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媽媽給我留言,說孩子愛啃指甲的事兒。
如 茉莉:我家姑娘都上初二了,一直咬指甲,手指頭都變形了,無法可施。
琳兒:我兒子嚴重時手指頭皮都是破的。
清荷:我到現在還啃手指。
秋遇見:我兒子咬手指和指甲,從上一年級開始,咬得都一層層脫皮了,不忍直視。我用風油精塗了,給他吃牛軋糖,各種辦法好像效果不怎麽樣。
信不信,你周圍咬指甲的人,比左撇子比例高得多。
我就曾經是其中一員,這個問題跟隨了我至少十年。
焦慮的“我”
咬指甲,是焦慮的表現,換言之,這個行爲是爲了安撫自己,緩解壓力。最初,由某些帶來焦慮不安的壓力源引發,逐漸形成習慣。
看似無意識行爲,如果有意識地加以注意,會發現咬指甲時,自己都是處在不安的心理狀態下,往往反映出焦慮、緊張、壓抑、沮喪、自卑、挫敗、敵對等情緒。
焦慮首當其沖,以焦慮爲根源,可能長出一系列苦果:強迫、恐懼、疑病……統稱爲焦慮綜合征(神經症)。
同時,焦慮還會引發咬指甲癖、拔毛癖、囤積癖等各種行爲問題。
我有一位來訪者,是高一女生,寫作業和考試時都會拔頭發,頭發拔了四年,發量只有原來的1/3。
咬指甲癖大有人在,開始多發生在3—6歲,性格內向、敏感、易焦慮的小兒易患,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爲自行消退,也有人延續到青少年、成年。
我愛看美劇,不止一次注意到某個演員的指甲只有普通人一半長,顯然是咬手界的“老運動員”。
而各行各業中,咬指甲的名人大有人在,比如NBA的詹皇。
心理學認爲,最初孩子用咬指甲來緩解壓力,經過父母強烈的提醒和制止,咬指甲行爲反而會被強化,並保留下來,變成用來釋放情緒的固定行爲,甚至愈演愈烈,變本加厲。
如果想盡辦法,拼命制止也沒能改變孩子,你白費力氣,孩子還要遭罪,說明思路和方法都有誤。
因此, 面對孩子咬指甲,父母的處理很關鍵。
小辦法:任務分解
先說說咬手十年的我。
我最早咬手大概是在幼兒園末期,最終停下是初三,大致持續了十年。
如果讀過我的書,會對我的個人經曆有一點了解,我小時候全家都是學霸,我媽媽望子成龍,而我父親經常家暴我,所以我生活在非常焦慮的狀態當中。
家裏人老說,我生下來手指就長,十指尖尖,很好看,但當我開始咬指甲,手就變得不忍直視了。
我媽媽用了很多辦法也沒管住我咬手,于是告訴小學班主任,班主任就讓我的同桌男生看住我,同桌要麽不斷制止我,要麽經常報告老師。
當時班上同學都知道我咬手,自己多少也覺得丟人,但還是控制不住要咬。上課交頭接耳做小動作我是慣犯了,然後有點空就不由自主把注意力放到手上,跟手過不去。
我咬得很厲害,不僅指甲咬到禿,還連咬帶撕指頭上的皮,我的手經常是每一個手指兩側都是破的,每天都在流血。
自己的手這樣,自己怎麽會不難過?
疼嗎?鑽心疼——但另一方面,我又受制于那種不咬就不安,但咬了之後又感到失控和沮喪,始終在其中循環的困境。
從小,我就深深懂得焦慮的感覺,但等我成人之後,對照自己的切身體會,才明白當時那是焦慮。
到了初中我才自行解決咬指甲的問題。
大概是初二暑假,我忽然覺得我的手真難看,皮開肉綻,指甲又短,手指頭都變形了。
其實一直都知道難看,但那時到青春期了,訴求更強烈。一直也覺得痛苦,我想大家都懂得陷在一個你控制不了的錯誤當中的感受——你只會感到越來越挫敗。
到了這年暑假,有個契機,我忽然開始認真琢磨手這麽難看怎麽辦呢,于是我選擇了至今覺得有效的一個方案。
我跟自己說,我先不咬一只手,我選了自己的左手,左手咬得少相對好看一些,先把左手給救了。
從那天開始我就不咬左手了,留一只右手給自己咬,因爲你沒法一下管住自己。
這個方案其實很好,從心理學角度,要把任務分解,制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尤其是對你來說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我當時靈機一動,先放過一只手。
又過了一年,到初三,我漸漸不咬右手了,因爲我了解到不咬左手是什麽感覺,並且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左手指甲長長了,也好看起來,再慢慢過渡到另外一只手。
終于,在一段不長的時間之內,我自己解決了問題。
家人用盡辦法,老師同學都上了,沒有用。但最後我自己意識到了,下了決心,主動想辦法克服,最後發現我自己能管好自己。
孩子都能長大的,各位,客觀來看不必那麽焦慮,要給孩子一定的生長空間,尊重接納他可能發生的一系列問題,要相信每個人都有發展向上的本能。
讀者群有個提問的媽媽說:我是不是做錯了,孩子咬指甲各種管都無效,最後他自己忽然好了。
我想說,面對錯誤的父母,孩子也在掙紮著長大。
不制止+少關注=降焦慮
遇到孩子咬指甲,父母該怎麽做呢。
說說林懇。林懇從幼兒園開始摳兩只手和兩只腳的指甲——這是咬指甲癖的一種變形,最早我是在給他剪指甲時發現的。
一個幾歲的孩子,你以爲他沒心沒肺、無憂無慮——沒那回事,各位,孩子一出生,生存焦慮就會到來,世界會圍著他轉嗎?不可能。
我告訴林懇: “摳指甲說明你心裏有些焦慮,在爲一些事煩惱,而摳完指甲會讓你覺得舒服,心裏好像安慰、愉快了一點——對嗎?”
當我描述這些感受時,林懇一直在點頭。我理解了他,他肯定了我的理解。
“焦慮每個人都有,媽媽小時候也幹過這事,比你還厲害呢。”
明確告訴孩子這是焦慮,並且說明這很常見,然後不對他做過多限制。
“你特別想摳一下也行,但媽媽建議你,留一只手不摳,你試試看。其實媽媽看到你的小手,有點心疼,但媽媽不會要求你不摳,這個你自己看。你真遇到什麽特別煩惱的事,跟媽媽聊聊,我們討論一下怎麽辦,可能比你摳指甲更有用。”
當我們把孩子的不安明確化,幫他理順他的煩惱,他的焦慮感隨之下降,咬指甲的行爲自然會減少。
截圖來自我的讀者群,孩子咬+自己咬,要多少有多少
對林懇的“錯誤”行爲,我切實理解,完整接納,給出建議,不加阻止,不多關注,平時幾乎不會提及。這個行爲沒有什麽不可接受,這個事在我們家不是事。
如果我老關注,還一再阻攔,實質上是不斷提醒他,強化他的行爲,最終會使行爲固化,把這事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法突破的困難,同時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缺乏改變的動力。
從頭到尾,我淡化處理。焦慮大家都有,咬手媽媽也會,充分理解你,不強制改變,你可以選一只手,或者嘗試處理煩惱本身,試試看,看你行不行,不行也沒事——林懇的焦慮沒有持續上升,雖然他一直沒完全停下摳指甲,但誰還沒點怪毛病呢。
林懇現在三年級,已經不摳手指甲了,左腳趾甲也不摳了,只摳右腳的大腳趾甲——行爲依然存在,沒有蔓延和增加,而是在減少。
林懇自己也很滿意:“媽媽,我現在只摳一個腳趾甲了。”“那挺好的,留一個給你想摳的時候摳。”
咬指甲癖是非常普遍的行爲問題,也說明焦慮的普遍性。根源是焦慮,解決之道,就是降低焦慮。
我切身體會到,當我沒有強求自己不咬,而是選擇只咬一只手,焦慮減輕了很多。
反過來,從小我被一再制止,焦慮感不斷上升,想要停下反而覺得登天難。
我才能把“我”變好
說回我自己。當我還是個孩子,除了咬指甲,還有過另一個困擾,不算毛病,就是寫字不好看。
我小時候寫字特別難看,簡直不能見人,爲此我大姨夫還打過我一回。
我跟大姨媽大姨夫很親,放了假常常住到他們家,因爲我姨媽是老師同時放假。我大姨夫是城市規劃師、建築設計師,我經常看他畫圖,上個世紀還沒有電腦繪圖,全是手繪,他圖紙上的手寫字都是漂亮規整的仿宋體。
有一回小學放假在他們家,他看我的字看不過去,想給我練字,給我扳好了,結果我心裏不情願,不好好練,也沒任何起色,最後他氣得打了我一頓。
其實,我對自己的字非常不滿意,覺得字真醜,自己也真苦惱。
你別以爲孩子都不清楚,或不在乎他的毛病和不足,孩子常常比你知道,但你越說他越壞,爲什麽?
如果你說一個人不好就能把他變好,那我們咨詢師太好做了,你來了我就痛心疾首數落你,你就變好了,你還給我錢——行得通嗎。
我的工作如此,與人相處如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他有錯,你批評指責不信任,你以爲他當真不知道,你老是這麽對他他會受傷,他會逆反,他會急于保護自我價值。
說說我是怎麽把自己的字變好的。初三時班上來了一個新同學,這新同學跟我做同桌,很文靜的女生,我看她的字,怎麽有人把字寫這麽耐看,她還有自己的字體,不驚豔,很養眼,于是我就悄悄跟她學。
我看她怎麽寫,我就怎麽寫,寫一陣子,發現自己的字好像好一點了。後來我又換了一個女同桌,字也不錯,我又跟她學……
我有沒有向上的心?我是個標准的學弱,但是我也想好的,各位,被打被罵沒用,最後自己想好才有用,等到我高中時,我字雖然還是一般,但能看了。
現在,我的字比過去又好一點,還會有人誇我字好看,我就回答“出書使人練字”,因爲經常要簽名,加起來也簽過大幾千本,形同練字,熟能生巧。
這幾年我姨夫跟我聊天,說小時候扳你讓你練字沒用,現在字倒寫得好看了。
我很感慨,我小時候是不被認可的孩子,現在家裏的長輩倒過來這麽評價。
但我也很驕傲,因爲是我自己把自己變好的,是我自己克服了難關。
人人都有發展本能
從咬指甲到寫字,我自己深切體會到,我可以克服困難,把自己變得更好。
那些父母長輩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我自己可以解決。我還能做到些什麽,並不是一事無成,對我自己,我可以更有信心。
說說我的座右銘:成功不是你收獲了什麽,是你克服了什麽。
如果我有些值得自信的成功之處,不在于我做出了什麽成績和付出,獲得了多少榮譽和贊美,普通人一個,有什麽了不起,比我牛的千千萬——在于我克服過一些難關,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你收獲了的東西很多人都有,你克服了的卻是你獨有的。
所以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多來自我克服過的問題,老讀者們都知道,我克服過強迫症、演講恐懼症、身心障礙的失眠症,包括對孩子家暴。
我人生中,日常生活裏也有過不止一次煎熬、絕望、危機的階段,最終一一克服了。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面對。
以我自己的個人體驗和職業經驗,我很想爲孩子們正名:每個孩子都是向上的,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本能。不要質疑這一點。不管你是哪種角色,孩子,還是父母,都有成長自我,把自己變好的天然願望和潛在能力,所以,路子都一樣。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打壓,是改變自己的理念與方式,在接納信任的基礎上“煽風點火”,讓孩子自發地改變。
父母自己,也要努力改變,“引燃”自己。自發,或者引導他人自發啓動自己的“小宇宙”,有這種意願才能改變。
和引導相反的是什麽?阻礙、否定、批評、求全責備、上綱上線……
越這麽搞,孩子越壞,他既沒有動力,也沒有信心能讓自己發揮,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壓力越高,他的焦慮感越深,能力在下降,事態卻在擴張,面前的問題越發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遇到焦慮引發的問題,或者會引發焦慮的問題,制止還是接納,強制還是淡化,到底哪種更有幫助?而且需要制止嗎,有那麽可怕嗎,一個咬指甲是洪水猛獸嗎?
你覺得孩子咬指甲是不可以發生的錯誤行爲,必須制止,結果給孩子帶來了更深的焦慮,本來這個行爲的“起火點”和“助燃劑”就是焦慮,經過一番“抱薪救火”,結果可想而知。
難以解決的老問題,往往越處理越惡性循環,錯在原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