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天發布最新的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我國整體制造業PMI連續擴張21個月,3月份指數爲50.1,比前一個月下跌0.1點。電子業PMI也下滑0.1至50.4。
盡管如此,他仍持樂觀態度,看好今年全球貿易活動可保持活躍,並支撐制造業的前景,我國制造業今年料可增長4%。
林秀心則偏謹慎,她預期制造業今年增幅可達3.5%,部分原因是去年全年增長11.2%形成高基礎。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副總裁傅慧玲在報告中指出,電子業增長放慢,整體制造業第一季增長放緩。“俄烏持續沖突給制造業前景蒙上陰影,業者更關注能源成本上升和供應幹擾,以及通脹壓力增加。”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本地制造業PMI放緩,部分是因爲去年的高基礎,但更重要的是俄烏戰事及中國強力遏制新一輪冠病疫情所采取的封控措施,加劇了區域制造業面臨成本上升和供應鏈瓶頸的雙重不利因素。
大華銀行經濟師顔聖充指出,冠病疫情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越來越顯著。與此同時,他說:“油價走高必然會推高投入品價格指數,這反過來將放大未來幾個月的通脹風險。”
據她觀察,通脹沒有減弱的迹象。另一方面,中國冠病病例增加及新變種病毒出現,對特定城市實行封鎖,而俄烏沖突如今進入第二個月,供應鏈問題可能變得更糟。
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的最新報告指出,本地制造業的進口、投入品價格和積壓訂單的擴張速度加快,供應商交貨則放慢。在成本壓力上漲的情況下,投入品價格指數升至2013年10月以來的新高。
投入品價格指數 升至八年多新高
馬來亞銀行經濟師蔡學敏指出,這凸顯當地突然實施封鎖已嚴重影響和擾亂生産線,他預期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可能低于官方預測的5.5%。
受訪經濟師對本地制造業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盡管需求與訂單保持穩健,但業者持續面對價格上漲壓力和供應鏈中斷問題。
她說:“制造業今年首季料增長3.8%,不過若烏克蘭沖突、通脹和供應鏈問題延續到4月之後,第二季增長勢頭可能面對下行風險。”
盡管訂單需求穩健,她預期本地制造業和電子業的前路會有波折,新加坡顯然無法幸免于持續上揚的價格壓力,包括能源價格。
PMI在50以上意味著行業處于擴張狀態,50點以下則反映萎縮狀態。
報告指出,3月份的制造業PMI增長進一步放緩,主要是因爲新訂單和工廠産出的增速放慢,而庫存也加快萎縮。
遭受俄烏危機沖擊,我國整體制造業的擴張速度連續第三個月放緩,3月份的擴張幅度爲19個月來最小。中國強力遏制冠病疫情的措施也對制造業帶來下行風險。
事實上,中國上周公布的3月份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雙雙陷入萎縮,是武漢前年初封城以來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