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眼見俄烏局勢發展不順意,美國一邊不斷加碼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一邊用起了“攻心計”。
據俄羅斯塔斯社6月8日報道,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納托利·安東諾夫表示,他日前收到一封“策反信”,要求他譴責自己的祖國、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信中還建議,可以聯系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舍曼辦公室詳談細節。根據媒體報道,其實從5月份開始,美方就已經用上了此類下三濫手段: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特工曾試圖策反俄羅斯一家媒體記者站負責人,要求其與美方合作;FBI還指示谷歌、臉書等公司,向俄羅斯使館附近的設備投放反俄廣告;美國中央情報局發文,教授俄羅斯人用加密渠道把信息發送至中央情報局網站……
實際上,通過策反、收買別國精英,實施滲透破壞活動,挑動矛盾對立,進而煽動所謂“民主運動”,以打擊甚至顛覆別國合法政權,是美國政府爲維護自身霸權長期采取的一項策略。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爲了打垮蘇聯,美國高層秘密制定了“利益代理人”培養計劃,策反蘇聯精英階級人士。到了80年代,這一計劃開始大規模付諸實施。披著“非營利性機構”外衣,實則背靠美國政府、幹著顛覆別國政權龌龊事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便在這一時期成立。此後,美國先後投入約900億美元資金,專門用以支持“蘇聯民主化進程”。蘇聯大多數實權派人物和有社會影響力的上層人士都被美國政府列入了收買名單。這些拿了美方好處的蘇聯精英,要麽憑借自身影響力,促使政府通過對美有利的政策,要麽通過各種途徑公然質疑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經濟不景氣疊加“利益代理人”造成的內部政治和思想混亂,導致蘇聯最終解體。
此後,無論是2003年美國快速打贏伊拉克戰爭,還是中東、北非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委內瑞拉的政局動蕩,抑或是中國香港的“修例風波”,背後都有美國策反精英、挑動宗教或不同社會群體對立,進而圖謀顛覆政府的“賣力身影”,此類案例不勝枚舉。到底誰才是全球動蕩和沖突之源?答案不言自明。
自俄烏沖突以來,美國一直標榜自己在“捍衛民主”,甚至通過的用以大幅增加對烏軍援的租借法案,也要打上“捍衛烏克蘭民主”這一光鮮的標簽。然而,拜登一句“普京不能繼續執政”似乎才暴露了美國的真正意圖:以戰爭拖住、拖垮俄羅斯政府,扶植親西方政權上台。而美國情報機構對俄羅斯外交官、媒體記者的恫嚇、策反企圖,無疑爲這一判斷提供了新的證據。
盡管美國一再以“民主”“自由”爲幌子,以所謂“民意”爲非法活動背書,但過往的曆史一再證明,這套金錢收買、利益輸送、遙控指揮、制造社會動蕩的把戲,與其宣稱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字眼毫不沾邊,不僅不能爲當地帶來民主和自由,不能實現繁榮和發展,反而會毀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因爲美國本就不是帶著善意而來,不是“捍衛民主和人權”,而是通過制造動蕩,牟取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進而鞏固其全球霸權。此番美國企圖收買俄羅斯外交官的消息一出,輿論爲之嘩然,各方批評不斷,意味著美國的真實意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吃透,進而厭惡和反對,也意味著其陰謀也越來越難以得逞。(責任編輯:樂水 張豔玲 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