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月29日正式進入抗疫新階段,人們在戶外可不戴口罩,但多數新加坡人出門時仍然保持這兩年來培養的防疫習慣,選擇繼續戴口罩。隨著堂食人數限制放寬,食肆允許最多10名完成疫苗接種者同桌用餐,不少餐飲場所的客流量都有所增加。
29日早踏出家門後,鄭智謙(25歲,學生)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少數選擇在戶外脫下口罩的新加坡人。“雖然並沒有很多人注視著我,但我下意識覺得自己好像在做什麽犯法的事情。”
鄭智謙說:“我其實也不覺得奇怪,因爲新加坡人比較‘怕死’,多數應該會先觀察情況後,再決定是否戴口罩。”
碧山居民謝亞珠(80歲,退休人士)早上一如往常,從住家步行到附近的鄰裏中心買早餐。“像我一樣的老人家,走幾步路就喘了,現在戶外可以不戴口罩,我覺得舒服多了。”
謝亞珠雖然不識字,但對于哪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哪些地方得戴口罩都非常清楚。今年確診冠病、現已康複的她也說,如果戶外場所很多人,她還是會戴上口罩,以免再次感染冠病。
在巴士站等車的民衆依然選擇戴上口罩。(王彥燕攝)
雖然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屬于戶外場所,但是在後港及碧山的巴士轉換站,民衆依然戴著口罩。
卓美歡(62歲,咖啡店店員)29日早就戴著口罩,在後港巴士轉換站等巴士。她說,無論是在戶外或室內,都會繼續戴口罩。“雖然很多人都已經打疫苗了,但疫情還存在。我還是會覺得有些不安全。戴口罩讓我能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巴士車長吳東來(67歲)說,因爲工作關系,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乘客,口罩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重要防範措施。
zaobao.sg就口罩條例放寬展開網絡調查,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還是會在戶外戴口罩,近三成的受訪者則表示,會在周圍沒人的時候脫下口罩。只有約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戶外戴口罩。
早報調查數據(梁錦泉制圖)
截至3月29日傍晚6時,共有781人參與這項調查。在一些允許不戴口罩的戶外場所當中,約8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巴士站及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脫下口罩,73%的受訪者則表示,不會在組屋商店外的走道脫下口罩。不過,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公園、操場和自然步道等開放空間脫下口罩。
另一方面,小販中心和巴刹的圍網都已拆除,在麥士威小販中心營業10多年的宏香雞飯攤主石美雲(53歲)表示,比起防疫安全管理措施放寬前,29日生意增加約兩成。“可能是因爲沒有了圍網,食客進出更方便,加上比較多人回公司上班,所以午餐時段有更多顧客。”
據記者觀察,下午1時左右,小販中心幾乎都坐滿上班族,在附近上班的許良妹(49歲,秘書)平時都會和同事一起到小販中心用餐。“用餐者比之前多了不少,因爲一些座位還是封起來,所以我們剛才等10分鍾左右才有位。”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財政部長黃循財及衛生部長王乙康,都通過社交媒體呼籲人們繼續履行社會責任,也不可掉以輕心。
王瑞傑說,昨天放寬的防疫措施,是我國自疫情暴發以來,最爲重要的一次。“很高興看到大家並沒有忘記保持謹慎!許多人即使是在戶外還仍然戴著口罩。不過,能看到更大組的聚會和更正常的生活,也是一件好事。”
29日新增8164起冠病病例 住院人數維持700余人
新加坡3月29日新增8164起冠病病例,住院病患維持在700多人,再有四人因冠病病逝。
據衛生部網站3月29日更新的數據,當天的單日新增病例,相比28日增加了約65%(3239起)。衛生部長王乙康早前曾解釋,一般周末後周一檢測的人數和病例會增加,確診病例會反映在周二通報的病例數量。
截至29日中午,有728人因冠病住院,比28日多11人。
其中,情況嚴重的病患從28日的117人略減至29日的108人。其中83人需要輸氧,比28日少九人。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病患則維持在25人。
每周病例傳播率爲0.69,連續28天低于1,意味著社區病例增幅趨緩。過去一天有6876人出院或完成隔離。
新增病例當中,8009起是本土病例,其余155是輸入病例。本土病例當中,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確診的有7153起,核酸檢測(PCR)呈陽的則有856起。
截至29日中午,累計死亡病例增至1258起,新加坡確診病例累計108萬5094起。
新加坡冠病疫情數據(數據來源:新加坡衛生部)
相關閱讀:
新加坡戶外可不戴口罩第一天,你摘了嗎?連續兩天新增病例低于5000起
新加坡首份女性發展白皮書出爐,允許21歲至35歲女性凍卵
多家餐廳延長營業至午夜12時 | 27日新增病例近兩個月來最少
文:李庚洧、楊浚鑫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753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