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族群和諧機制:實現多元族群社會的“善治”》一書是由範磊博士所著,本書在封面便指出——不同族群之間的平等互動會締造族際和諧與社會穩定,而新加坡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這說明,新加坡族群治理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值得去學習和研究。
《新加坡族群和諧機制:實現多元族群社會的“善治”》一書,範磊博士將之分爲了六個章節,第一章指出新加坡是族群問題開啓的新國家,而後面五章,作者從“政者正也:平等公正的和諧路”、“經邦濟世:自力更生也要族際互助”、“化成天下:文化裏的自在乾坤”、“國民融合:完整的沙拉碗”、“宗教和諧:信仰的橋梁是無縫的”這五個方面,也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宗教總結分析了新加坡族群治理的成功經驗,指出新加坡的經驗呈現出治理基調多元一體、治理路徑多層互動、提供均衡發展的基礎保障、以實用主義爲績效導向、以和諧穩定爲目標的主要特點。在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刻的了解了新加坡的族群治理,以及他的族群治理爲什麽能獲得成功。
一、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靠的是什麽?
新加坡的長期執政黨是人民行動黨,在長期的執政中,人民行動黨一不靠軍隊,二不靠企業,但是仍然能夠贏得選舉,長期執政,這主要是由于人民行動黨不利用暴力、謊言、威脅和強制讓人民群衆去選舉他,而是依靠民衆的信任,依賴。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能夠密切聯系群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經常舉辦許多的工會活動等,使得人民群衆能夠擁護和信任他們,從而能夠長期執政。
二、族群和諧:人類共同的追求
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歐亞裔和其他族群的人群組成的多元化的社會,屬于典型的多元族群國家。新加坡的獨立就是源自1964年的兩場嚴重的族群暴亂,新加坡政府和民衆也始終都堅持以謹慎的態度來處理和應對這類議題,因此,在族群問題上,新加坡也在不斷的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去促進族群和諧,對來之不易的族群和諧十分的珍惜,並且也在不斷努力繼續促進族群和諧發展。
族群作爲一種人類共同體,既可以有政治、經濟屬性,也可以是文化群體,同時還可能與血緣、地緣等自然性因素密切相關。族群可以被視作構成民族的基礎,又或者是民族發生分化或者碎片化之後會生成的結果。因此,隨著世界文明多樣性的發展,族群多樣性也越來越受關注,尤其是就目前而言,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著族群問題,族群暴力與沖突造成的沖擊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社會的正常發展,社會穩定與和諧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人類也在不斷的去尋求解決族群暴力與沖突的途徑,以實現族群之間的和諧發展,同時,促進國家的穩定和安全。
新加坡在族群治理領域的成功爲世界其他多元族群社會的治理實踐提供了較爲良好的借鑒,同時,也提供了很多的族群治理的理念,讓更多的國家認識到族群治理的重要性,推動世界的族群治理現代化發展。
三、新加坡:族群問題開啓的新國家
(一)新加坡族群的構成
多元是新加坡的標簽。新加坡的主要族群是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其他族群包括歐亞裔等小規模的族群。自開埠以來近200年的互動交融,使得新加坡逐漸形成了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族群共存、和諧發展的族群關系模式,而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的形成則先後經曆了對祖籍國和英殖民政府、日本軍國主義、馬來西亞等認同對象的認同,直到1965年新馬分家獨立以後,才建構起基于新加坡本土認同的國家認同體系。
自新加坡獨立以後,如何處理族群之間的關系就成了新加坡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新加坡是個由華族、馬來族、印族以及其他族群等多元族群組成的年輕國家。種族關系、族群政治、民族教育、國民意識,都是政府需要努力經營和細心對待的國家課題。
面對獨立後國內族群關系的現狀,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通過制定多元平等的族群政策和建立完善的相關配套制度等具體的因應措施,以相對平等公平的權力分配,減少了國家與社會資源的內耗,緩和了族群關系,避免了族群沖突的發生,在國家框架下建構起較爲系統完善的多層次網絡化族群治理模式。這種由國家主導的“多元一體”族群治理模式使新加坡成爲東南亞多元族群社會和諧發展的典範。
(二)新加坡族群問題的發展
新加坡在開埠以後,經曆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日本的侵占和統治、二戰之後新加坡的民族獨立運動、加入馬來西亞成爲他的一個邦、脫離馬來西亞被迫獨立等多個時期,在經曆了這些時期之後,新加坡的族群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1、英國殖民統治下的族群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爲了維護其統治下的社會秩序,英國殖民當局在新加坡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族群治理政策,通過人爲的分割,將各族群隔離在不同的區域集中居住,並最終形成了較爲集中的族群聚居區。不過這種分而治之的民族隔離政策使各族群之間的交流迅速減少,以致族群融合成爲一種幻影,從而人爲地在各族群之間制造了清晰的族群邊界。
2、日本占領新加坡後的族群
在日本占領新加坡期間,日軍對不同族群的民衆展開了殘酷的調查和監控。日本人通過扶植少數族群來對抗華人族群的方式,打破了原本遮蔽在分而治之殖民政策下的脆弱共存關系,人爲強化了各族群之間的隔閡與邊界,激化了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爲戰後的族群沙文主義、極端主義發展以及發生于各族群之間的族群暴亂埋下了伏筆。
3、二戰後的新加坡族群
二戰後,反殖民主義運動不斷發展,新加坡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都是百廢待興,民心不穩。在此背景下,長期積壓在日本侵略者和英殖民者統治政策下的族群矛盾借由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民族獨立的浪潮而得以釋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後,新加坡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由于各種問題,尤其是族群之間的矛盾,馬來族的優越性、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別,爆發了嚴重的族群沖突。在1965年,新加坡脫離了馬來西亞走向獨立,開始了族群問題的解決。
4、新加坡獨立後的族群問題
在新加坡獨立以後,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社會動蕩、社會秩序混亂、經濟基礎薄弱、國內局勢緊張、族群之間矛盾大、國際上孤立無援等重大問題,這對新加坡的發展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新加坡複雜的族群問題,以及爆發的幾場族群暴亂,讓政府意識到,必須要解決族群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國家的生存與發展。于是,新加坡政府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和宗教等采取了諸多的措施,從諸多領域改變族群之間存在的問題,在不同的族群之間都堅持各族群平等的政策,禁止一切歧視和不公正,注重族群之間的平等對話而非同化政策。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新加坡的族群治理取得了極大的效果,促進了新加坡國家的穩定與持續發展。
(三)新加坡的標簽:族群和諧
新加坡在獨立以後,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引領、制度規約和行爲實踐落實等措施,逐漸在多元共存的基礎上確立起清晰的涵蓋國家、族群與社區等多個層面的多層治理體制,逐漸“找到了處理這種多樣性並且維持社會和諧的特有方式”。一方面尊重各族群的族群認同,另一方面又強調在“新加坡人”的整體框架下,實現對新加坡國家認同的建構。這使得新加坡的族群之間的關系得到更好的改善,尊重了族群的多樣性,促進了族群的發展,以及國家的穩定。
新加坡的族群和諧是政策引領下的和諧和制度保障下的和諧。在政策層面和制度層面都對族群和諧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政策引領和制度保障,保證了新加坡族群的發展。
四、政者正也:平等公正的和諧路
(一)任人唯賢:人才沒有族群邊界
在新加坡,人才是沒有族群邊界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自成立以來就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爲發展的基本戰略,自立黨以來該黨就一直秉承任人唯賢的精英政治理念。人民行動黨任人唯賢,注重領導人和行動黨自身的更新換代,確保年輕化。行動黨注重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強調吸收精英人才,另一方面也注重組織團結,因爲有深刻的曆史教訓。在選拔優秀人才的過程中,行動黨堅持族群平等的原則。所以,人民行動黨堅持了任人唯賢和族群平等的原則,重視人才,促進了國家的發展。
(二)集選區制度:“抱團取暖”的選舉制度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爲了維護多元平等的社會,反對族群暴動問題,所以,采取了一方面避免給予多數族群政治特權,另一方面依法保護少數族群的利益,通過系統的制度設計來規制族群關系,協調族際互動,鼓勵少數族群積極融入社會、參政議政,並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提供相應的照顧。這樣,更好的促進了國家族群的和諧。同時,爲了平衡族群的利益,新加坡建立了集選區制度,維護了少數族群在選舉中的權力,促進了族群平等,緩解了矛盾,使新加坡族群之間和諧與穩定。
(三)第三節 基層組織:多元族群社會的“貼心人”
在新加坡,由于國家的多元族群,基層組織發揮了其作用,促進了社會穩定和族群和諧關系的實現。基層組織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協會,有效的協調了族群之間的關系。人民協會的組成很多,見下圖:
(四)親疏有度:族群視野中的外交政策
爲了平衡國內不同族群之間的利益與情感,新加坡必須謹慎處理與國內四大族群密切相關的祖籍國的關系,或者與那些在宗教、文化等傳統意義上存在矛盾的國家的關系。新加坡在處理與中國的關系時,將中國看作是祖籍,而並非是祖國,親疏有度。
五、經邦濟世:自力更生也要族際互助
新加坡屬于多元族群國家,由于在曆史上英國、日本等國家的殖民統治之下,導致新加坡産生了很多族群問題,由于物質基礎和經濟基礎的不平衡,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了民衆的生活質量水平,這也會導致族群之間産生矛盾,所以,新加坡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促進經濟發展,采取了很多經濟上的措施。
這些經濟措施包括了:一方面,通過直接提供福利性救助,爲各族群(尤其是少數族群)的困難居民提供幫助,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則通過普及教育、提升職業能力、鼓勵族際互助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較爲落後的族群的困境。同時,新加坡還實行了組屋制度,爲族群和諧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另外,新加坡還擴大就業,使不同族群之間平等就業,人民行動黨堅持以人爲本的思想,有效地確保了不同族群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實現了多元族群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六、化成天下:文化裏的自在乾坤
新加坡在獨立之後,改變了以前的教育制度,語言文化等等,實行雙語教育、多元化語言政策,塑造共同價值觀以及國家意識形態與國家認同。通過這幾方面的建設,使新加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礎,推動了多元族群的和諧以及國家的穩定。
新加坡十分重視教育,認爲教育是減少族群沖突、提升族群和諧的重要路徑。所以積極發展國民教育系統來推動國家認同建構,以消解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之間的張力。在殖民統治期間,各個族群之間的教育受到了破壞,所以,新加坡政府重新整合,改變教育制度,來推動族群之間的和諧。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多元化語言政策,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爲四種官方語言,強調尊重不同族群的語言與文化傳統,杜絕語言霸權,有助于兼收並蓄多元文化,建立起包容開放的新加坡文化,緩解可能因爲語言問題而引發的族群張力擴大。
新加坡通過多種方式來塑造國家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通過對共有的國家價值體系的塑造來推動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建構;通過強化新加坡人對國家象征符號的認知來增進國家認同;通過對共同的曆史記憶的紀念,來增進國民的認同感,逐漸形成了國家的認同感。
七、國民融合:完整的沙拉碗
新加坡在長期的曆史實踐中發現,“大熔爐”模式並不適合新加坡的發展,而是需要“沙拉碗”模式,才能適應新加坡這個多元族群社會國家的發展。“沙拉碗”模式,即一方面強調同一的國家認同,強調一體化,另一方面又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傳統,允許多元化,在此架構中通過推動跨族群的互動來培養彼此之間的情感,進而弱化族際張力,推動族群和諧的實現。
在新加坡多年的族群治理中,展現出的是一種國民融合和跨族群交流的雙向行爲。在政府與社團的共同推動下,不同的族群積極融入所在的社區,將新加坡作爲國家認同和忠誠的對象,本著平等合作、和諧共處的心態與其他族群同胞逐漸建立起良性的互動關系,這樣,和諧的族群關系就建立起來了,使得國家想著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
新加坡政府實行公共組屋制度,在社區層面調節了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系,並通過這種制度推動了多元族群之間的交流以及包容精神的養成,這種交錯雜居的居住模式對于培養多元族群的國家意識以及“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感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加坡還實行了的國民服役制度則是以最小的成本維持起一支有規模的防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