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李光耀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人物,新加坡能有今日之繁榮,李光耀功不可沒。李光耀年輕時曾經赴英留學,在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專業,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回到新加坡從事律師行業,因替郵差打官司而名聲大噪,後來逐漸步入政壇。
李光耀有著非常高的政治智慧, 他只用了不到三十年時間,就將落後的新加坡打造成爲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他所留下的許多政治遺産至今對新加坡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李光耀祖籍廣東梅州市高陂鎮,是一位華人後裔,他的高祖父李沐文于1863年移民至新加坡,李氏一族才在此紮根。衆所周知,華人在東南亞國家中分布廣泛,尤其是新加坡的華人比例最高,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1965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家,當時有不少華人主動遊說李光耀,希望他能將華語定爲新加坡的國語,但統統被李光耀拒絕,他最終力排衆議將英語定爲了新加坡國語。要知道,當時的華人占據了新加坡人口的大多數,而且南洋華人總工會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這些李光耀都再清楚不過,那他爲何還要冒著得罪大多數華人的風險,堅持不將華語定爲新加坡的國語呢?
對于此事,李光耀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爲雖然華人占據了新加坡人口的七成,但是新加坡還有三成的印度人跟馬來人。如果貿然將華語定爲新加坡國語,勢必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不滿,一旦矛盾激化,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極有可能陷入沖突和混亂,所以任何族群的母語都不可能成爲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爲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放棄華語,只是一方面原因,致使李光耀放棄華語的主要因素是:他認爲華語的國際競爭力弱于英語。
首先,從語言結構上而言,李光耀認爲華語很難掌握,對于初學者非常困難,這一點李光耀深有體會,當年爲了爭取華人票倉,他曾半路出家學習華語,前後花費近50年時間,卻從未掌握到精髓。但是反觀英語,結構簡單,難度系數低,非常容易掌握,具有先天優勢。
其次,李光耀認爲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將英語定爲新加坡的國語,會對新加坡融入世界有極大幫助,只有掌握了英語這門通行全球的語言,才能確保新加坡的繁榮。
李光耀晚年跟老友德國總理施密特聊天時,曾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執政時的得意之筆就是將英語而非華語定爲了新加坡的主導語言。李光耀還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幸運,過去統治我們的是英國和英語。”
李光耀退休後,曾告誡接班人如果未來新加坡將華語定爲了新加坡官方語言,將會是非常愚蠢的決定,那樣會讓新加坡喪失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