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龍 報道
政府正爲中央商業區注入新活力,促使市中心過去五年的私宅單位增加四成,私宅尺價更創下曆史新高。
隨著濱海景(Marina View)地段的推出,以及南部瀕水區的發展,分析師預計市中心房價有進一步上揚空間。盡管如此,他們不認爲短期內市中心會取代烏節路黃金私宅區的地位。
根據戴玉祥産業(Edmund Tie)最新研究報告,截至去年底,市中心共有1萬1745個私宅單位,較五年前增長四成。相比之下,第9區至11區這個傳統黃金私宅區,同期私宅數量增長僅3%。這顯示更多人開始接受居住于市中心的生活方式,適應這種“生活—辦公—休閑”都在同個地區的概念。
市中心私宅需求增加,帶動該地區房價上揚。由世邦魏理仕(CBRE)整理的資料顯示,市中心私宅的平均中位數尺價從2016年的2022元,增至今年2566元,創新曆史新高,增幅達27%。
此外,同時期的市中心私宅成交量也從170個單位,增至804個單位。
世邦魏理仕東南亞研究主管宋明蔚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市中心近來推出的新項目如The M、濱海名彙(Midtown Bay)、名彙庭苑(Midtown Modern)和柏南華庭(One Bernam),帶動市中心私宅買氣。這些項目尺價大多超過2400元,例如今年3月推出的名彙庭苑,中位數尺價達2704元,仍賣出392個單位。
她也表示,幾年前竣工的濱海盛景豪苑(Marina One Residences),是一個頗受歡迎的私宅項目,去年迄今賣出236個單位,中位數尺價2340元,對市中心私宅尺價和成交量增加有推動作用。
一些市中心項目
尺價超過3000元
世邦魏理仕資料也顯示,一些項目如華利世家、風華南岸府(South Beach Residences)和Eden Residences Capitol尺價超過3000元,足以媲美甚至高于烏節路地區的高檔私宅。
戴玉祥産業研究和咨詢總監藍振文認爲,市中心私宅市場增長可歸因于政府重振市區活力,增加該地區居住人口的舉措。其中,政府推出更多白色地段,讓發展商發展結合辦公和居住用途的綜合發展項目如濱海灣居(Marina Bay Residences)、濱海盛景豪苑和華利世家(Wallich Residences)等。
他說:“這類綜合發展項目包含了商業、零售、餐飲等其他用途,給市中心居住注入更多活力和便利條件,擴大市中心生活範圍。”
他也指出,市中心私宅更符合年輕買家的需求,因此該地區住戶有近一半是年齡介于20歲和30歲,有40%是單身人士。相比之下,烏節路附近這一傳統黃金私宅區,只有約四分之一住戶的年齡介于20歲和30歲,較多是有孩子的家庭。
政府的濱海景(Marina View)白色地段于今天招標截止,這幅可建造住宅、酒店和商用空間的地段,預料會有不錯的反應,更有助于帶動市中心私宅價格升高。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級經理黃顯洋估計,該地段可吸引四至七方參與競標,包括大型發展商和實力雄厚財團競標,最高標價介于18億元和19億元。
市中心仍無法取代
傳統黃金私宅區
他也指出,新地段將爲中央商業區注入更多活力,吸引更多喜歡城市生活,傾向于住靠近繁華商業區的買家。
不過,他認爲市中心仍無法取代傳統黃金私宅區的地位。
他說:“中央商業區私宅市場不太可能取代第9區至11區的傳統黃金地段。這個黃金私宅區主要以永久地契項目爲主,吸引了不同的買家群體。可以說,傳統黃金地段是奢華和獨有性的代名詞。此外,黃金私宅區附近有許多便利設施和學校支撐,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