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商故事 —— 無贛不成商
文 / 古林
萬壽宮(江西會館)遍布全國及東南亞達1000多所
在中國曆史上,江右商幫爲中國三大商幫之一。
江右商幫的誕生地——江西,是“江南西道”的簡稱,因爲地處“長江之右”,故曆史上曾被稱爲“江右”。江西境內有章江和貢江合流爲贛江,故江西簡稱爲“贛”。贛江長達 766 公裏,自南向北縱貫江西,自鄱陽湖入長江,是江西水運大動脈,爲明清江右商幫的繁榮提供了重要的交通運輸支撐。
江西,三面環山,北面臨水。西面是幕阜山、九嶺山和羅霄山脈;東面是懷玉山和武夷山脈;南面是九連山和大庾嶺;北面是鄱陽湖和長江。
“三面環山,一江一湖”的江西,地形猶如一張長弓,贛江猶如一支長箭。弓隨箭起,箭借弓力,射入長江,連接南北,彙向世界。
正因爲如此,贛江之水,孕育了江西人的天下情懷;正因爲如此,贛江之水,讓江右商幫可將生意做遍天下;正因爲如此,贛江之水,天下贛商得到滋潤而生生不息。
明代,江西已開始資本主義的萌芽。江西人宋應星巨著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江西商品經濟的繁榮、生産技術的高超。
元朝末期,天下紛爭,群雄逐鹿。1356 年,嶄露頭角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江西第一個設省,爲朱元璋攻城奪池提供後勤保障。嗅覺靈敏的江西人,捕捉到了這無限的商機,主動配合明軍北伐中原,進軍西南,主動運糧送草。朱元璋將戰場打到哪裏,江右商人就將軍需、物資拉到哪裏,從而推動了江右商幫的興起。
1368 年 7 月,朱元璋爲解決人口嚴重失衡的問題,采取“插草爲標、劃地爲業”的辦法,動員江西老表移民。于是 200 多萬江西老表又響應號召,譜寫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雲貴川”的宏偉史詩,推動江右商幫大步踏上中國商業舞台,成爲明清時期最早成形的商幫,活躍在中華工商界 600 年。江右商幫,與後來成形的山西商幫和安徽商幫並稱爲“中國三大商幫”。
商幫,是以地緣、血緣和業緣爲紐帶,以商業利益爲核心,以衆幫衆爲要義而組成的商人聯合組織體。因而,江右商幫幫內有幫,有的以地域爲分,有的以行業爲分,從行業分布來看瓷幫、茶幫、紙幫、藥幫、糧幫、布幫、木幫等商幫影響最大。
藥幫,由樟樹幫和建昌幫組成,全國各地藥鋪十有八九來自江西幫,樟樹幫與京幫、川幫並稱爲“中國中藥三大幫”。“藥不到樟樹不靈,藥不過建昌不行。”樟樹市,唐代形成“藥圩”,宋代成爲“藥市”,明末清初譽爲“藥都”,至今仍然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市場之一。古稱建昌府的南城縣,藥業興于宋元,盛于明清,研制中藥飲片薄如蟬翼,因“白芍飛上天”而聞名天下,以藥材集散交易著稱。藥業老字號有黃慶仁棧、王萬和等。
茶幫,進入中國六大茶幫之列,河幫茶師享有“通四海”之盛名。“浮紅茶”産于浮梁,其始祖是紅茶鼻祖“河紅茶”。先有鉛山河口的河紅,後有修水的甯紅,再有浮梁的浮紅,“河紅”“甯紅”“浮紅”是中國三大紅茶。河口,因此成爲“萬裏茶道”的起點。
瓷幫,景德鎮以都 (昌) 幫爲大。糧幫,以南昌衛、德安衛、九江幫影響顯著。江西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基地,連素稱富饒的江蘇一帶,都有“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之說。
木幫,以臨清幫、龍南幫和洪都幫最爲聞名。明代吉安商人創造計算木材體積的“龍泉木碼法”,成爲木材界普遍遵用的方法,並一直沿用至新中國成立。
紙幫,有“石塘紙通天下”之說。鉛山造紙業,是明代五大手工業中心之一。據 《鉛書食貨》 記載,鉛山縣石塘鎮每年産紙4500 多石,其中 200 多石被作爲奏本紙。白如玉的連四紙,曆來被中外書畫家鍾愛收藏。裕興隆、益裕、吳志記、祝榮記等,是鉛山紙業著名的老字號。
書幫,以金溪書商著名,有“臨川才子金溪書”之名。名不見經傳的浒灣鎮因生産“金溪書”,享譽古籍收藏界。凡經史、子、集、戲曲話本、書法碑貼,在金溪都可以刻版刊行。康熙時期,江右商人大力發展雕版刊書,從而在全國嶄露頭角。風光之時,金溪書商曾主持“北京琉璃廠”書市,盛極一時。
“無贛不成商。”江右商人如過江之鲫,活躍在全國各地。海瑞在 《興國八議》 中說:吉安、撫州、南昌、上饒等經商者約十分之九在外省。作爲江西毗鄰的湖北、湖南和福建,到處活躍著江右商人的身影。福建,江右商幫控制著當地茶葉生意。漢口,藥材幾乎爲江右商幫所壟斷。長沙,錢莊和批發生意盡半數掌握在江右幫商的手中。
“無 (江) 西不成市。”江右商人的活動足迹遍布西南各地,有“非江右商賈僑居之,則不成其地”之說。江右商人更是揚帆出海,將生意做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
清末民國時期,江右商幫代表人物諸多,有熊育钖、文廷式、周撫九、湯子敬、蕭芸浦、黃文植、陳筱梅、包竺峰等江右巨子,以實業報國爲己任,縱橫商界,風雲一時,爲中國民族工業作出曆史性的貢獻。
重建後的南昌萬壽宮一角
至今仍在見證江右商幫昔日的榮光,那便是現存在全國各地及東南亞一帶的 1000 多所萬壽宮 (江西會館)。其中,漢口、天津萬壽宮最爲著名,“瓷瓦描青”的漢口萬壽宮,由南昌、臨川、吉安、瑞(州)、撫州、建昌六市各商號集資建成,始建于清朝康熙末年,占地 4000 平方米,牆壁、屋頂采用景德鎮瓷器制品,因而色彩鮮豔,金碧輝煌。 《新生月刊》 稱:“漢口的會館建築最爲宏壯者,一爲黃帝的帝主宮,一爲江西幫的萬壽宮。”
對江右商人而言,萬壽宮不僅是一座祈福保平安的道觀,也是一個交流、議事、互助的會館,更是一所教育江右子弟、傳播贛鄱文化的學校,還是一所寄托江右商魂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