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對許多新加坡人而言是個陌生的城市名稱。然而,我們不小心翻開曆史卻發現南京與新加坡曾有過一些相似的遭遇。1405年,鄭和從南京出發,開始了他的航海壯舉,前後七次,曆時22年,充分探索了“西洋”世界的精彩,卻偏偏挂萬漏一,與新加坡擦肩而過。否則,曆史將改寫,新加坡也將早六百年與南京相期相遇。
先賢足迹
孫中山于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三個月後“讓位”給協助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大軍閥袁世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現北京)逝世。他留下遺囑:“吾死之後,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爲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他要求埋葬在革命取得成功的南京。
從1900年到1911年間,孫中山曾8次到訪新加坡。他來新加坡組織同盟會,募集資金支援革命。在新加坡的多個地點留下了足迹,其中最著名的活動地點就是晚晴園。這座兩層樓的花園洋房收藏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孫中山從法國乘英國船回返中國。12月16日,船從槟城經新加坡,孫中山離船登岸,住陳武烈大廈(陳金鍾大廈)。這是孫中山最後一次到新加坡。回到中國,孫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的新加坡富商林義順,加入同盟會新加坡分會,負責交際事務。1936年他在上海病逝,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
曆史記憶
說到南京,新加坡人僅僅會聯想到“南京大屠殺”,那個由日本人制造的震驚世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937年,曆史悲痛的一刻,三十萬平民百姓無辜地失去了他們寶貴的性命。五年後,日本人又在新加坡犯下了同樣的滔天罪行。五萬華人在所謂的“肅清行動”中被殘忍的殺害,埋屍荒野。兩座相隔千裏的城市,因曆史的共同經曆而有了相通之處。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外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埋葬地。爲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該紀念館,1995年,二戰50周年,又進行了擴建。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新加坡同樣無法忘卻那令人悲痛的“三年零六個月”。臨近市中心政府大草場的和平紀念碑用以紀念二戰時因日本占領新加坡而喪生的平民。四個92.5米高的白色尖柱高聳入雲,代表新加坡四大種族在二戰期間共同爭紮求存的精神。
每年2月15日,新加坡都會舉行悼念會以紀念在二戰時喪命的平民。
文化投資
記憶會永存,時光已飛逝。六十多年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今非昔比。從前熟識的樓房店屋轉眼之間又夷爲平地,被另一座高樓所取代。滿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後,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隨之高漲。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標志著一個城市對文化需求和渴望。
南京圖書館前身可追溯到創辦于1907年的江南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現收藏各種文獻700萬余冊(件),僅次于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位居全國第三。2006年南京圖書館建成新館,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85000平方米。不包括地下層和夾層,共有八層樓面。由于面積廣大,門前有空闊的廣場,建築造型宏偉壯觀,別具現代感,與街道對面的民國總統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新加坡10多年前,國家圖書館還是破爛不堪,圖書館只能得到很少的財政預算。1992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圖書館 2000計劃”,致力于建設世界級的圖書館。從此,國家圖書館建設的預算大幅度躍升。從1995年9月1日之後的8年時間內,政府總共投資了10億新元。2005年9月,一座14層樓高的新圖書館大樓拔地而起,鋼筋玻璃結構,在鬧市區的街道裏如同鑲嵌了一枚閃閃發亮的珍珠。
保留建築
當一切都變成新的以後,人們會不禁回味起舊時代的氣息。
南京有一個街區,取名“南京1912”。特點是保留、翻新、甚至重建民國時期的建築。自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起,南京成了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官貴人雲集,新政府難免大興土木。正逢新舊時代交替,建築風格也呈現多樣化,歐式中式、古代現代、經典民俗、一應俱全。最具稱道的是這種青磚黑瓦、磚木結構的小洋樓,融慣中西又不失莊重。建築的保留需要活力,所以時尚咖啡吧的出現也算是相得益彰。
新加坡自1973年成立古迹保留局起,便逐步鑒定和保留了相當數量的具有曆史價值的舊建築物。新加坡的做法是,讓商家租用並翻新這些建築,條件是不能破壞原建築物的結構。新加坡是移民社會,多元種族混居,又曾經曆英國殖民統治。除了大量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各類宗教建築,土生華人的店屋頗具特色。統一的6米寬,30米深,兩層或三層樓高。門前有俗稱“五腳基”的走道。木制百葉門窗,外牆有繁雜的石膏雕花。
藝術氣息
城市所蘊涵的文藝氣息,可以從它的城市布局、建築風格、樹木造景,甚至街邊雕塑表露出來。南京一所中學的圍牆尚如此,不能不贊歎其城市的文化底蘊。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于1991年代表公共雕塑委員會起草了第一個《公共雕塑總體規劃》。借此規劃,市區重建局希望提升新加坡城市風景線,讓公衆近距離欣賞和享受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