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的紅油抄手、鮮美的馄饨……你能說出幾種“皮包陷”菜肴呢?不同地區的華人文化不盡相同,發展出不同版本的“餃子”類食品,如“抄手”、“肉燕”、“清湯”、“扁肉”、“雲吞”等。你聽說過這些“皮包餡”食物嗎?
對它們的認識又有多少?先閱讀全文認識5種“皮包餡”美食,再掃描QR碼來個“腦筋急轉彎”!
餃子
餃子在華人文化裏有超過1800年的曆史,據說最早由東漢時期河南鄧州人張仲景首創。餃子又被稱爲“交子”,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象征新一年的到來。從清朝開始,華人就已經有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
馄饨
說到馄饨,大家可能也不陌生。我們平時在熟食中心見到的馄饨其實是“小馄饨”,特點是皮非常薄,吹彈可破。與餃子最大的區別在于它煮熟後有透明感。因此,相較于把重點放在蘸料的餃子,馄饨更看重湯頭。在中國,不同地區對馄饨也有不同的叫法。
清湯
在新加坡,一說到清湯,你的腦海裏是不是立刻浮現出那道清甜美味的糖水?但如果你和一個中國江西人說“清湯”,他的第一反應一定是當地的一種馄饨。江西的清湯重點不在馄饨本身,而是它的湯頭,這也是它與普通馄饨最大的區別之一。
肉燕
如果你是福建人,對肉燕一定不陌生。肉燕是福建特有的馄饨種類,據說在明朝嘉靖年間,由福建浦城一位禦史創造。不同于前面提到的扁食,雖然都是來自福建的美食,但肉燕與馄饨有明顯的區別。
抄手
之前說到我們現在生活中見到的“馄饨”大部分應該算作“小馄饨”,那有沒有“大馄饨”呢?當然有!如果你是川菜的忠實粉絲,那你一定聽過抄手吧?沒錯,四川的抄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大馄饨”之一。
掃描QR碼或點擊閱讀原文(Read more),
到互動頁面去玩答題遊戲,
科普自己的“皮包餡”美食小知識
文:何家炜 整理:何家炜, 黃雲欣 設計:洪惠貞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464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社會新聞新加坡冠病私藏不藏私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