得我們教改的方向要重新思考一下,現在的方法是按照美國的方向走。還是要對中小學加一點難度,沒有“童子功”一輩子受苦,高等教育中一定要確保數理化的數量和質量。教育體系不走偏路,我覺得我們以後的人才競爭會獲勝的。
問題三,美國會不會成爲被病疫整倒的世界老大,會不會窮凶極惡,單方面作廢我們的美債,並單方面發動戰爭?
金燦榮:病毒影響很大,以至于我叫它人類第一場非傳統安全世界大戰,但新冠肺炎病毒本質上還是事件,影響是有限的。事件突然來,但終究會過去。我覺得它的影響不如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蘇聯超級大國解體了,變16個國家了,導致冷戰結束,人類曆史從冷戰到後冷戰。那個是結構變化,那個影響大影響深遠。新冠肺炎病毒作爲一個事件對原來的態勢有一點促進,但不會改變大態勢。所以,結論新冠肺炎病毒本身不會整倒美國,它會讓美國經濟損失很嚴重,國際形象、國際影響力受到影響,但不會整倒美國。
美國會不會幹脆把我們的美債作廢了?這個東西坦率講我沒有把握,按照理性角度講,它不應該這麽做,把我們1億美元國債沒收了,但是美國的國債信譽也毀了,這對它的損失也很大,正常情況不應該這麽做。但是我剛才講現在美國領導人及其周邊的幕僚都非理性,而且對中國存在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仇視。所以,正常情況美國不至于沒收我們的國債,這是它自毀長城的行爲。但因爲美國的領導班子太特別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危險不能不防範。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在周邊發生戰爭?坦率講還是我剛才的回答,正常情況應該不會,但是因爲美國的決策者太瘋狂了,太非理性了,所以中國也得做好相應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