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琇惠 報道
PMI在50以上意味著領域處于擴張狀態,50點以下則反映萎縮狀態。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天發布最新的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我國整體制造業PMI連續擴張22個月,在4月達到50.3,比前一個月上升0.2,略微逆轉了之前連續三個月增長放緩的疲態。當中,4月份電子業PMI也上升0.3至50.7。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副總裁傅慧玲說,盡管全球市場面對一些挑戰,最新的PMI上揚,對制造業來說是個好兆頭。她說,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似乎看不到盡頭,本地制造商越來越擔心能源成本上漲、供應中斷和通貨膨脹問題。
報告指出,4月的制造業PMI加速擴張,主要是因爲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産出和就業加速擴張,以及庫存的萎縮速度放緩。另一方面,投入品價格增速提高,訂單積壓的情況略微惡化,供應商交付的速度也放慢。
“此外,制造業的投入品價格指數上升至52.1,達到2013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當中電子業的投入品價格指數也從52.3升至52.5,意味著輸入型通脹仍是個挑戰,尤其是在能源價格持續高漲的情況下。”
林秀心維持今年制造業增長3.5%的預測,今年第一季取得良好開端後,第二季增長勢頭可能放緩,尤其因爲去年5月至8月的比較基礎較高。
經濟師指出,即使全球需求穩定,考慮到中國目前因冠病疫情采取的封鎖策略及烏克蘭戰爭,制造商可能會面對更多供應方面的挑戰,以及承受價格壓力。
全球貿易與制造業持續複蘇,我國整體制造業和電子業在4月份都加速擴張,不過業者持續面對成本上漲和供應鏈中斷的挑戰。
巴克萊銀行經濟師陳光陞受訪時說,中國封鎖導致需求和供應鏈受影響,這可能會對本區域近期的制造業活動造成壓力,包括新加坡。盡管如此,他預期需求不受影響,將支撐我國制造業下來的表現。
大華銀行經濟師顔聖充也關注,在冠病疫情和地緣政治緊張影響下,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越來越顯著,油價高漲推高投入品價格指數,進而加劇未來幾個月的通脹風險。總體而言,他預期我國制造業今年可增長4%。盡管去年的比較基礎較高,但今年的全球貿易活動料保持活躍,爲制造業前景提供支撐。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指出,我國制造業和電子業的供應商交付指數進一步下滑至50.1和49.6,這表示供應鏈問題尚未解決。制造業和電子業的訂單積壓指數則進一步上升至50.3和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