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老牌建築商經營了近半個世紀,也經曆了多個金融風暴,仍然屹立不倒,沒想到在私募股權基金手上僅僅六年,就面臨解體甚至關門大吉。
2018年,以承包政府項目爲主的英國建築巨頭卡裏利恩(Carillion)宣布破産的消息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因爲它的破産引發連鎖反應,3萬多家供應商被拖欠超過10億英鎊貨款,導致當年英國建築公司的破産數量激增20%,僅第一季就有780家公司緊跟卡裏利恩的腳步排隊破産。
這家有百年曆史的建築公司,承包的項目涉及公路、鐵路、醫院,以及房地産等多個領域,公司在破産之前運作良好,2016年營業額高達52億英鎊,2017年7月時市值約10億英鎊,2018年卻背負著近9億英鎊債務和近5.8億英鎊養老金赤字。
卡裏利恩從運作良好到突然破産僅有數月的時間,讓受牽連的中小企業措手不及。
在新加坡,最近兩家老牌建築公司大地企業(Greatearth Corporation)和大地建築(Greatearth Construction)也因陷入財困,導致公司承包的五個預購組屋工程和兩個公共基礎設施全面停工,繼而宣布進入清盤程序的消息震驚業界。
這兩家建築公司同屬大地私人有限公司(Greatearth Pte Ltd),受影響的五個預購組屋工程分布在武吉班讓、武吉巴督、馬西嶺,以及西海岸,共近3000個單位。這些工程原本預計今年第四季至2023年第二季之間陸續完工,現在恐怕會進一步延後。
除了預購組屋,兩家承包商負責的卡利巴株巴士車廠以及新骨灰甕安置大樓等工程也同樣受影響。
大地倒閉,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近3000個預購組屋屋主,這些工程的分包商和供應商也受拖累,面臨巨額經濟損失,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他們恐怕也會因此陷入財困。
毋庸置疑,這兩年來,冠病疫情來襲,讓本地建築業面臨勞工和建材成本上揚的挑戰,還有多次不同程度的阻斷措施對工程進度造成延誤,導致成本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
根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的資料,去年全年至今年的首七個月,新成立的建築公司多達4200家,但同時期結業的建築公司有3400家。
人力與建材成本上揚 建築業前景堪憂
從數據看來,即便建築成本在疫情期間仍然高昂,但對建築工程的需求仍然很高。
這和疫情暴發前幾年的情況大有不同。建築業在2016年連續三年萎縮,2018年更因政府宣布降溫措施、新隆高鐵項目擱置、多個集體出售項目告吹,本地工程項目減少,導致建築業面臨危機,不少公司倒閉,當中也有經營不當的,尤其中小型業者前景堪憂。
如此看來,大地兩家建築公司倒閉的因素就值得探討了,到底是疫情帶來的沖擊,還是疫情前的經營早已出問題?或者另有原因?
讓我們追溯大地近10年的企業變更。成立于1981年的大地建築,上世紀90年代被聯合工程(United Engineers)收購。2011年,屬于聯合工程集團下的大地建築被集團獨立化,以優異程建(UE E&C)名稱在本地上市。當時,優異程建被打造爲全方位的建築公司,以建築服務、機械工程及房地産開發的主要業務金三角,參與本地及海外多個大型地標性項目,在業界可說是赫赫有名。
2015年,聯合工程集團以脫售非核心業務爲名,把手頭上62.8%的優異程建股權,以2億3000萬新元(或每股$1.25新元)的售價賣給了私募股權基金Southern Capital Group。
當時的優異程建在本地可說是規模甚大的建築公司,多年來經營有道,被脫售時公司還坐擁高達1.5億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有兩個合資公寓開發項目The Crest和Gems Residences的豐厚利潤有待進賬。
同年,Southern Capital Group迫不及待將優異程建從新交所退市,然後重塑品牌,公司名字再次改回大地(Greatearth)。
在私募股權基金手中 脫售不少旗下業務套現
業界人士發現,自從被私募股權基金接手後,大地鮮有在市場參與標地或進行項目開發活動,這令業界很不解。同時,這個私募股權基金也開始積極把大地旗下業務分批脫售套現。
過去兩年,專門提供臨時供電和租借建築器材的公司UE Power & Resources Pte Ltd和有超過半世紀營運曆史的機械工程公司UG M&E Pte Ltd,陸續被脫售。
這兩家老牌建築商經營了近半個世紀,也經曆了多個金融風暴,仍然屹立不倒,沒想到在私募股權基金手上僅僅六年,就面臨解體甚至關門大吉。
照理說,即便在疫情期間,只要資金充足,加上政府的支持,足以讓公司生存下去。
企業治理專家麥潤田日前撰文分析大地公司的倒閉因素時,探討了幾個問題:私募基金是否讓兩家大地公司承擔過多債務而促使它們走向滅亡?是否從這些公司中提取了太多現金,從而導致資金不足?
從獲取的公司結構信息來看,他認爲這種結構可能會給公司集團帶來治理相關風險,例如集團公司之間的現金轉移,可能會讓集團內某些公司處于弱勢。
疫情可能打擊了大地,但或許不是摧毀它們的因素。沒人可確定大地倒閉的真正原因,或許建屋發展局和有關當局可以了解其中因素,也可探討事件對將來在頒發項目合同和觀察承包商的表現時,是否可以作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