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新加坡:相遇東南亞海上十字路口
千百年來,新加坡作爲港口的形成、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時間節點基本相當,從初具形態到如今享譽國際的轉口港,新加坡與中國的聯系也在一來一往中不斷加深。而兩者相同的情感、文化淵源也爲彼此關系錦上添花。今後,兩國關系必然會煥發新的生機。
(一)中國與新加坡交往曆史
新加坡是處于“一帶一路”地理沿線上的國家,扼守著重要的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的南端出口,是東南亞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亦是東西方海洋貿易必經之處。
中國最早有關新加坡的記載,在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地理志》提及的“皮宗”和公元3世紀《吳時外國傳》記載的“蒲羅中國”這些古稱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漢武帝時期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中國開辟了從海上抵達印度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行程返航時由印度東南部出發,航行約8個月抵達“皮宗”,再北上行駛兩個月到達越南。其中所提到的“皮宗”,普遍認爲應當位于馬六甲海峽一帶,也許泛指柔佛州及今新加坡一帶東部。
三國時期,地處東南沿海的東吳造船技術先進且已頗具規模,孫權曾多次派遣船隊出訪海外。古籍中曾出現“名蒲羅中國”,後據新加坡著名南洋學家許雲樵研究,認爲所提及的“蒲羅中”應就是新加坡。
唐朝政府尤其鼓勵發展南海貿易,這時的古新加坡從航船偶然經過的路標成爲東南亞新興海上強國——室利佛逝(中國史籍後改稱三佛齊王國,7至14世紀期間存在于巽他群島的一個海上強國)的屬國。許多從中國前往印度和阿拉伯的商人,及諸多從西方而來的阿拉伯、波斯等國商人,都會途經于此,在其港口或停靠休整,或直接就地貿易。唐宋時期的中國是室利佛逝的主要貿易對象,與中國來往較爲密切,一直保持友好的朝貢關系。宋代,從事貿易的條件相對寬松並積極鼓勵民間貿易,商船的遠航能力大大增強,加之指南針的廣泛應用讓海上定向成爲可能,海洋貿易十分繁榮。元朝時期,統治者依然大力鼓勵海外貿易,海上貿易的繁榮氣象更上一層樓,瓷器也取代絲綢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
拜裏米蘇拉于1402年建立了馬六甲王朝(明朝稱爲滿剌加國),古新加坡又成爲其屬國。馬六甲王國于1405年成爲明朝屬國,被授予貿易特權,首府馬六甲一躍成爲繁榮一時的商業中心,新加坡港口日漸沒落,相關記載寥寥無幾。
1984年,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發起和支持下,美國考古學家約翰·米錫克教授帶領團隊開啓了對新加坡曆史上的重要地標——福康甯山的考古勘查項目,是20世紀新加坡的一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
經勘查,在這裏發現了大量文物,包括數量不菲的14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瓷器和古新加坡的陶器,據考證最晚可以追溯至元朝末期。在1989年,位于新加坡河岸的國會大廈遺址也挖掘出大量陶瓷、水銀罐和青瓷等物;1994年至1995年又挖掘出中國13至15世紀的瓷器,以及大量的銅絲、銅珠和一些金箔、鐵片。在皇後坊大廈和聖安德魯大教堂同樣收獲頗豐,出土文物數以萬計,除了中國瓷器、錢幣,還發現了元朝的小型佛像,以及少量越南、印度和古錫蘭的文物。
(二)美好前景的期待
中新建交以來,兩國高層交往良好,各領域間的合作也碩果累累。旅遊、文化藝術、金融、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多種形式的民間互動也愈發蓬勃。對中國而言,如今中東國家依舊是主要石油能源供給國,雖然中國也在尋求更多元化的能源供給渠道,但這一狹長海域和其東端的新加坡港仍是目前最主要的、也是繞不開的能源運輸通道。這個有著2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600多個港口的繁忙海港,曆經幾度沉浮,擔任的角色仍然不容小觑。
現階段,新加坡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參與者之一,加入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助中國籌募所需資金,兩國的雙邊貿易額也持續增長。2013年至2020年,中國連續8年成爲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也連續8年成爲中國第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目前正修建的泛亞鐵路東盟通道,將成爲連接中國同東南亞的重要陸路通道,也更凸顯新加坡港對中國的重要性。
(三)赴新加坡中國文物系列展
1989年至1995年,中國在新加坡舉辦的5個文物展的相關圖冊
1989年至1995年,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新加坡文物館連續舉辦了“中國清代帝後生活展”“漢代文明展”“中國唐代文明與絲綢之路展”“荊楚雄風——中國楚文化展”“宋元明三朝文物展”等5個中國文物展。展出持續近6年,累計觀展人數達181萬人,受到廣泛歡迎的同時也喚起了當地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共鳴,無不爲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感到自豪。
展覽展出期間,不僅對當地民衆頗具吸引力,而且逐漸發展成爲旅行社定點項目,每天迎接著大量來自東南亞、歐洲等地參觀者。不僅如此,展覽還接待了多個中國政府訪新代表團以及外國政要參觀,如澳大利亞時任總理保羅·約
翰·基廷,在訪華途經新加坡時,專程參觀正在展出的“中國唐代文明與絲綢之路展”。
本文來源: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