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30日,在新加坡萊佛士酒店,一場盛大的婚禮吸引了衆多人的目光,因爲很多親朋好友知道,他們的愛情之路較爲坎坷,但是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不僅在學業和事業上走向成功,而且在愛情上也贏得了雙方家庭的認可,並最終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這對新婚夫妻就是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先生和柯玉芝女士,兩人在當年不僅是自由戀愛,而且還是姐弟戀的典範。
圖|李光耀與柯玉芝結婚照
李光耀與柯玉芝的相遇頗具傳奇色彩。1940年,17歲的李光耀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新加坡的萊佛士書院(高中部)。
當時的李光耀成績優異,自信滿滿,然而在第一個學期成績發榜時,他發現自己竟然排名第二,第一名正是柯玉芝,這讓李光耀很不服氣。
對于這段經曆,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
“當年在萊佛士書院求學時,第一學期英文和經濟成績最好的不是我,這使我非常震驚。我排名第二,落在一個名叫柯玉芝同學的後面,分數差了一大截。”
好勝心讓李光耀開始注意這個女同學的一舉一動,如同電影情節一般,兩人默默較勁,卻又忍不住相互吸引。
轉眼來到了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戰火引至新加坡,當時的新加坡物資奇缺,李光耀便聯合校友楊玉麟做起了膠水生意。有一次,李光耀騎著腳踏車去找楊玉麟,卻看見一個女子坐在走廊上讀書,身影十分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同學柯玉芝。經楊玉麟介紹,李光耀才知道,柯玉芝是楊玉麟的妻妹,她跟著楊玉麟幫忙做膠水生意。
圖|小學時代的李光耀
李光耀和柯玉芝在工作之余時常在一起探討未完成的學業,也感歎戰爭的殘酷。一來二去,李光耀便和柯玉芝慢慢熟悉起來。隨著時光的流逝,不一樣的情愫開始在兩個人的心底逐漸萌芽。
1944年,李光耀爲慶祝自己21歲生日,他邀請楊玉麟夫婦及柯玉芝到一家餐廳吃飯。飯後,他騎著自行車載著柯玉芝回家。回家的路上,兩人互相傾訴了彼此的心意。這一年,兩人正式確定了戀人關系。
然而這段愛情並不如李光耀所想的那般順利。
兩人的家庭地位相差懸殊。柯玉芝出生在新加坡一個金融世家,其父柯守智是華僑銀行的總經理,家境非常富裕。而李光耀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外加他當時沒有固定的工作,所以,柯家並不認可李光耀。
李光耀是一個頗有主見的人,他不甘心被別人看不起。爲了能夠讓自己去柯玉芝更加匹配,他暗自努力終于榮獲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獲得了遠赴英國留學的機會。
臨行之前,他問柯玉芝:“你願不願意等我三年?”此時的李光耀甚至有點不敢聽到答案。這時,柯玉芝則反問他:“你知道我大你兩歲半嗎?”李光耀回答說:“我少年老成,朋友大多比我大,我要的是跟我同樣成熟的伴侶。”
圖|李光耀、柯玉芝
熱戀中的兩人互相明白了彼此的心意,1946年,23歲的李光耀忍痛割愛,爲了理想遠赴英國修讀法律。對于這段經曆,他在回憶錄上寫道:
“我搭上大不列顛號客輪,在甲板上向她揮手告別,她熱淚盈眶,我也不禁掉下眼淚。”
李光耀與柯玉芝的愛情真的經得住時間與異地的考驗嗎?一句輕飄飄的承諾,普通人走到這一步,也許就是永不聯系了。可柯玉芝是一個主動把握命運的女子。她沒有忘記兩人的諾言,她刻苦讀書。在李光耀走後的第二年,就憑借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格頓學院深造的名額。
1947年,李光耀與柯玉芝相聚于劍橋法學院。在大洋彼岸,李光耀、柯玉芝決定攜手一生。兩人在沒有通知雙方家長的情況下,在英國秘密注冊結婚。
優質的愛情可以使人共同進步,婚後的兩人並沒有因此而荒廢學業,反而是互相鼓勵,最終成爲了學霸情侶。
圖|李光耀與柯玉芝在劍橋大學合影
1949年,李光耀和柯玉芝先後獲得劍橋大學法律系“雙重第一榮譽學位”。值得一提的是,柯玉芝還是亞洲第一個獲得這個學位的女性。可見,柯玉芝確實很優秀。
殊不知,這段求學經曆幾乎影響了李光耀一生。無論從性格、做事方式到後來的執政理念,他對待事物逐漸産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1950年,李光耀與柯玉芝雙雙通過了司法鑒定考試。同年,學成歸國的李光耀馬上給柯玉芝補辦了一個盛大的婚禮,婚禮地點就定在新加坡著名的萊佛士酒店。婚後,兩人便進入了當地一家赫赫有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在李光耀夫婦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尤其是政治人物通常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如果沒有穩定的情感及家庭生活,是很難持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與工作效率的。
圖|結婚照
1952年,29歲的李光耀作爲律師,代表罷工郵差和政府談判,當時的柯玉芝剛剛産下第一個大兒子李顯揚,她不顧身體的虛弱徹夜起草談判聲明。此事件中,作爲代表律師的李光耀,一切全依法律行事,沒有威脅,未動用暴力,取得罷工勝利,這使他名聲大噪。在工會中建立了群衆基礎,爲其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石。
通過這件事也讓李光耀意識到了人民的力量,同時加深了對殖民政府的不滿,他決定從政,以自己的力量改變新加坡的現狀。
有了群衆基礎後,李光耀開始創立“人民行動黨”,爲新加坡爭取自治地位。柯玉芝又協助他草擬黨章。除此之外,她還召集創黨成員的妻子們,一起在家中縫制徽章。
1959年,年僅36歲的李光耀成爲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台前的榮耀與輝煌,離不開妻子柯玉芝的鼓勵與扶持。當時李光耀的每一篇演講稿,幾乎都是柯玉芝斟酌推敲的結果。
圖|李光耀、柯玉芝與兒子李顯龍
然而總理這個擔子卻不是誰都能挑得起的,他既要解決新加坡的資源狹小問題,又要解決戰爭的問題,許多的困擾接踵而至。李光耀自從當上總理後脾氣日漸暴躁,身邊的人不敢怒更不敢言。這個時候柯玉芝憑著自己的法學素養與理性的判斷,經常會精准地分析利弊,李光耀的情緒才逐漸變得平緩。于是,大家都開玩笑說柯玉芝是李光耀的“防波堤”。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提到這段經曆,曾說道:
“我的妻子芝,對于我的持續鬥爭從來不質疑。對我而言,她是力量的泉源。在評斷誰不能信賴方面,她經常准確無比。只要她對別人的看法有所保留,我都會認真對待。”
面對大家的好評與肯定,柯玉芝總會誇獎丈夫的穩重和足智多謀,給予李光耀很多鼓勵。
完美的婚姻關系,大概就是彼此一直相互欣賞了。他們從不因爲孩子的養育或錢財上的問題爭吵,柯玉芝身爲律師,自己也有豐厚的收入,他們不僅經濟相互獨立,也是彼此的精神知己。
李光耀稱妻子是自己的至愛,並說她是自己“力量的源泉”。爲了表示對妻子的深愛和感謝,李光耀曾送給她一枚金墜,一面刻著“賢妻良母”,另一面刻著“賢能內助”。
圖|李光耀與柯玉芝在北京恭王府參觀
正因爲沒有了後顧之憂,李光耀才能把全部心思放在事業上。截止到1990年,在李光耀擔任總理的31年間,也是新加坡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新加坡一躍成爲環境整潔、生活富裕的花園國家。
李光耀很愛她的夫人,無論出席任何場合,都會帶上夫人柯玉芝。從他與夫人的互動,我們看到的是相敬如賓,是愛情與親情的體現。2003年9月16日,李光耀在自己80歲生日會上,與相攜56年的妻子柯玉芝共同吹滅了生日蠟燭。
然而時光流逝,歲月無情。2003年10月,時年82歲高齡的柯玉芝陪同李光耀訪問英國期間突然在倫敦酒店中風。經過急救,柯玉芝暫時脫離生命危險。但導致左眼失明,行動力也大大下降。2008年,柯玉芝再次中風,從此臥床不起。李光耀從此轉變角色,把陪護妻子作爲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圖|李光耀與妻子慶祝自己80歲生日
此時的李光耀已經接近期頤之年,但他還會記住複雜的服藥時間,督促柯玉芝按時吃藥。爲了讓妻子保持清醒,李光耀經常會坐在妻子身邊爲他讀一些詩歌,講講幾十年來發生的國事和家事。
2010年,李光耀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流露出了他鐵漢柔情的一面。面對病重的妻子,他說道:“妻子的病痛讓他憂心,也比多年來在政治領域所面對的挑戰更煎熬,現在每晚都還會在妻子的床邊告訴她自己今天做了什麽事。”
在柯玉芝患病期間,李光耀一直親自照顧她。每天給柯玉芝餵飯、餵藥,結束後抹去她嘴角的油漬。晚上也不敢睡覺,一旦妻子不舒服,就抓緊時間找醫生幫忙。當時醫生斷言柯玉芝只能支撐幾個星期,可是在李光耀的精心照顧下,她又頑強地堅持了兩年多,直到2010年10月2日逝世,不得不說這是愛創造的奇迹。
李光耀與妻子柯玉芝從青春到耄耋之年,攜手走過63年。妻子去世後,李光耀十分悲痛。在柯玉芝的葬禮上,李光耀讓人播放妻子最愛的巴哈樂曲。柯玉芝躺在沉重的棺材中,邊上布滿了鮮花。
李光耀顫顫巍巍地倚在棺材邊,看著妻子熟悉的面龐。他伸出滿是皺紋的手,兩次放到自己的嘴邊,吻別愛妻,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在悼詞中,李光耀提到妻子堅毅不拔的性格及對家庭的無私奉獻,他說道:
“如果沒有她,我將與現在不同,每當我需要她時,她總是在那裏陪著我,對于她擁有89年充實的一生,我感到安慰,但在這個最終的離別時刻,心情是沉重又悲痛。”
柯玉芝不僅在事業上對李光耀有所加持,作爲一個妻子與母親,她爲這個家族的延續,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李光耀與妻子育有兩子一女,三個子女都是人中龍鳳。長子李顯龍承接父親衣缽,現任新加坡總理;次子李顯揚,是新加坡電信總裁;小女李玮玲,現任新加坡腦神經醫學院院長。
圖|李光耀夫婦與孫輩們
2015年03月23日,李光耀離世,回首他的一生,他與太太柯玉芝63年的婚姻愛情,讓人爲動容與感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疑是最浪漫的事情。
除了愛情與家庭外,李光耀對中國的感情也較爲複雜。1965年新加坡剛剛獨立時,李光耀說了一段話:
“我不是中國人,就如肯尼迪總統不是愛爾蘭人。新加坡姓李、姓高、王、楊、林的人們,外表上是中國人,說著華語,然而卻與中國人不同。我們有中國人的血統,我們不否認這點;但重要的是,我們以新加坡的立場思考,關心新加坡的權益,而不是以中國人的立場,爲中國人的權益著想。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李光耀雖然有華人血統,但是在新加坡獨立後很長時間,他並沒有向中國積極靠攏,但同時他又對中國的發展給出了高度評價。
2009年,李光耀受邀參加新加坡外交部外交學院演講。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時,李光耀說:“准確地說,中國並不是崛起,強大的中國才是常態。”
李光耀認爲,數千年來中國一直都是強大的,所以中國的發展准確地說是複興,並且認爲中國將會一直強大下去。