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阿嬷三遇愛情騙子,不受甜言蜜語誘惑、冷靜應付悲淒借口,與對方聊天一周,套出詐騙伎倆。
陳女士(80歲)向《新明日報》講述個人經曆。她熱愛唱歌,因此在手機下載了一個軟件,用來錄歌聲和聽音樂,打發時間,豈料卻因此結識一些“好友”。
“退休後沒事做,加上疫情的緣故,我幾乎每天都會用手機錄歌,不僅錄了300多首歌,還有500多名追蹤者。”
陳女士說,她經常收到陌生“好友”的問候。
她透露,軟件有留言和聊天功能,幾乎每天有陌生人打招呼,基本上不予理會。
“有人和我聊音樂,我才會交流心得,不過這也讓我多次遇到騙子。”
陳女士講述其中的3次經曆,曾有一名長得很像“周潤發”的男子誇自己唱歌好聽,攀談後被要求轉去WhatsApp聊天,不久後就露出“本性”。
“對方稱在烏克蘭工作,我們的話題也幾乎都是生活瑣事,有時也會談到經濟課題等。雖然他每天早上都甜蜜問候,但我不爲所動,即使利誘我投資,稱每年能獲利2萬5000美元(約10萬令吉),我也不動心。”
深知對方是騙子,陳女士決定“釣著”對方,想套出對方更多詐騙伎倆和了解對方的說話方式,以便更好的防詐,也分享給其他人。
當中有自稱是台灣醫生的男子指自己喪偶,需要回國看女兒,向她借1萬5000元(4萬5000令吉)。
也有穿軍裝的男子自稱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軍人,目前在黎巴嫩工作,急需錢給女兒治病,向她討錢。
陳女士說:“我一眼就識破這些把戲,非但一分錢沒給,還當面拆穿對方。”
陳女士總結出一套心得,稱只要對方有以下幾個特征,就很可能是詐騙者,應額外提防。
她說,詐騙者通常稱自己沒家人或者孩子小,也會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資料,幫忙接“包裹”或點擊陌生連結。也有騙子聊了一陣子後,就會開口借錢,甚至勸人投資。
“他們(騙子)的信息中一些語句也會不通順、語法錯誤等,有時還會重複問相同問題。”
陳女士, 騙子一般不會“直奔主題”,都會先噓寒問暖,再循序漸進的套話。例如,騙子會在聊天中有意無意地查問是否有房和車,也會要求發照片,以便判斷。
“我讀到一些老人被騙的新聞,他們一輩子辛苦掙來的儲蓄全被騙光,真的很替他們難過。我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 別墜入騙子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