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嬰兒奶粉在日本機場等待被軍用飛機運往美國,圖/ABC7
當全球都在爲能源價格飙漲發愁之際,美國人卻在同時經曆一場史無前例的奶粉荒,以至于出現了“軍機運奶粉”這樣的奇景——美國總統拜登不得不授權動用美國空軍飛機,前往歐洲和亞洲各地采購奶粉。
到了5月30日,澳大利亞市場上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 “澳大利亞羊奶粉品牌Bubs將用125萬罐奶粉馳援拜登政府” 。此消息一出,Bubs(ASX: BUB)股價直線飙升至0.68澳元/股,漲幅近50%。
受到市場利好消息的帶動,其他奶粉公司,包括A2 Milk (ASX:A2M)、Australian Dairy Nutritionals(ASX:AHF)等當天均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從今年以來,美國正在經曆史上最嚴重的奶粉短缺。截至5月21日,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的缺貨率飙升至70%,顯著高于此前一周45%的缺貨率。 “奶粉荒”、“一罐難求”、“庫存奇缺”、“價格飙升”,這些都是近幾個月來懸在美國奶粉業頭上的標簽,也令所有的嬰兒父母焦慮甚至絕望。
這一切都首先起源于新冠疫情,使得美國各環節供應鏈都遭受沖擊,特別是工人短缺問題,配方奶粉行業也未能幸免。此外,去年9月至今年1月,美國4名嬰兒因食用奶粉受到細菌感染,其中兩名嬰兒死亡,引發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關注並介入調查。
而在這節骨眼上美國奶粉巨頭雅培公司剛好“踩雷”。該公司今年2月因産品安全問題召回數款嬰兒配方奶粉,並關閉其密歇根州工廠。這也成爲了壓倒美國奶粉供應鏈的 “最後一根稻草” 。
那麽,此次美國奶粉的嚴重短缺,會是澳洲奶粉股的轉折點嗎?
澳財特別采訪到Bubs董事會執行主席Dennis Lin,詳細講解本次Bubs獲得本次交易的整個過程。
美國奶粉荒下,潛在的巨大商機
美國會發生如此嚴重的奶粉短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特殊的行業特性。
一方面,奶粉行業集中度高,前四家乳業巨頭雅培、美贊臣、雀巢和百利高控制了美國90%的配方奶粉供應。其次,由于FDA對進口奶粉的監管非常嚴格且進口稅高,使得美國98%的嬰幼配方奶粉都是本土生産的,行業准入的壁壘高出天際。
而雅培作爲美國最大的配方奶粉生産商,市場占有率高達43%。本次關停的恰好是雅培奶粉出産大廠,産量占雅培美國的將近一半。直接導致美國國內供應鏈無法跟上需求,加上進口奶粉的供給無法在短時間內滿足,這樣的雙重打擊成爲此次奶粉荒的罪魁禍首。
美國多地超市不得不對奶粉進行限購
不過“危機”中也暗藏著“商機”。
拜登政府表示奶粉短缺將會持續兩個月以上,且雅培的密西根工廠也需要6-8周才能恢複生産。在強烈的壓力下,FDA也放寬了對奶粉進口的監管,給其他國家的奶粉商進入美國市場創造了機會。
表面上看,美國奶粉危機帶來的似乎主要是短期機會,但美國是全球第二大配方奶粉市場,每年大約有360萬新生兒,體量僅次于中國。也就是說如果有哪家進口奶粉能夠趁此機會,在被本土壟斷的美國奶粉市場率先占領一席之地,將會對公司未來發展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此外,由于奶粉安全問題,可能會導致美國消費者對其國內的品牌産生信任危機,這對國際奶粉商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羊奶粉龍頭Bubs:疫情後打響翻身仗,扭虧爲盈
近年來,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代購市場崩潰,以及中國關稅限制等問題,澳大利亞的一衆奶粉股都一蹶不振。但各家企業也都在尋求解決之路。
Bubs之所以能率先獲得美國的訂單,是由于相較衆多進口奶粉商因這次危機才將目光投向美國市場時,該公司已經率先獲得了美國FDA的准入“綠卡”。
根據公司執行主席Dennis Lin的描述,這次能夠搶占先機,得益于公司高管層近幾年戰略決策的轉變:
全球化戰略:和多數澳大利亞奶粉制造商一樣,Bubs曾將中國作爲最大的出口地,但在疫情中,在不放棄強攻中國市場的同時,公司在過去兩年一直致力于推進美國市場擴張策略。
去年9月,Bubs已經達成與沃爾瑪的合作,在他們電子商務平台上推出了兩款産品,進軍美國配方奶粉市場。
根據公司最新公告顯示,Bubs目前在美國前五大電商平台,前三大全國性食品分銷商以及794個實體零售店均上架了他們的Aussie Bubs嬰幼兒配方奶粉。Bubs CEO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12個月後,在美國的5000至7000家商店銷售其産品,進一步擴大銷量。
不少券商也因此看好Bubs,比如花旗分析師表示,如果Bubs能獲得1%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讓該公司2023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提高三到四倍,也從側面反應出了美國市場巨大的潛在商機。
Bubs不僅在美國業務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面向中國出口施行的 “代購2.0戰略”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由于個人代購渠道受到疫情的重創無法恢複,Bubs通過企業代購,依靠免稅店等網絡將産品運往中國,使得Bubs嬰兒奶粉2022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了276%,超過了疫情前水平。
Bubs位于墨爾本Dandenong的工廠,圖/AFR
突出的基本面增長:此外公司整體的基本面表現也非常強勁,其在2022年上半年終于扭虧爲盈,實現了120萬澳元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從公司最新提供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
- 總收入較同期增長了49%至1760萬澳元,這也是第三個季度的連續增長;
- 三個區域業務澳洲、中國和國際均實現增長。其中澳洲嬰幼兒配方奶粉零售額同比增長108%,國際銷售額同比增長61.4%,中國銷售額增長8%;
- 公司已經獲得澳洲羊奶粉産品第一的市場份額,占42.1%。
多元化産品:曾經Bubs只是一家專注于羊奶粉的公司,但由于羊奶粉受衆人群窄,市場空間有限,Bubs也在不斷開拓新的産品線。因此,除了市場策略的轉變和漂亮的財務數據,多元化的産品也成爲了Bubs競爭優勢。公司新推出的A2-β酪蛋白配方奶粉已在今年5月上架,這也意味著Bubs將要開始與A2的明星産品展開正面的交鋒,搶占其市場份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Bubs在戰略布局、基本面及開拓新産品方面都表現出色,但由于近期受到美國“奶粉荒”的利好刺激,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基本反映了消息面的利好。
目前公司的市銷率(P/S)爲6.9倍,顯著高于同行業競爭者的3-4倍,投資者在看待其估值時仍需謹慎。
曾經的代購寵兒A2:未來發展不確定性高
相比Bubs,A2在疫情前更受中國代購的熱捧,可謂是澳大利亞在中國媽媽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奶粉企業。在澳洲的超市裏甚至出現過爲搶一罐奶粉,華人代購們大打出手的場景。股價也曾一度飙升至近20澳元,是上市時0.4澳元價格的50倍。
然而受過去兩年疫情影響,中國的代購渠道嚴重受挫,以至于A2股票也一路下滑,目前幾乎是“躺在谷底”。
隨著本輪美國奶粉荒愈演愈烈,以及Bubs拿到美國訂單,也讓沉寂了許久了A2再次受到關注。當疫情影響逐漸消退,代購渠道慢慢複蘇,A2還能重回巅峰嗎?
從公司的財務表現看,恐怕難以下此結論。2022上半年財報顯示,雖然公司目前處于盈利狀態,但各項重要指標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特別是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5.3%。
公司的財務狀況不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受到中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影響,公司在中國的配方奶粉銷量下滑了12%;
- 公司爲了快速修複中國市場,加大了對營銷成本的投入,然而目前的投入並沒有反應在銷量上面,反而造成運營成本的上升;
- 公司在美國的液化奶業務表現不佳,不僅從沒盈利過,銷售額還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5%。
盡管如此,公司依然看好疫情之後代購渠道複蘇能夠爲公司帶來的增長,並且預計2022下半年的營收會顯著高于去年同期。同時,公司在去年收購了中國牧工商集團在新西蘭的馬陶拉乳業公司(Mataura Valley Milk)75%的股份,意在拉近與中國合作夥伴及消費者的距離,使公司在中國營養品業務的能力、架構、投入等方面得以加強。
雖然A2當前股價處于近年來低位,但由于公司業務增速放緩,不及市場預期,其市盈率依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中國國內奶粉市場競爭激烈,近兩年包括美贊臣在內的諸多外資奶粉品牌均出現業績下滑,A2在中國市場銷量能否恢複到疫情前水平也是一個問號。
最後,雖然A2也向美國FDA提交了進口申請,但仍未獲批。根據FDA數據,當前有26家進口奶粉提交的申請,僅有兩家通過,可見通過率仍然非常低,所以A2能否打開美國的配方奶粉市場仍難以確定。
當然,A2方面也並非全是壞消息,盡管集團總收入同比也下降了2.5%,但比2021下半財年高出24.8%,且公司的銷庫存已經低于目標水平,表示在清理此前留下的滯銷庫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雖然中國的市場配方奶粉業務有所下降,但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庫存的再平衡,並表示市場占有率達到了新的高值。並且,公司還在積極開發東南亞市場,比如尋求將自己的鮮奶在新加坡超市上櫃。
綜合這些因素而言,A2公司業績有一些積極的信號,收入情況也逐步穩定,但目前業務還未能從本次美國奶粉荒中直接受益,公司在中國的大手筆投入收效如何仍有待觀察。
寫在最後
華盛頓Monroe一家店的奶粉貨架上,放置了“已售磬”的告示,圖/John Crowley
美國此次的“奶粉荒”讓沉寂許久的澳洲奶粉業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但供應鏈短缺引起的價格攀升,對股價只是一個短期利好因素,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需要考量各家公司更加長期的商業前景。
A2作爲澳洲較成熟的奶粉龍頭,整體産品線比較健全,其股價受到消息刺激已經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但由于公司目前財務狀況仍未達到較好的狀態,未來發展依然高度依賴整體競爭更加激烈的中國市場,因此其不確定性高,依然存有風險。
作爲對比,Bubs公司當前的基本面顯得更爲健康,未來發展潛力較大。但其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短期內獲利空間有限。加之目前通脹影響增強,整體市場波動性較大,作爲成長類公司,Bubs股價還可能面臨一定回調。
不過考慮到公司的高增長預期,如果公司估值能夠回歸到合理水平,對于投資者來說還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投資標的。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爲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注明來源的圖片均爲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爲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