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隱藏著中國強盛的“密碼”。數千年的陸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史,是伴隨著開放而自信的漢唐文明在歐亞大陸上投射影響力,用開放和貿易讓中國和世界緊緊連接。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將把創新作爲主驅動,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格局來謀篇布局園區發展。
在當今時代,西部在中國騰飛起來,既是區域均衡發展的需要,更是強國之路的必然。而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打造西部消費窪地,從而形成國際國內雙循環,是支撐,無疑也是最主要的載體。
物流先行
中新合作助推中國西部開放
20世紀80年代初,中新兩國經貿先行,先後簽訂八項經貿協定,互設商務代表處,工作人員享受外交特權。1990年10月,中新兩國外長錢其琛與黃根成在聯合國總部簽署建交聯合公報,宣布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數十年間,兩國間的交往曆久彌新,中新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已成爲雙邊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中國—東盟(新加坡稱亞細安)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及其升級,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正式發布,都爲雙方在互聯互通、産業、金融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爲推動雙方貿易往來帶來新力量。
2017年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正式常態化運營。這是由中國西部省份與東盟國家合作打造的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爲運營中心,以各西部省區市爲關鍵節點,利用鐵路、航空、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到達新加坡。與過去長江航運的江海聯運通道相比,運距縮短了2150公裏,時間成本節約了20天以上。
2019年8月15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成爲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2020年10月20日舉行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釋放出重要信號:中新雙方正在編制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規劃。
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的提速,是國際形勢的必然。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循環系統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曆史關口,中國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西部陸海新通道在促進國家構建雙循環體系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何落實“國際國內雙循環”?首先,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以中國西南、西北腹地爲主軸,向南連通了亞細安,向西通過中歐班列連通中亞、歐洲,向東以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鐵路爲紐帶銜接起長江經濟帶。一方面可以增強西部地區與長江經濟帶形成“國內循環”體系;另一方面,來自西部地區、長江經濟帶的貨物,可以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安全、便捷地分發到東盟各國。此外,東盟國家的貨物還可以經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發往中亞、歐洲,由此形成“國際循環”體系。
一組數據足以支撐這一論點: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三種物流形態貨運規模分別增長104%、126%和149%,合作範圍實現西部地區全覆蓋,目的地拓展至9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個港口。當時,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造成全球海運、空運受阻,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成績卻逆勢飄紅,且表現出物流規模大幅增長、合作範圍不斷擴大、通道網絡持續拓展的發展態勢。
這條中國部署在西部的戰略通道,在全球大流行中凸顯出維護國家産業鏈、供應鏈安全,助推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重要戰略價值。在它背後,是中國內陸地區以多式聯運爲突破口,拓展開放新格局的集體突圍。
首創中歐班列的重慶市,無疑是中國內陸開放的先行者,地處歐亞鐵路節點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已率先實現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滿俄”班列、“渝甬”班列“四向齊發”國際大通道的常態化運行,“四向”通道裏的“南向”即爲西部陸海新通道。其中,鐵海聯運以鐵路運輸至北部灣出海,連接中南半島,進而輻射全球300余個港口;國際班列則通過鐵路聯運從憑祥出境,直達越南河內並繼續深入,全程采用鐵路運輸。
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輻射全球300余個港口。
園區運營管理平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谷永紅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兩大物流形態均依托鐵路從園區出發,通過接駁同樣始發自園區的中歐班列(渝新歐),構建出 “一帶”“一路”無縫銜接的地理和經濟閉環:“面對全球疫情長期持續、跨國物流時常受阻的不利局面,西部陸海新通道將繼續在運輸民生及防疫物資、助推制造業原料供給、促進中國‘雙循環’經濟建設、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事實上,隨著通道價值被重新審視,其在中國官方長期戰略規劃中的權重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時提出,成渝地區以共建“一帶一路”爲引領,建設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2021年4月2日,重慶市委常委會議也釋放出一個重大信息,積極對接RCEP等國際合作機制,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即“成渝經濟圈或成爲中新合作新方向”。
由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被外界普遍解讀爲中國經濟的第四極,如若中新合作納入建設框架,將極大拓展重慶、成都兩市及周邊地區的外向空間,提速中國西部國際化進程,並集聚更多發展要素。利好之下,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爲中新合作的貿易主通道,沿線口岸、場站、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軟件升級的需求正不斷釋放,形成了新一輪區域合作的機會清單。
開放共享
金融出海充實“一帶一路”內涵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7月27日在重慶召開“一帶一路”2021年度海外固定收益債券投資人線上會議。
當前,重慶正持續發力,全面落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乘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東風,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擔當作爲奠定堅實基礎,乘勢而上開啓嶄新篇章。位居西越昆侖連歐陸、南出黔桂通四海、北跨漠河抵蒙俄、東依長江出鄞港的版圖中心,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近年來切實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彙集了鐵路口岸、整車進口口岸、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多項開放資源,初步建成國際多式聯運樞紐和口岸高地,在國家區域聯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2020年10月,園區被中國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認定爲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上升爲支撐國家“雙循環”經濟的關鍵樞紐支點之一。2021年7月,園區公司黨委更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究其原因,其運營管理平台深化物流主導産業,創新發展陸港樞紐經濟的實踐成果顯然加分不少。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不僅成功拓展國際貿易、終端零售、商業運營、商貿物流等全産業鏈布局,同時圍繞創新開放,在金融、貿易方面實現了多個突破性成果:探索陸上貿易規則,首創鐵路信用證提單並批量化運用,鐵路運單物權化試點順利實施;持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單制”落地,率先開出全國首張CIFA多式聯運提單,並上線融資結算應用場景;開辟內陸金融結算渠道,推動錦程物流與中國銀行合作,建立中國內陸首個“美元快付”海運費支付結算平台,提供外幣資金支付服務,累計交易額達1.6億美元(下同,2億1700萬新元)。
此外,公司還積極協調各方主體,打破“國際鐵路不運郵”慣例,建成並常態化運營中國首個鐵路口岸國際郵件互換中心,郵包出口突破2000萬件,貨值逾2.4億美元;推動醫藥生物制品口岸開中國國內通過跨境鐵路直接進口藥品的先河,並實現生物制品進口的零突破,貨值達到10億元量級;與重慶海關、廣西海關深度合作,建立鐵路箱水運出境、海運冷藏原箱查驗便利化通關機制,通關時限再壓縮40%……
“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新雙方主要圍繞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點領域進行合作。”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副書記、區長常斌表示,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第二個五年期間,雙方將共同加大項目實施力度,加強渝新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成爲高起點、高水平、創新型的示範性重點項目和兩國合作的新亮點。“基于此合作框架,沙坪壩正和世界連接得更加緊密,對外開放的腳步永不停歇。”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不僅意味著擴大開放的範圍、拓寬開放的領域、加深開放的層次,還意味著創新方式、優化布局、提升質量。”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書權說,“十四五”時期正值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第二個五年,公司將努力克服疫情影響,重整行裝再出發,馬不停蹄開新局。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擬發行5億美元離岸債券
以重慶爲運營中心的國際物流樞紐示意圖。
爲深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加強重慶及中西部與新加坡乃至整個國際資本市場的經濟聯系,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公司將于今年7月底發行約5億美元的離岸債券,築牢“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支撐。
這已是該公司第三次金融出海。本次發債所募資金將主要爲國際貿易通道高質量發展和國際物流樞紐園區35.5平方公裏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引入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等國海外企業,完善産業和口岸經濟,支撐園區重資産擴張,聚焦産業培育,服務實體經濟,滿足入園企業多元發展的資金需求。
羅書權表示,在“十四五”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公司將瞄准中歐班列(渝新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高質量發展,把口岸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推進到中國國內乃至世界先進行列,到今年年底前,力爭將分撥口岸由已有的7個拓展到12個,實現口岸功能“應有盡有”。其次進一步促進産業轉型,特別是著重關內産業和産城融合,使園區真正成爲聯系歐盟、輻射亞太地區的分撥結算中心和國際樞紐貿易中心,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大背景下,實現開放平台“能級”的再提升。
今年4月2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開建,它將聯動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渝新歐)等國際貿易通道,打造面向內陸輻射全國的“運産貿”一體化供應鏈平台,實現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務,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上極具競爭力的重要國際貿易節點。同期,成渝中線高鐵科學城站TOD、綠地重慶世界中心等地標級重磅項目也先後宣布落地該園區,結合智慧口岸、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建設加速推進,通道帶貿易、貿易帶産業、産業帶發展,融入“雙循環”經濟並帶動區域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路徑已鮮明可感。
(本篇內容和照片由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提供。)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
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