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但這位在全球華人圈武俠小說迷心中有著崇高地位的金大俠今天走了。
多家香港媒體今晚報道,原名查良镛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今天下午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1924年3月10日生于中國浙江海甯,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創作武俠小說,留下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有書迷將金庸的14部作品的書名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衆所周知,香港《明報》是由金庸在1959年創辦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金庸的媒體版圖不僅限于香港。新加坡的《新明日報》就是金庸與已故斧標驅風油大王梁潤之聯合創辦的。金大俠與新加坡的淵源其實很深。
金庸與梁潤之聯創《新明日報》
1966年,金庸到新馬兩地考察,看到本地的中文報只有兩家華文大報,而華族人口又占大多數,只靠兩份華文報作爲華人的精神食糧,實在是供不應求,于是,他決心要在這裏搞一份華文日報。
金庸找上了本地驅風油大王梁潤之。兩人一談即合,同意各出50萬來辦這份報紙,准備虧五年,五年後才賺錢。
梁潤之早期搞過《快活報》《工商報》,1961年在新山辦了《新生日報》。于是兩人決定取《新生日報》和《明報》的第一個字,命名爲《新明日報》。就這樣,《新明日報》在1967年3月18日創刊了。
至于辦報風格,金庸下的定位很清楚。他避開了當時兩份主要報章《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的傳統報章風格,以社會新聞、娛樂新聞及金庸武俠小說爲主要賣點。創刊初期,《新明日報》每天兩大張,售價一角。
據《新明日報》去年3月刊發的一篇特稿描述,創刊號的《新明日報》,共有六大張,封面版的頭條標題是“越共襲美商船,圖斷美軍供應”;左邊一個小欄塊爲當時的文化及社會事務部長奧斯曼的祝詞。封面版上還有一則影星“謝賢乘水陸兩用車”的娛樂新聞,這是《新明》的“特色”。
據老報人轉述,《新明日報》創刊號還用了這麽一個很有效的推銷招術,免費送給報販,由報販賣給讀者,結果幾個小時內就賣光了。
1967年,香港發生大動亂,金庸成爲左翼分子的眼中釘。爲了避免被暗殺,他南下到新加坡定居,並成爲永久居民,天天到《新明日報》上班,對報紙的發展,花費了很多心力。
第三年就開始賺錢
爲了加強《新明日報》的陣容,他還將《明報》的主將潘粵生調來新加坡擔任執行總編輯。《新明日報》辦報初期,由梁潤之擔任董事主席、金庸任副董事主席、梁慶經(梁潤之的兒子)任董事財政、潘潔夫任督印兼總編輯、陸上行任總經理。
《新明日報》貼近小市民口味的辦報風格很快就受歡迎,原本准備虧本,想不到第三年就開始賺錢了。
金庸留下的不只是江湖
各位新加坡蟻粉,大家現在閱讀的《新明日報》就是這麽來的。
如今,金庸走了,世間再無金大俠,“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已成絕唱。感謝這位涉足文學界和傳媒界多年的大俠,他留下的不只是江湖,不只是郭靖、喬峰、虛竹、陳家洛這些江湖人物,還有一個令人心向往之的武俠世界之俠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